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八章(2 / 3)

【功效】健脾益氣、化濕和中、消暑止瀉,適合夏天時煮服,尤適合夏季暑濕困脾而引起食欲不振、腹脹吐瀉、水腫、頭暈沉不適等症狀者服食。冬瓜紅豆湯

【材料】冬瓜500克,紅豆60克,豬骨或雞肉數塊,生薑、蔥、食鹽、香菜等調味品適量。

【做法】將豬骨或雞肉洗淨,冬瓜洗淨切塊,與紅豆、生薑一起放入鍋中,加水熬煮,先武火後文火,待快成時放入適量蔥、食鹽、香菜等調味品。

【功效】祛暑化濕、消腫解毒,適合夏季服用,尤其適合於夏季食欲不振、水腫、頭暈沉不適的人群服食。

蓮子大棗綠豆粥

【材料】粳米150克,蓮子20克,大棗10枚,綠豆200克,白糖或冰糖適量。

【做法】將粳米、蓮子、大棗、綠豆洗淨放入鍋中,加水上火煮,先武火後文火,待粥成時放入適量白糖或冰糖調味。

【功效】健脾和中、祛暑解毒,適宜夏季服用,尤其適合於食欲不振、口渴、中暑等人群服用。

荷葉蓮子百合粥

【材料】粳米200克,新鮮荷葉2張或幹荷葉15克,蓮子(去心)30克,百合30克,白糖或冰糖適量。

【做法】先將荷葉、蓮子、百合放入鍋中,加水上火煮,煮開稍待片刻後將荷葉撈出,放入洗淨的粳米繼續小火煮熬,待粥成後放入白糖或冰糖適量調味即可。

【功效】清心解暑、除煩安神,適合暑天服用,尤其適合於有口渴心煩、食欲不振、失眠等症人群服食。

荷葉冬瓜湯

【材料】鮮荷葉2張,冬瓜500克,食鹽、生薑、蔥、香菜等調味品適量。

【做法】將荷葉洗淨切成小片入鍋,冬瓜洗淨切塊,連同生薑一起入鍋,加水煮,煮成後揀除荷葉,加入適量食鹽、蔥、香菜等調味品即可。

【功效】清心解暑、祛濕消腫,適宜夏季常食。

枇杷蘆根竹葉粥

【材料】粳米200克,枇杷葉30克,蘆根20克,淡竹葉15克,白糖或冰糖適量。

【做法】先將枇杷葉、淡竹葉、蘆根洗淨,入鍋加水上火煮,待水開後再煮數分鍾,將枇杷葉、淡竹葉、蘆根撈出,放入粳米以小火繼續煮熬,待粥成時放入適量白糖或冰糖調味。

【功效】祛暑清心、消煩止渴,適宜夏季服食,對於口渴心煩者尤為適宜。茯苓赤小豆薏仁湯

【材料】茯苓30克,赤小豆60克,薏苡仁50克,豬骨或雞肉數塊,生薑、蔥、食鹽、香菜等調味品適量。

【做法】將豬骨或雞肉洗淨入鍋,放入洗淨的茯苓、赤小豆、薏苡仁、生薑,上火煮,先武火後文火慢燉,待快成時放入適量食鹽、蔥、香菜等調味品即可。

【功效】健脾祛濕、解暑消腫,尿黃赤、眼瞼浮腫、食欲不振、皮膚瘡癤等症者尤適合服用。

荷葉菊花粥

【材料】新鮮荷葉2張,杭白菊15克,粳米50克,白糖或冰糖適量。

【做法】先將荷葉、杭白菊洗淨放入鍋中,加入水煎取濃汁,將荷葉撈出,放入粳米加水繼續煮,快熟時放入適量白糖或冰糖即可。

【功效】解暑清心、疏肝明目,適宜夏季服用,尤其適合口渴、頭暈、目赤、心煩、食欲不振者服食。

清暑益氣湯

【材料】西洋參10克,麥冬10克,石斛10克,淡竹葉10克,黃連5克,荷梗15克,西瓜翠衣(西瓜皮除去外麵綠色薄皮)30克,知母5克,甘草5克,粳米30克。

【做法】將上述材料洗淨後入鍋中,加水上火燉煮後服食。

【功效】清暑益氣、養陰生津,適宜夏季服用,尤其適宜身熱多汗、體倦乏力、口渴心煩者服食。

