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盜匪來襲(1 / 2)

晏長生冷眼旁觀,他親眼見到自己的姑母下令讓寧綰朱留在莊子上侍疾,侍奉那位看起來好端端的,一點兒事兒都沒有的邵姨娘。

他也親眼見到邵姨娘與寧絡紫偷偷使著眼色,似乎都舒了一口氣;而寧綰朱則半闔上雙目,麵色平靜,似乎無憂也無喜。

晏長生一下子就想起了寧綰朱當日麵對著自己所說的,家家都有一本難念的經——一向精明能幹的姑母,見了那個匣子裏的東西,便幾乎被那一個姨娘拿捏得死死的,不得不改弦更張,連將庶小姐帶回家都不敢——這寧家的事,倒越來越叫人覺得蹊蹺了。

因此,晏長生便對晏家這對嫡庶姊妹花上了心,在此後的一段時日裏,晏長生經常借了去探訪曹世鈞的名義,時常來杜家莊走動。他不住寧家莊子,然而倒是經常借住在曹家那裏,一來二去,與曹世鈞曹月娥兄妹成了知交好友。然而每次晏長生經過寧家莊子,都會停下來,請人進莊子通報,看看寧綰朱在不在。

寧綰朱卻並不時時都在。

她在莊子上也是很忙的,隔三差五,就要拿了畫作去請教杜老漢。除了平日裏學畫之外,她也需要跟著葉嬤嬤學一些針線女紅,還時不時得扔出一兩篇抄寫的《女誡》敷衍邵姨娘。此外,她還吸取了上回險些被寧絡紫逮住一頓好揍的教訓,開始隨著墨梅學一些簡單的功夫,不求能練成什麼武道高手,但求強身健體。

——既然有機會重活一世,她力求現在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能令她未來的人生有所獲益。

所以當晏長生來的時候,寧綰朱並不是每次都出來相見。有時是真的不在,有時她在忙著,便尋個借口打發了這位表兄。還有一次,晏長生在外頭等得久了,寧綰朱幹脆讓墨蘭送了一句話過去,說:“我一直就不是表裏如一的人!”

晏長生登時被嗆了回去。

但是他在接下來的三年裏,還是時常造訪曹家與寧家的莊子。然而這三年之中,他接連過了縣試與府試,晏家人打算將他送到京裏去,跟姑父寧裕和其它的晏氏族人住在一處,好生讀書,準備一舉登科,一鳴驚人。

三年之後,承平十七年,寧綰朱已經將將要滿十歲了。在這三年裏,她絕大部分時間都待在莊子上,隻偶爾年節的時候,晏氏會安排人將她接回南陽去,年節過完就會照樣送回莊子上來,借口是給邵姨娘“侍疾”。

寧綰朱也不以為意,她早已將這杜家村當做了自己的家了。

然而在這三年之間,卻發生了一件事,令她心驚不已——曹世鈞的眼睛,終究還是熬壞了。幸好發現得早,情況不能算是太糟糕,曹世鈞的日常生活並沒有大礙,但是不能看書用功,因此科舉仕途一道,想來是難上加難了。

這件事情發生,令寧綰朱心驚不已。她記得前世裏曹世鈞的眼睛是十來歲的時候就不好了的。這一世,她提醒過曹世鈞,然而曹世鈞卻是個好強的,雖然得了寧綰朱的提點,但是照樣挑燈夜讀,辛苦不已,因此才壞了眼睛。算起來,曹世鈞命運的這個轉折點,雖然因有寧綰朱的幹涉,往後推遲了兩三年,可是依然發生了。

曹世鈞從此一蹶不振,不願再讀書,也不願意搬回南陽城裏去住。

然而曹月娥倒是像換了一個人似的,一下子就成熟起來,擔起了給照顧和開解哥哥的擔子。

寧綰朱陪著曹月娥開解曹世鈞,“曹公子,其實未必科舉之道就那麼好。您坐擁這三十頃的田畝,再熟悉熟悉農事、經濟事務,依我看,這山居歲月,不見得比那些讀一輩子書的要來得強。”

曹世鈞當初發了狠地啃書本,一半是因為家中相逼,一半也是想在寧綰朱麵前露臉,聽了寧綰朱的話,心裏一時好過很多,也便慢慢地丟開了書本,真的開始學起田畝之事來。曹月娥又驚又喜,覺得寧綰朱簡直神了。

然而寧綰朱卻將自己關在房裏發呆,從曹世鈞的例子來看,雖然有了自己的提點,可是該發生的依然發生了。因此這一世的事情,雖然經過了自己和寧絡紫的一番折騰,會不會還是會難以避免地走向當初的那個結局呢?

她一時想起了常世寧的狠辣手段,忍不住打了一個寒噤。

這時候邵姨娘正好從她的屋子外頭經過,寧綰朱在屋子裏也能覺出她陰惻惻的眼神。寧綰朱這時候便打消了自己的疑慮,前一世,邵姨娘在她年紀很小的時候就自盡而亡了,而這一世,這邵姨娘正活得好好的,無時不刻不在想著害自己呢!

南陽一帶,承平十七年是個苦年頭。承平十六年遭了旱災,有些地方顆粒無收的。待到雨季重來,鄉親們想補種些什麼的時候,雨水卻又太多了,直將補種的作物連根都泡了個爛,農戶們幹脆連種子錢又都賠了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