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主母駕臨(1 / 2)

不知道葉嬤嬤當日與父親寧裕說了什麼,直到寧裕回到南陽城中,都沒有再提起寧綰朱回府的事情。寧綰朱自己倒是沒什麼,但是邵姨娘似乎放下心來,在莊子上頤指氣使的時日愈發地多。

然而南陽那邊不時有消息送過來,一會兒說是寧家的下人克扣給莊子上寧綰朱送來的東西,被寧二爺下令打了二十板子;一會兒是寧家大小姐被父親考校學問才藝,對答不上來,在人前丟了臉麵,連帶折損了晏氏的麵子。

可是,父親寧裕卻一如他所言,二月初二一過,便作別父母妻兒,上京去麵見恩師去了。再過一年,便是春闈取士之日,大家都在猜寧裕會在京中一直盤桓至明年春闈的時候。

寧綰朱在莊子上的生活依舊平靜。

曹氏兄妹過了正月十五便回來了。曹月娥到寧家莊子上來看望寧綰朱,還給她帶了一大袋子吃的和玩的。作為回報,寧綰朱回贈了一隻她自己烙繪上花紋的梳篦。曹月娥喜不自勝、愛不釋手,拿在手中摩挲了半日,才抬頭看著寧綰朱,說:“寧二姐姐,我能為我哥哥也求一件您烙製的玩意兒麼?不拘什麼,我哥哥要是知道是二姐姐親手做的,一定歡喜。”

寧綰朱淡淡地笑,自己進屋,也是取了一隻竹筆出來,遞給曹月娥說:“替我送給你哥哥,算是祝他筆下有神,試試得過。”算來曹世鈞過不了多久就要去南陽府裏參加府試的。

曹月娥仔細看那筆管上“鵬程萬裏”四個烙上去的小字,驚得合不攏嘴,道:“二姐姐,沒想到你的字竟然寫得這麼好,還竟然能烙在筆杆上。有機會教教我吧!”

寧綰朱自然沒有不允的,可是曹月娥卻不是能耐得下來的性子,擺弄了兩下便拋開了。倒是曹世鈞,收到了寧綰朱所贈的那管竹筆,極為感激,將那支竹筆摩挲把玩了許久,便放在隨身的文房四寶袋子裏,天天使用。

進了三月,天氣和暖,杜家村旁邊的山上,春桃和春杏競相開放,紅燦燦地染了一大片山頭。杜家村麵前的小小山坳,此時也綠草如茵。村口大路兩旁兩株亭亭如蓋的大樹,此刻也吐出了新芽,遠遠地看去,就像是披上了一件鵝綠色的新衣。

這時候,寧家的莊頭寧永強突然接到了信兒,說是十日之後,寧家二夫人晏氏會帶著一眾寧家人過來莊子上住一陣,過過寒食節,順便在附近踏青。

寧綰朱的丫鬟墨蘭,本來是寧家的家生子兒,自然有消息渠道,一早便打聽了晏氏帶人過來踏青的細節,得意洋洋地在寧綰朱和墨梅麵前說著。

墨梅本來隨著葉嬤嬤住在京中,本就見識過大戶人家出遊,這些本算不得什麼。有時候聽墨蘭吹噓地過了頭,便會毫不留情麵地戳破墨蘭的牛皮。兩個小丫鬟便在寧綰朱麵前笑鬧著。

寧綰朱原是無所謂,隻隨便聽聽,卻在墨蘭耳中聽見了一個熟悉的名字——晏長生。

晏長生她前世就認識,此人是繼母晏氏的親侄子。繼母晏氏本出自南陽富戶晏家的嫡支。晏氏有個弟弟,叫做晏循的,本是一介白丁,後來借了家中的錢,捐了個縣令,到外地當官去了。晏長生就是這晏循的長子,隻因晏循覺得外地的教書先生沒有南陽本地的好,所以他便留在南陽城中,時不時往寧家這裏來走動。

寧綰朱前世曉得這個人,是因為晏長生可以算是父親寧裕的學生。前世裏,這個晏長生在父親高中進士不久,也中了舉,後來進了太學,隻因晏家與寧家是姻親,晏長生便算是父親的親族。此人品貌出眾,文采風流,當年在太學裏很是個人物。後來晏長生因為父親的關係,堅定地站到了太子這一邊。

若從繼母晏氏這邊論起,晏長生應該算是她的表兄。

寧綰朱不無難過地想,前世裏因為常世寧的陰謀,寧家最後是落得“夷三族”的下場,這三族當中,就有妻族晏氏。因此大約這位長生表兄,也未能善終。

好在今世,這些慘事都還沒有發生。寧綰朱不由地托腮愣神,暗自心想,如果現在提點一下這位表兄,令他曉得要提防常世寧,甚至是漢王一黨,也不曉得會不會有用。

為了寧家二房到莊子上來踏青這一事,莊頭寧永強和杜氏連著忙了好幾天,這才將所有的屋舍都打掃布置一新。緊接著第二日,大批的車馬便過來杜家莊上,這陣仗,可是要比寧綰朱,甚至是寧裕過來村裏的時候要氣派多了。

寧綰朱跟在邵姨娘背後,候在大廳上等著晏氏、寧絡紫和兩個弟弟過來。

少時晏氏到了,邵姨娘一臉諂媚地迎了上去,將大家都迎了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