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七月社、希望社發生機製和運作史研究的創新之作(1 / 2)

七月社、希望社發生機製和運作史研究的創新之作——讀周燕芬《因緣際會》

張學義

中國現代文學社團史的研究,近年來開始顯現出新的突破和成績。這是現代文學研究中一個有新意、有挑戰、有價值的研究課題。由於研究的重點偏重於人事,把研究的關注點集中到現代文學最原初的起點——個人的文學活動,使得文學史上某一文學社團的形成、流轉、活動、作用等得到細致和深層次的揭示、詮釋。這對以往的偏重於文學流派研究,是一個有效的修正和完善。西北大學周燕芬教授的《因緣際會》(武漢出版社2011年1月出版),是對現代文學史上以胡風為中心的七月社、希望社及相關文學社團研究的創新之作。

一、全麵係統地勾勒出社團的起承轉合

無疑,七月社、希望社及相關的文學社團的文學活動和文學成就,在現代文學史上有著重要而獨特的地位。多年來,有關的研究並未停歇。隨著20世紀80年代後胡風集團冤案的平反,相關的研究逐步提升並持續活躍,最終,大家注意的焦點多集中在胡風身上。但是,對胡風的研究無法全麵說明七月社、希望社及其相關文學社團的發生運轉和整體風貌,而對文學社團的整體把握又是文學研究中新鮮而重要的一翼。在《因緣際會》中,首次完成了對凝結了胡風巨大心血的七月社、希望社等文學社團的曆時發生和運演過程。周著從“左聯”及其內部鬥爭入手,指出:“左聯”“名義上的作家團體和實際上的政黨或者第二黨構成一種矛盾或悖論,是左聯內部矛盾的發生和關門主義、宗派主義逐漸盛行的必然原因”(6頁)。於是,“左聯”內部形成了雪峰派、胡風派和魯迅派。但是,在這三個所謂的“派”之外,還有一個周揚派。“兩個口號論爭”使“左聯”的內部鬥爭白熱化,而魯迅的去世,加速了“左聯”隊伍的解體。抗戰烽火的紛起,催生著新的文學社團的誕生。

周著在第2章和第3章翔實展現了七月社、希望社及相關社團的背景、來由與流變、同人隊伍、社團特征、社團活動、個人關聯等,占全書三分之二的篇幅,是該著最有分量的部分。在這裏,周著讓我們明白了魯迅逝世給左翼文壇形成的空白、胡風等作家受到的冷遇、排擠和創辦新的文學刊物的迫切需要的情勢。就文學社團的根本特質而言,周著第2章第3節的“七月社的構成形式與社團特征”和第3章第5節的“希望社社團特征以及摩擦與對抗的產生”是最重要的兩節內容,既是對社團特征的深度揭示,也是首次對這兩個主要社團以社團研究的諸要素條理化的探究和揭示,從而把七月、希望等文學社團研究和以往偏重於文學流派研究的做法區別開來,凸顯出周著的文學社團研究的特征。就以七月社為例——

七月社的組織形式:《七月》雜誌(107頁);

七月社的綱領性文獻:胡風的《七月》雜誌的發刊詞(107頁);

七月社的特征:既開放又集中(109頁);

七月社的精神特征:堅持五四新文學路向,配合抗戰的現實需要(112頁);

七月社形成的關鍵因素:魯迅的思想精神(116頁);

七月社的成型:以魯迅和胡風為之奮鬥的新文學為共同追求,相互激勵而結為一體的作家群(117頁);

七月社文學追求的精神紐帶:主觀戰鬥精神(129頁);

七月社的藝術風格:時代的激情、現實的憂患、作家的憂鬱、筆觸的疾厲、色彩的濃烈(129頁)。

另外,周著的全麵性在於,從七月等社團的產生背景、產生機緣、中間的轉換與終結,乃至作為胡風集團分子的遭遇,都在縱橫交錯的敘述中得到有始有終的展現。七月等文學社團的發展變化軌跡,因此得以清晰呈現在讀者麵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