第22章 《暴風驟雨》的版本變遷研究(2)(1 / 3)

周立波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受劫難,作品也被汙蔑為毒草無法出版。1977年,《暴風驟雨》終於再次出版,作者在後記中說:“我隻刪去了幾句,並在全書文字上略有改動。”這次版本變動上最大的特點就是進行了潔化處理,對某些涉及兩性關係的段落進行了大刀闊斧地刪除。第一節中老孫頭談到土匪的胡作非為“白日放哨,下晚紮古丁,叫娘們把褲子脫光,還得站起來,給他們瞅瞅,真不是人作得出的呀”(1956年版,9頁)。在新版本中把侮辱女性的細節去掉,簡化為“還糟蹋娘們,真不是人”(1977年版,9頁)。1956年版本中,在鬥爭會上韓老六嬉皮笑臉地承認自己玩弄過十幾個婦女,借此機會轉移鬥爭會中群眾的注意力。1977年的版本中,韓老六的態度由油滑輕浮變為老實認罪,更符合鬥爭會上嚴肅莊重的氣氛。

第一部中韓愛貞勾引楊老疙瘩的情節,刪去了一些具有挑逗意味的細節,如韓穿著水紅小褂,胸脯突出,頭發鬆散,楊見了之後“神魂動蕩,手腳飄飄”等。這樣,韓的極具異性吸引力的身體敘述被簡化,對楊的心理衝擊力也減少了。下文中因楊老疙瘩慌裏慌張不慎摔壞了扇子,韓哈哈大笑起來。1956年版本中有對此的議論:“民歌裏說:‘多少私情笑裏來。’破鞋勁的女人本能地領會這一點。這女人用笑聲,用她胖手背上的梅花坑,用她從日本人森田那裏練習得來的本領,來勾引老楊。”(1956年版本,163頁)敘述者出於強烈的道德感十分鄙夷韓的無恥行為,不屑之意溢於言表,這在一定程度上損害了文本冷靜客觀的敘述,而且也隱含男性作者意識深處“紅顏禍水”的菲勒斯中心文化想象,女性隻是一具誘惑異性的軀殼。1977年版本中,這段話被刪掉。而楊老疙瘩的“心魂飄蕩”以及聽到韓的嬌笑後“這下越發撩起了他心頭的火焰”,這些人物內心的心理變化雖生動形象,但這樣的細節與全書嚴肅的革命曆史主題構成了潛在的衝突,作者在1977年版本中進行了刪改。

第二部中刪去的主要是張富英和小糜子偷情的情節、劉桂蘭被公公欺負的細節。經過大幅度的改動,作品中關於性的內容基本已經刪幹淨了,盡管在農村“性的方麵也比較的有自由,農村中三角及多角關係,在貧農階級幾乎是普遍的”。這些普遍存在的事實不適於在作品中呈現,因為革命曆史小說要擔負起傳承革命精神、教育後來者的重大責任。較多的情愛描寫固然容易引起讀者的閱讀趣味,但也會將讀者的注意力由激烈的階級鬥爭加以轉移,違背作者的本意。

除此之外,隨著時代的變遷,政治層麵上的敘述也需要進行必要的修改。較為明顯的是對於林彪、蘇聯敘述的改動,林彪由革命的功臣成為了反黨分子,其在解放戰爭中的功績不宜再提起。第一節,蕭隊長在路上“想起了林彪同誌在哈爾濱南崗鐵道俱樂部裏的講話”(1956年版,10頁)改為“想起了鬆江省委的傳達報告”(1977年版,9頁),“林彪將軍率領的民主聯軍,遵照毛主席的戰略,把蔣匪的美械軍隊打得大敗了”(1956年版,153頁)改為“人民軍隊遵照毛主席的戰略,把蔣匪的美械軍隊打得大敗了”(1977年版,144頁),“咱們林司令員帶的兵,在前方打了大勝仗”(1956年版,491頁)改為“毛主席的軍隊在前方打了大勝仗”(1977年版,447頁),在婚禮現場“現在貼著毛主席、朱德司令和林司令員的放大的照片”(1956年版,511頁)改為“現在貼著毛主席和朱總司令的肖像”(1977年版,464頁)。

蘇聯從早期的親密無間的老大哥成了敵對關係,有關蘇聯的敘述也進行了修改。送給趙玉林衣裳的由蘇聯紅軍戰士改成了八路軍。“光複那年,蘇聯紅軍駐紮在他們屯子裏,聽說這情形,送了兩套軍裝給他們”(1956年版,30頁)改為“八路軍三五九旅三營,來這屯子打胡子,聽說這情形,送了兩套灰軍裝給他們”(1977年版,28頁),“不是八一五蘇聯紅軍的大炮聲,咱們都進了冰窟窿了”(1956年版,52頁)改為“不是三營來,咱們都進了冰窟窿了”(1977年版,48頁),“往後就用拖拉機,跟咱們老大哥蘇聯一樣(1956年版,539頁)”改為“往後就用拖拉機”(1977年版,489頁)。還對一些名詞進行了改動,東北民主聯軍是東北人民解放軍的前身,在1977年版中,對這一舊有的稱呼進行了調整。另外,對紀年方式也進行了修改,將原來的中華民國紀年改為公元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