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魯迅翻譯策略與漢語歐化
彭建華 邢莉君
魯迅的翻譯分期依然是可爭議的。魯迅的翻譯包括文言翻譯和白話翻譯,1903至1917年主要是文言翻譯,由於受到梁啟超翻譯的影響,魯迅翻譯的科學小說《月界旅行》、《地底旅行》和《北極探險記》卻部分采用了俗語(舊白話)。1918至1936年主要是白話翻譯,然而魯迅譯尼采《察拉圖斯忒拉這樣說》(1918年手稿),又是采用文言翻譯的。
魯迅的翻譯包括改寫、意譯和逐句翻譯(直譯)。1903至1904年,魯迅翻譯了《哀塵》、《斯巴達之魂》、《月界旅行》、《地底旅行》,而陳夢熊、戈寶權認為《哀塵》是逐句的直譯。1907至1909年寫作的《人之曆史》、《科學史教篇》、《摩羅詩力說》等,是從日語譯本改寫的,卻往往被視為創作。1904至1906年,魯迅從日語轉譯《造人術》,開始轉向文言的逐句翻譯。1907至1908年,魯迅采用文言詩體(如格律詩體、騷體、歌行體等)翻譯了哈葛德、安度闌《紅星佚史》、籟息(e.reich)《裴彖飛詩論》、《藝文餘話》中的詩歌,主要是詩行對等的翻譯。在《域外小說集》中,魯迅翻譯了俄國作家迦爾洵和安特來夫的3篇小說,采用文言逐句迻譯,直質樸訥,清楚流利,代表了魯迅文言譯作中的最高成就。
從魯迅的思想發展曆程看,晚清時期(1903-1911)主要是追隨流行的時尚思潮,在翻譯上較多接受了嚴複、林紓、梁啟超的影響,然而,《域外小說集》開始表現出新的轉變,“詞致樸訥,不足方近世名人譯本”,“使有士卓特,不為常俗所囿,必將犁然有當於心”,“人地名悉如原音,不加省節者,緣音譯本以代殊域之言,留其同響;任情刪易,即為不誠。故寧拂戾時人,徙具足耳”。民國初期(1912-1918),魯迅的翻譯作品較少,一如過去。此後,魯迅發生了兩次巨大的思想變化。其一,1918至1927年積極參與新文學運動,投身於現代文明的建設運動之中,往往卷入各種論爭。其二,1928至1936年傾向於俄蘇無產者文學,並加入左聯,大量翻譯介紹俄蘇文學及其文藝評論。魯迅有極其豐富的翻譯經驗,並在錯綜複雜的翻譯論爭中,較深入地思考了文學翻譯,甚至提出了較深入的翻譯觀點。
一、翻譯策略與可閱讀度
魯迅的文學翻譯作品,可閱讀的難易程度是不同的,雖然閱讀是極為主觀的經驗(例如梁實秋認為《文藝政策》是晦澀難解的,袁錦翔卻認為是難易程度中等的),卻也與譯者(魯迅)的翻譯策略和方法有關。一般而言,翻譯的外國文藝評論比兒童作品要更難讀一些,魯迅認為兒童作品的翻譯應該是流暢的。袁錦翔(1990:118-134)認為《苦悶的象征》(1924.10,1925.3)、《壁下譯叢》(1924-1928,1929.4)、《近代美術史潮論》(1929.1)和《藝術論》(1929.6)是魯迅譯作中閱讀難度最大的作品,而《地底旅行》(1904)、《桃色的雲》(1922.5,1923.7)、《現代日本小說集》(1923.6)、《思想?山水?人物》(1925-1928,1928.5)、《小彼得》(1929.11)和《表》(1935.7)是最易閱讀的作品,《地底旅行》是早期改寫的譯作,別的譯作幾乎都是1922至1935年逐句直譯而成的。
以下迻錄魯迅翻譯的尼采《察拉圖斯忒拉的序言》,1920年翻譯的白話譯文是較為流利的,是最易閱讀的作品,基本上拘泥於原句法,甚至不改變語句的前後次序;而1918年翻譯的文言譯文(手稿本)一般是逐句翻譯,依然近於生澀,多有生僻字彙,並有漢語改寫和刪略。例如ich bedarf der hnde,die sich ausstrecken.1918年文言譯文刪略,1920年白話譯文誤譯,原句大抵為“我願雙手還有餘裕,可以伸出再接受它”。又如bis die weisen unter den menschen wieder einmal ihrer thorheit und die armen einmal ihres reichthums froh geworden sind.1918年文言譯文刪略,1920年白話譯文誤譯,原句大抵為“直到哲思的智者在其如愚的樸訥中而歡樂,窮人因其富裕而感到幸福”。
also sprach zarathustra 察羅堵斯德羅緒言(1-3) 察拉圖斯忒拉的序言(1-10)
friedrich nietzsche 魯迅譯稿(1918) 魯迅譯(1920)
zehn jahre kamst du hier herauf zu meiner hhle:du würdest deines lichtes und dieses weges satt geworden sein,ohne mich,meinen adler und meine schlange. 汝作麵臨吾穴者十年。載使無我與吾鷹與吾蛇。則汝之光曜道途。其亦勌矣。 十年來你總到我的石窟:你的光和你的路,早會倦了,倘沒有我,我的魔和我的蛇。
aber wir warteten deiner an jedem morgen,nahmen dir deinen überfluss ab und segneten dich dafür. 顧吾儕必期汝於晨。取汝之餘。而用是祝汝。 但我們每早晨等候你,取下你的盈溢而且為此祝福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