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七年秋季,搬到樂山去住,才認識馬文珍先生。讀到馬先生的詩還要早些,在雜誌上看見他的《北平秋興》就忘不了。我們初見麵,彼此有些訥訥然,說話不多。看他衝淡掩不住熱情,簡易之中透露著狷介,知道他是個內向性的人,《北平秋興》那些詩真該是他的。以後我們常常見麵,直到他去昆明。他把詩稿給我看,繕寫得挺工整,可是幾乎每篇都有添注塗改。去了昆明這些年間,有了新作也就寄給我。
我喜愛他的詩,也說不出個所以然,勉強的說,大概是他的意境我約略能夠領會。世間原有各色各樣的詩,也有各色各樣的讀者。讀者的心跟某一些詩的意境相應,就喜愛了。跟某一些詩不相應,就覺得漠然,甚而至於完全不了解,但那些詩仍舊不失為好詩,要是本質確實好的話。朱佩弦先生給馬先生這個集子作序,末了一段說得最透切,就為這個,我喜愛這個集子。原來我也是個不能大聲疾呼的人,我也願意把所聞多想想。像我這樣的人想來不會太少,那麼,這個集子流傳出去,該不致有寂寞之感吧。
馬先生編定了這個集子,讓我取個名兒,我就想著“北望”二字。要說根據跟來曆,自然是有,可是我最初並沒有想到那些,我隻覺得這二字還有些兒意境,口頭說起來也響亮。馬先生表示同意,就決定用了。這是我的榮幸。
1943年5月9日作,署名葉紹鈞。
馬文珍新詩《北望集》是年8月開明書店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