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2 / 2)

還是瑞蚨祥最牛氣,在全國各地開設了數十個分號,生意興隆通四海,財源茂盛達三江一此言絕對無虛。據說解放前的大柵欄,一直是由東、西瑞蚨祥和同仁堂平分的天下。瑞蚨祥,占據了前門外大柵欄的半壁江山,它要撒的話,天平便會失重的。

瑞林祥

瑞林祥是八大祥的開山祖,創立於清代道光、鹹豐年間,傳至光緒初年,已在前門外東、西月牆(甕城內)和鮮魚口外路東分別開有三號綢布店,掌櫃的叫孟燮元。潘治武先生曾這樣講述:“瑞林祥以經營蘇杭上等絲綢錦緞、南繡乃北京廣盛茂細毛皮局加工的海龍、水獺、貂皮、玄狐等高檔商品為主。由於孟燮元精明善謀、交遊廣泛,並在業務、理財上高出同業一籌,使瑞林祥在京城以貨真價實、童叟無欺而贏得顧客稱讚,更由於地處繁華之地的優勢,瑞林祥一路成為北京綢布皮貨行之魁首。光緒中葉,日本巨商土井彥一郎曾派數名日本留學生到瑞林祥學商,後於1900年回國。可見,當時瑞林祥的經營管理在國內外都享有極高聲譽。”連外國人都要來北京的老字號學習經商,孟燮元恐怕相當於那個時代的榮毅仁或李嘉誠,是知名的民族企業家。

那個時代,商家更不容易,需要在政界找靠山,需要有達官貴人撐腰。瑞林祥投靠了大權在握的清宮總管太監李蓮英。就像李蓮英投靠慈禧太後一樣,各有各的生存之道吧,亂世求生存、求發展,也隻能如此了。恰好李大總管想在宮牆之外開辟一塊“自留地”(或者說有下海意識),雙方遂一拍即合。1890年,李蓮英頗大方地將十幾萬兩白銀注入瑞林祥賬房,成為一大股東,隻等著坐收漁利。他也經常以大老板的身份自居,到店裏來視察一番。“商號上下同仁日久不稱李為總管,而直呼掌櫃,李也欣然得意。李蓮英在宮中以總管太監權勢受賄放官自不待言,通過瑞林祥也偶爾發放官職。例如候補京官齊瑞卿與瑞林祥有交,一日造訪,進店後長驅直入後櫃,入室後突然發現李總管在座,齊某誠惶誠恐地行叩首禮參拜。事後與孟掌櫃發怨說:總管在,何不預示?致使餘手足無措耶!孟笑答:汝夢寐以求做官,餘代轉稟可獲!於是李蓮英應瑞林祥之托放齊瑞卿為湖北省漢陽府知府。”(潘治武語)可見瑞林祥快成李蓮英在宮外的辦事處了。有了這麼一把遮天蔽日的保護傘,瑞林祥在業內自然腰板挺得特直。好在其總的說來還是規規矩矩做生意,一直是消費者信得過的老牌絲綢店,從不賣假冒偽劣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