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51章 :誡盈 (2)(2 / 2)

卻見上官與趙顯正站在柳樹下,趙顯憤憤不平的比劃,上官認真的聽著。

上官對於昭陽殿的事情沒說過一句。事發他不在場,事後他不關心。

南朝覆滅,北臣人人受賞。唯有上官在這種場合從不肯出現,他反而更顯得謙遜了。

趙顯說:“皇上給我封王,皇上賜我金牌,並不是我自己討來的。他們這樣陷害我,我不服氣,等到會議開完,我就到皇上麵前讓他評評理。”

上官動容,笑靨溫淳:“你當皇帝是誰,藍羽軍的軍師?皇上現在是一國之家長,你們私下吵鬧,怎敢歸皇上來斷?你知道那時在漠北你立功。我為什麼要讓他給你免死牌?就是因為你是山寨裏出來的趙顯。”

我接著道:“山寨出來也是大將。不過還是要注意言行。我們就要返回長安,皇上命你來當江南的守將。此任極大,非但江南防務,還有嶺南,嶺右,也需要你去打平。我隻告訴你一句話:若說趙王需要誡盈,你就需要戒口。不許再亂說話,才能防閑言。無論多大的功勞,總是皇上的家奴。皇太弟是皇上愛弟,雖然待你不客氣,但總沒有打罵主人弟弟的仆人,對嗎?”

趙顯點了點頭,把大刀抱在懷裏,說:“他手下的沈某人,與上官先生不同,讀書人的架子大。看不得我們大老粗,對我橫條鼻子豎挑眼的。趙王手下的人,與我都不善。居然說我因為和六王結怨有仇,才故意不趕緊救援他……不冤枉我嗎?”

我吐了口氣,上官勸道:“架子大,你不要敷衍他,當沒有此人。人家說的不是事實,你就更不要去理。你才見的光明。你乃好漢,我和皇後總不會看錯你吧。”

趙顯倒是容易高興。他摸了摸鼻子,嘿嘿一笑。馬上又笑不出來:“留下我守江南,什麼時候才能再見你們呢?”

我看了看上官,說不出準信,上官掐了掐指頭:“江南桃花開三四回,大家便可再見。”

上官何以如此肯定,我疑惑不解,等到趙顯走後,我才問他。

上官注視我笑著說:“我不是神算。因為師兄已和我商議過建國之後的安排。我推想三年後,便是南巡的機會了。”

“南巡?啊……我知道了,天寰說要建洛陽東都,還要開一條大運河……。可是三四年就能建成?”

上官望著天空的流雲:“以全國之力,中國之富,沒有什麼不能的。隻不過光開運河遠遠不夠。國以民為本,民以衣食為本,農為政本。我對師兄的能力並不懷疑。但如果你能助他一臂之力,天下百姓無憂了。”

我父母的合葬,雖然選了一個黃道吉日,但那天天色沉沉,陰雲密布。

我沒有哭。因為這是我心頭祈願已久的事情。我的委屈已經散了,我隻要父母看著微笑的我。

這樣,他們才可以對遠離家鄉的小女兒放心。故國鶯花,串起一帶青羅碧。

我和天寰並坐在皇陵之前。地平線的盡頭,風吹如訴,宛若大地之神送別的簫聲。

我把自己口袋裏母親墳墓上的土,換成了父皇陵墓前的碧草。

我說:“我要把它送給太一看。”

天寰一笑,他的目光閃爍,極其肅穆。他好像看到了未來的事,但他隻願意放在心裏。

不知道為什麼,我忽然又想到了多年之前,西北落日裏僧侶的一個預言。

我拉下臉許久,突然笑出了聲。天寰不明所以,推推我的肩膀。

他不告訴我,我也不告訴他。預言,又能怎麼樣呢?

最好的預言者,隻該預言最好的事情。

望著父母安息之地那一雙合歡樹,那一對石鴛鴦。任何預言,都不再可怕。

第 63 章 第四卷(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