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南陽烙畫(1 / 2)

寧家莊子所在的村子,叫做杜家村。村中的大姓不是姓寧,而是杜姓,如那寧家莊頭寧永強的妻室,就是杜氏族人。

然而南陽寧家又確是從這裏發跡的。當年寧綰朱的先祖,據說隻是杜家村裏的一介佃農,卻被杜家一位小姐慧眼識郎君,帶了一個大莊的陪嫁下嫁寧氏。而寧綰朱的先祖也不負妻子的厚望,科舉出仕,從此一飛衝天,之後搬離了這裏,在南陽城中置業。而南陽寧家則慢慢繁衍,成為大族。

南陽寧氏一族,最興旺的要數寧綰朱曾祖父這一支。寧綰朱的曾祖父曾經官至通政史,致仕後回到南陽城中養老。而寧綰朱的祖父寧孝祖,這一輩子考來考去,總在舉人的功名這裏止了步,便將一腔心思都放在了幾個兒子身上。寧綰朱的曾祖母,姓鄔,是清河大族鄔氏的女兒,是當年曾祖父在京裏定下的親事,後來卻嫁到了南陽來,幫著祖父守著南陽的一爿家業。

寧家大爺寧袇,也就是寧綰朱的大伯,也不曉得是不是讀書讀得走火入魔了,半途出家修道,如今隻在杜家村附近的一間道觀裏住著,結果苦了獨守空閨的大伯娘王氏。寧綰朱的父親寧裕,科舉之途也並不那麼順利,按照寧綰朱的記憶,父親要在六七年之後才會高中進士,開始在京中的官宦生涯。而寧綰朱還有一位三叔,叫做寧祺,自小不喜讀書,隻喜歡舞刀弄槍,後來總算說通了寧老太爺,請了武術師傅在家中教學,後來去京中考武舉、參軍去了。

父親這一輩裏頭,女孩兒偏少。寧綰朱隻有一位姑姑,閨名一個“衿”字,也是庶出,生母是老姨娘崔氏,早早地就嫁到了外鄉。

這一晚,也不曉得為什麼,寧綰朱便夢見了她寧家的這許多人,一會兒是脾氣剛硬激烈的祖母鄔氏,一會兒是槁木死灰一般守著活寡的大伯娘王氏,一會兒又是終日拿槍耍棒的三叔,又似乎,有好些人都聚在一起議論著什麼。

突然,夢中有個女子尖細的聲音驚道:“不得了了,邵姨娘自盡了——”寧綰朱聽了心想,是啊,邵姨娘應該是在自己很小的時候,自盡而亡的。那時候母親過世還沒有多久,而繼母晏氏還沒有進門。

不對——寧綰朱騰地一下,從榻上坐了起來。她額頭沁著涼涼的冷汗,才發現自己還是睡在碧紗櫥裏,剛剛見到的那些人,聽到的那些話,不過是南柯一夢而已。然而這個夢,卻是她前世真正的記憶。她前世聽說過邵姨娘自盡的事情,隻是這事寧家人都諱莫如深,她也隻是很小的時候曾經隱約聽說,便拋在腦後了。

這一世,邵姨娘還活得好好的。

寧綰朱不禁想起寧絡紫的話,三年,寧絡紫比自己早重生了三年,三年裏,寧絡紫可以改變很多事,比如邵姨娘那悲慘自盡的命運。

“啪”的一聲,碧紗櫥的紗帳打開,墨梅那張圓圓的臉蛋出現在寧綰朱的麵前。“小姐醒了啊!”墨梅脆脆的嗓音,宛若黃鸝一般,令寧綰朱悵悵的心情也好了些。她連忙起來,輕聲問:“我睡過了頭吧!嬤嬤醒了沒?”

墨梅“嗤”的一聲笑,似乎寧綰朱這話問得古怪。“嬤嬤早已起了,一會兒要禮佛呢。我幫你穿戴了,你陪嬤嬤一起禮佛吧!”

寧綰朱趕忙應了,鼻端就聞到一陣檀香味道。外屋裏葉嬤嬤正奉著一隻銅香爐進來,香爐裏焚香的氣味彌漫到碧紗櫥裏,很是好聞。

墨梅一邊幫寧綰朱收拾穿衣,一邊笑著說:“寧小姐,您真漂亮!”語出真心,寧綰朱聽得心頭暖暖的,朝她微微一笑。

穿戴梳洗畢,寧綰朱穿得整整齊齊的,來到外間,與葉嬤嬤見禮,跟著,便與葉嬤嬤一起,在一座小佛龕之前上香。

奇怪的是,那座小佛龕裏,卻並沒供奉著佛像,隻在佛龕裏供著一副白衣大士的畫像。這幅觀音像非紙非絹,而是用烙筆,一筆筆燙在一扇古沉香木之上,潤色、細描、燙刻、渲染,都是用烙繪的技法完成。隻見那烙線細如發絲,繪出觀音大士麵目慈悲,正俯身看向塵世之中,看向小小的寧綰朱。這幅畫像,已經上了年頭,沉香木的色澤已然變得深沉,原本濃鬱的香氣已經變得淡了,似乎被香爐裏的檀香味道所蓋住,然而細細聞去,那味道卻比檀香更加悠遠綿長。

“寧小姐是覺得這佛像畫得好看對麼?”葉嬤嬤自顧自在佛前禮佛,叩首畢,卻冷不丁問了寧綰朱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