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時刻為顧客著想:從事買賣時,當然要先衡量自己的商品,然後再銷售,但不要忘了站在消費者的立場上真心實意地檢查商品的質量,對此不應抱無所謂的態度。
(5)誠實待客:做生意一定要誠實,靠欺騙顧客混日子是長久不了的。
(6)歡迎難纏的顧客:做生意有時會遇到一些難纏的顧客,不要以為這一定是壞事。因為社會的縱容很容易使我們怠惰下來,沒有挑剔的顧客,我們也不會有大的長進。
(7)主動地為顧客服務:做生意必須徹底實踐對顧客應盡的禮儀和責任。不僅用嘴說要如何為顧客服務,而且要用實際行動實踐這項義務。
(8)提醒顧客不要錯過:買賣的方法,隨時代的變遷而改變。現在,在買賣上“提醒顧客”的重要性日益增加。
(9)利用廣告讓顧客認識產品:製造商的使命,就是製造出對人類有用的產品,否則,就會失去生產者存在的價值。但並不是好的產品做出來就可以了,還要想辦法讓顧客知道。
(10)感化顧客:在向顧客推銷一些使其改變現有習慣或使用方法的新產品時,銷售員必須具有很大的耐心,巧妙地向顧客介紹,而不應該貿然批評顧客。
一分鍾提醒:
有責任就要承擔,如果推諉,責任會更大,損失也會更大,特別是在顧客麵前。如果企業失去了顧客,那麼它就失去了一切。
64
把產品的缺陷隱瞞
營銷要站在消費者的立場去考慮問題
對於一個企業來說,它在宣傳自己生產的產品時,往往會把產品的缺陷隱瞞,而把產品的正麵去進行大力的渲染。真正懂得營銷管理的人,就會把產品優缺點的真相告訴給顧客,而且做到:站在消費者的立場去考慮問題。
靠欺騙消費者來實現利潤的擴大隻能維持一時,而不能長久生存。在現實中常會上當受騙的人不會很多,顧客是最聰明、最公正的。隻要他買你的企業生產的產品覺得上過當,他日後定會避而遠之,而且他會將他上當受騙的經過告訴他所認識的人,其結果必然是,企業的生意清淡。
美國亨利食品加工工業公司總經理亨利·霍金士先生突然從化驗鑒定報告單上發現,他們生產的食品配方中起保鮮作用的添加劑有毒,雖然不大,但長期服用對身體有害。如果悄悄地在配方中加添加劑,會影響食品鮮度。如果公布於眾,會引起同行們強烈反對。
然而,最後他毅然向社會宣布:防腐劑有毒,對身體有害。
所有從事食品加工的老板聯合起來,用一切手段排山倒海地反撲,指責他別有用心,打擊別人,抬高自己,一起抵製亨利公司的產品。亨利公司到了瀕臨倒閉的邊緣。
這場爭論持續了4年。霍金士在近於傾家蕩產之時,名聲卻家喻戶曉,得到了政府的支持,產品成了人們放心的熱門貨。
亨利公司又恢複了元氣,規模擴大了兩倍,霍金士一舉登上美國食品加工業的第一把交椅。
揭產品之家醜,揚經營者之真誠,一時可能限產,降低效益,但卻打消了顧客的擔心和不信任感,贏得了顧客對企業和產品的信賴。企業從而擴大了產品銷路,日後長久增產,更大幅度地提高效益就可想而知了。
“王婆賣瓜,自賣自誇”,為了提高銷售額,廠商一般都是廣泛宣揚自己的產品,“質量第一,性能最佳,國優部優”等等。這樣一來廠商宣傳往往不能恰如其分,二來時間一長,人們對此都有不同程度的厭惡感。
家醜外揚則恰恰相反,它直接站在消費者立場上,設身處地為顧客著想,主動披露產品存在的問題,以誠為本,以誠相見,以心換心,在人們心目中樹立誠實的企業形象,以此而招攬顧客對產品的信任,擴大市場占有率。
“家醜外揚”巧妙地利用了顧客的逆反心理,揚一下自己商品的缺點,反而比直接宣揚優點具有更大的吸引力。
一分鍾提醒:
讓自己站在消費者的立場去考慮問題,就能創造出顧客需要的產品。
65
硬著頭皮搞競爭
回避風險,該撤就撤
許多公司在與同行競爭時,總是打腫臉來充胖子,搞價格戰,打廣告戰,最終在財不如人的情況下,宣布破產。不懂得回避風險,該撤就撤。
1964年,日本鬆下通信工業公司突然宣布不再做大型電子計算機。
對這項決定的發表,大家都感到震驚。鬆下已花5年時間去研究開發,投入10億元巨額研究費用,眼看著就要進入最後階段,卻突然全盤放棄。鬆下通信工業公司的經營也很順利,不可能會發生財政上的困難,所以令人費解。
鬆下幸之助所以會這樣斷然地做決定,是經過考慮的。他認為當時大型電腦的市場競爭相當激烈,萬一不慎而有差錯,將對鬆下通信工業公司產生不利影響,到那時再退,就為時已晚了,不如趁現在一切都尚可撤退,趕緊一“走”為好。
事實上,像西門子、RCA這種世界性的公司,都陸續放棄大型電腦的生產,廣大的美國市場,幾乎全被IBM獨占。像這樣,有一個強而有力的公司獨占市場就綽綽有餘了,更何況在日本這樣一個小市場?
富士通、日立、日立電器等7個公司都急著搶灘,他們也都投入了相當多的資金,等於賭下整個公司的命運。在這場競爭中,鬆下也許會勝,也許就此消退下去。鬆下衡量得失後,終於決定撤退。
交戰時,撤退是最難的,如果無法勇敢地喊撤退,或許就會受到致命的一擊。鬆下勇敢地實行一般人都無法理解的撤退,足見其眼光高人一籌,不愧為日本商界首屈一指的人物。
在市場管理中,若對手過於強大,或者市場發生了不利的變化,沒有取勝的把握,可作戰略轉移,保存實力,以圖東山再起。
從企業的經營管理以及行銷的觀點來看“撤”這一字,在企業經營管理方麵的著力點有二:一是發展新產品,二是維護老產品。
一分鍾提醒:
企業有效的撤退是理智的進步。
66
變革不是把心髒都換了
首先是生存,其次是壯大
在企業的管理中,變革是必要的,但是變革一定不能連公司的核心都變了。公司的經理一定要明白:公司首先是生存,為了更好的生存,才進行變革。
從前,有一個窮人住在海邊。他整天在海灘上拾貝殼,然後把它串起來,賣給人家。有一天,他用得到的錢買了一隻母雞。這不是一般的母雞,它每天給窮人下一隻金蛋。窮人很驚奇,心想真是遇到了奇跡!
這一天,他裝了一籃金蛋,到城裏去賣給金器匠,得到一籃金幣。窮人用這筆錢買了一條大船,然後坐上船出海了。他把母雞也帶上船,母雞還是每天下一隻金蛋。過了一個月,窮人又把這些金蛋賣了,然後又買了一條船。到了年底,他已有12條船了。
窮人發財了,但變得貪心了。他想:為什麼我不買下海上全部的船?我的母雞每天生一個金蛋,我幹脆把母雞殺了,把它肚子裏的金子全取出來,這樣就能買進世界上全部的船隻了。
說到做到。貪心的主人殺了產金蛋的雞,掏出內髒一看,一隻金蛋也沒有。
又過了很久,他的船都先後沉掉了。這時,他仍然窮得像過去住在海邊時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