3)夏季易患疾病的預防:夏季時,人體如果長時間處於悶熱潮濕的環境中,或在大量出汗後因顧護不當而受風寒以致暑濕閉鬱,或因乘涼飲冷等,發生頭痛、胸脘悶脹、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不適,常常是因為感受了暑濕之邪。此時可適當服用些藿香正氣水以祛暑解表、化濕和中,可以有效地緩解症狀;或取藿香、佩蘭、荷葉、香薷、西瓜翠衣、竹葉等適量加水煎服,也可有效緩解不適症狀。

(3)秋季

1)秋季宜增加耐寒鍛煉:秋季是炎熱的夏季向寒冷的冬季轉換的過渡季節,經曆了由熱轉寒的整個變化過程。為了適應氣候的這種轉變,秋季時最好適當增加耐寒鍛煉,以增加人體對寒冷環境的適應能力,增強機體的抵抗力。冷水浴是一項很好的耐寒鍛煉項目。對於決定要開始洗冷水浴的人來說,有一些事項還是要注意的:首先,初洗冷水浴時不要太突然,不要一次用冷水衝洗整個身體,以免身體適應不了而產生不適症狀,可以先用冷水潑洗麵頰、手臂等處,待身體適應後再逐漸增加脖頸、胸腹、下肢、背部等處,這樣循序漸進地進行;另外,在水溫的選擇上,可以先用稍溫熱的水,然後每次逐漸降低水溫,直至變為涼水。

2)適宜秋季的運動項目:金秋時節,秋風送爽,氣候轉涼,人們經過了一整個炎熱夏季的避暑“蟄居”,秋季成為重新開始身體鍛煉的好季節。秋季時,人體精氣轉趨於裏,因此秋季的運動最好選擇一些具有安神寧誌、幫助精神內斂功效的運動項目,如內氣功、靜坐等,以幫助人體精氣的內斂和閉藏。除了以上的運動項目,還可以選擇稍微劇烈的運動項目,以舒展筋骨、活動氣血,如年輕人可以選擇打球、爬山等,老年人可以選擇散步、慢跑、打太極拳、練八段錦等運動項目。秋季在增加運動鍛煉的同時,也應當根據氣候的變化特點,注意一些日常生活保健。秋季燥邪當令,氣候多幹燥,溫度漸轉涼,且晝夜溫差大,因此,運動鍛煉時要根據情況及時增減衣物,不要怕麻煩,避免太熱、出汗太多;運動前宜飲用適量溫開水,以補充水分,減輕呼吸道黏膜幹燥狀況;運動以微出汗為度;出汗後不要立即脫去衣物,以免感受風寒。

3)秋季進食注意事項:中醫學認為,五味中的酸、甘可化陰生津。秋季氣候幹燥,因此適宜多食酸、甘、潤之品,如雪梨、蜂蜜、甘蔗、牛奶、銀耳、百合、蓮子、核桃、大棗、花生、黑芝麻等食品,以養陰、生津、潤燥,緩解人體幹燥症狀。

適宜秋季進食的食療或藥膳可選擇以下幾種:

銀耳雪梨大棗粥

【材料】銀耳適量,雪梨1個,糯米60克,大棗5枚,白糖或冰糖適量。

【做法】將銀耳洗淨泡入溫水中至黏軟後撕成小塊備用,雪梨洗淨去核切小塊,將糯米、大棗洗淨入鍋加水煮沸,放入銀耳、雪梨塊,改文火繼續煮,待粥稠時放入適量白糖或冰糖調味即可。

【功效】滋陰潤肺、美膚養顏,適宜常服,尤其氣候幹燥的秋季適合服用。

大棗蓮子百合粥

【材料】大棗5枚,蓮子(去心)20克,百合30克,糯米50克,白糖或冰糖適量。

【做法】將大棗、蓮子、百合、糯米洗淨放入鍋中,加水上火煮,先武火後文火,待粥快成時放入適量白糖或冰糖即可。

【功效】清心潤肺、健脾補氣,適宜幹燥的秋季常服。

生地天冬粥

【材料】生地30克,天冬30克,粳米100克,白糖或冰糖適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