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梁承先
之一〔一九五三年七月〕
梁承先同誌惠鑒:
昨日編譯局來信,謂我所校閱之《斯大林全集》第一卷校樣全份已送回人民出版社。我欲保存此一份校樣,便中希交下為荷。
第一卷已簽清樣否?校樣方麵有問題否?為念。順致敬禮。葉聖陶啟16/7/53
之二〔一九五三年八月〕
梁承先同誌:
前承告校對科將據我之校樣為業務學習,想已做過。情形如何,效果如何,希惠臨一談(足下有便時來,不必今日)。
第一卷想已付印,如存有清樣,希借與我數日,俾快先睹。
葉聖陶29/8/53
致師哲、陳昌浩、薑椿芳、陳山
〔一九五三年七月〕
師哲、昌浩、椿芳、陳山諸位先生尊鑒:
近日以公等校定之《斯大林全集》第一卷清樣與我之校樣對勘一過,藉悉所貢意見,大部已蒙采納,良為欣慰——非欣慰個人之見獲申,蓋以讀者理解較便為欣慰耳。其未蒙采納者,一部分以我淺識拘墟,所陳失當。亦有一部分改其文字而未陳其意旨,或語焉不詳,遂令公等莫察,置之未理。此皆不論,今唯欲奉白一事。末篇有一處(頁數及語句書於別紙)我標注謂其語不克曉,意蓋欲乞公等再為斟酌,重定其文。而定本仍如原樣,未見有所改易。豈公等以為其文已甚明暢,不須改易耶?抑我實愚陋,厚誣此已甚明暢之文耶?夫迻譯之事,首在為讀者服務,而尤宜顧及者,為不通原文之讀者,必不能責讀者以通曉原文之語法表達而後展讀譯文。暇嚐涉想,翻譯工作者必當持此態度,努力以赴,乃為克盡厥職。我誠愚陋,第恐愚陋如我者未必更無他人,則此集之行世而後,將有若幹人於此語不克暢曉其義,是豈迻譯斯氏全集之初意歟?方今鼓勵批評,已蔚成風氣,言者無罪,聞者足戒,用敢不憚煩瀆,率直陳其所懷,幸垂鑒焉。敬頌著安。葉聖陶上九月十日
校定樣本第二八四頁第八九行,又見於第二四八頁第十二三行。
“……當從它這裏獲得充分發展餘地的那一切生產力還沒有展開以前……”
我以為此語不克暢曉在“從它這裏”,即原文確為“從它這裏”,譯文亦宜酌加融化,俾讀者能確切把握。
致人民出版社
〔一九五四年四月〕
人民出版社惠鑒:
今日接《譚嗣同全集》,於版本設計有些小意見,書之於後。
我一向覺得凡是單段文字(僅有一小段者),如版本說明、內容提要之類,第一行即不必低兩格。低兩格之辦法,原為全篇有若幹段之文章而設。每段第一行低兩格,見得段落分明。若僅有一段,即無所謂段落分明。且一段而第一行低兩格,形式甚為難看。試看《斯大林全集》扉頁背麵用仿宋體排的六行文字,我覺得第一行低兩格難看,不知諸位同誌以為如何。就《譚嗣同全集》說,隨便舉一例,如第一○三麵《治言》一篇之篇首題語兩行,第一行低兩格,亦覺得難看。
我主張凡遇僅有一小段之題記文字,其第一行一律不低兩格。——此一點我久已想說,今天才說了。
仿佛覺得外國橫行文字,凡遇若此情形者,其第一行亦不特別縮進。我知見有限,諸位同誌可取外國書籍一研究之。
其次說到排舊體詩。現在新體詩有排版格式,舊體詩尚無有。如《譚嗣同全集》每首詩低兩格,我以為甚不妥當。若有十個詩題,每題下皆僅一首,勢必每首低兩格,此在版麵上甚難看,五言、七言絕句尤甚難看。實則每首並不分段落,照我的說法,即用不著低兩格。亦有一個詩題下作詩兩首三首四首……者,似乎應當每首低兩格了。實則也不對。一個詩題下的幾首詩不同於一篇文章的幾個段落,每一首還是獨立的。既是獨立的,既不是一個段落,照我的說法,即用不著低兩格。
我主張排舊體詩照舊時詩集的版式,第一行一律不低兩格,以後排舊體詩的事情大概還有,社中似應作一規定。
其次說到舊體詩的題目。《譚嗣同全集》用仿宋,我同意。占兩行,我以為可商。我想若照舊時詩集的版式,題目隻占一行,也很好看。題目占兩行,若遇到一個長題目(他人詩集中有之,《譚嗣同全集》中無有),很難安排得好看。遇到每麵左方隻剩一兩行地位的時候,也有尷尬之感。
其次說到第四九七麵,“銘讚”應與第四五一麵的“五古”平等,用黑體。“銘讚”的若幹題目應與詩題平等,用仿宋。現在題目用黑體,甚覺其重,頗為難看。
以上意見乞諸位同誌考慮。如有需麵商者,請惠臨我室。
葉聖陶28/4/54
致康光翟
〔一九五七年五月〕
光翟先生:
大教敬悉。於拙作之出版年月關心如是,不勝感愧。商務出版之《稻草人》久已無存,其出版之確切年份,不能記憶。據熟友相告,《兒童世界》創刊於一九二二年,收入《稻草人》之諸篇至一九二五年止刊載於《兒童世界》,而商務一九二八年三月份之書目中已列《稻草人》,可見是書出版必在一九二六年或一九二七年。友人之推斷良可信,唯不能確指究係何年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