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這富於特殊情調的亞熱帶南國之夜,那像銀河瀉地的市中心,有一座新辟的文化公園。它不僅是一天工作後人們留連忘返的樂園,而且也是過往客人久已聞名和向往的地方。這裏,藍色的霓虹燈嵌鑲著宮殿式的建築,像太空裏所有的星星都飛落此處,給人以無限華麗而又非常柔和的感覺。就在這藍光的輝映中,亭台樓閣、花木林蔭,處處像仙境。千盞銀燈的東廊,是弦歌歡暢的音樂亭,是萬頭攢動的象棋閣,是笑聲如潮的木偶劇場;而紅燈萬盞高懸的西廊,集中了全國各地的彩燈,有宮燈,有龍燈,有荷花燈,有琉璃燈,有鳥獸燈,爭光奪彩,賽似元宵佳節。在這當中,我發現我的故鄉潮汕特製的絹紮戲偶,情致飄逸,神采栩栩。在久久的凝視中,我重溫了童年的樂趣。那鬧元宵,那野台戲,那擲泥人……都曆曆重現在我的眼前。而當我從燈海中再一次環視周圍盛景的時候,卻以激動的心情感謝這一代美麗生活的締造者,是怎樣為我們寫下了這首誘人的童話詩,而且終於使我們兒時夜夜尋求的夢境真正成為今天的現實。
當夜色消褪,廣州城的燈海隨著星星同時隱沒的時候,從海洋上升起的曙光立即映現了越秀山的電視鋼塔和林木。當紅日東升,你踏著萬縷金光爬上越秀山,再登上山巔的五層樓,極目遠望,整個廣州就在朝陽下抖閃著鮮綠醒來了。廣州醒來,舒展四肢,深遠的樹海和層層疊疊的建築群,與飄渺的雲天、與蒼茫的大野相接,在天野間畫上一個灰藍色的巨大圓圈。珠江像條玉帶,纏在廣州的腰際,閃著柔光,飄飄曳曳地流向天邊。
在飄渺蒼茫的天野間,我們遙望珠江的入海處,同時也遙想祖國這亞熱帶濱海名城的出生、成長和戰鬥的經曆。
傳說有一個仙翁在這濱海的山野間牧羊和開荒,給廣州奠定了基業。以後一代又一代經過前人的勞動,逐漸形成今天這座美麗的城市。人們以無限親切的心情稱廣州為羊城,正是借此懷念辛勤的創業者和激發今人以至後人對這濱海名城的珍愛。
近百多年來,人民鬥爭的風雲,不間斷地在這裏湧現。人民英雄,民族豪傑,曾經曆次在這裏舉義旗,灑鮮血。洪秀全的揮戈北進,表現了中國農民震撼封建王朝的威力;林則徐的抗擊外侮,表現了中華民族堅貞的氣節。而現代,毛主席在這裏播下了燎原之勢的星星火種,廣州公社的革命先烈用鮮血給我們指出鬥爭的道路……
廣州,這南海邊的翡翠,這祖國的明珠,是如此秀麗,是如此明媚。但同時,我們透過這座名城的秀色,卻也看出它剛健的骨骼和英雄的氣質。
粵北山中
一條平坦的林蔭公路,從廣州直達粵北山區。公路兩旁充滿亞熱帶美麗的風光。尖葉的相思樹,大葉的咖喱樹,亭亭的鳳凰木,織成了近百公裏路麵的綠蔭。在平原上,沿途是青翠的香蕉園、碧綠的龍眼林和劍叢似的菠蘿田。而當汽車進入山區,就看見處處綠水繞青山,鳥雀穿林飛鳴,山花燦爛,野果殷紅。
在這幽靜的粵北叢山中,忽然出現了一片水光瀲灩的天然湖。青蒼的群山倒影水中,湖麵就像滴翠似的。一座白石大橋像一縷白雲飄曳在湖上,沿著湖濱是玉一般柔潔的一幢幢琉璃瓦建築物。這些建築物背靠青山,麵臨綠水,顯得格外恬靜和淡雅。
這個風景優美的地方,就是著名的廣東從化溫泉區。
溫泉由地下水管通到這濱湖區,在每一座樓房雅潔的房間內,都有白瓷磚砌成的溫泉浴池。而距離湖濱不很遠的一條清冽的河流上,卻有一座水電站。人夜,繁燈綴滿山林,連湖裏因風吹起的波紋也被密密的電燈照得粼粼閃光。如果你這時徘徊在湖上的白石橋欄邊,就可以看見沿湖樓窗的千萬燈光連同高樓倒影湖中,變成天水相連的一片光華世界。如果你這時站在高樓的陽台上,憑欄俯覽,燈光映照滿園花樹,分外爛熳。
特別是每當早晨和傍晚,眺望環山,別有一番大自然的風韻。早晨,千山初醒,朝雲出岫,在青青蒼蒼中,乳白色的雲紗飄遊山腰,像仙娥在輕輕起舞。傍晚,夕陽映照重巒,霞光傾瀉萬山,轉眼間,太陽落山,霞光消褪,在暮色降臨山野的蒼茫中,峰巔卻凝案著一片彩霞,經久不滅。
我非常慶幸有這麼一個好機會,和一群老科學家、老專家一同來到這人間的仙境。
他們是到這裏來開會的。這些白發蒼蒼的老科學家和禿了頂的老專家,一到這裏,卻都返老還童。誰說山川的靈秀,不能喚起人的童真?看吧,他們丟下手杖,學著年輕人的步伐,雄赳赳地上山,在林木深處和淙淙的泉流邊,采來一枝最紅豔的山花,摘來幾片最新奇的樹葉。他們笑聲朗朗,互相逗趣,好像這亞熱帶的山林,恢複了他們的青春。
在綠樹婆娑和花影搖窗的會議室裏,這些老科學家和老專家,都變得非常嚴肅認真地在進行著學術辯論。他們懷著一個共同的願望,把生命、智慧和才能貢獻給人類嶄新的事業。從他們的每一根白發,從他們的每一個閃亮的禿頂,都可以看出他們的經驗和知識的取得,是付出了多少精力嗬。他們對待科學,嚴謹、鎮密;他們對待革命事業,忠心、熱誠。
他們的道路走過來是多麼曲折,艱辛。有一位在座的水生生物專家,在舊社會,貧病交迫,不能不親自爬到屋頂上去修理被風刮倒的煙囪,而且把自己多年攜帶的幾本最心愛的書賣掉。作為一個科學界卓越的專家,他為國家、為民族、也為自己憂憤。最後,他連自己用心血滴成的著作也付之一炬,化為灰燼。
現在,這些老科學家和老專家,像出土的寶石,象出海的珍珠,都成為國家的無價之寶。作為一個站在人類前進曆史前頭的新的國度,多少尖端科學需要他們帶頭去攀登,而又有多少年輕一代的科學家,需要他們去細心培育。今天,他們的才智標誌著我們這個國家的民族的社會主義的進步和榮譽。
在一個晴朗的早晨,我隨著這些“老智星”興致勃勃地去觀看瀑布。我們跟著朝陽入山,一條山溪在蒼翠的叢林間流出峽穀,水清沙細,使我們感到心胸如洗。沿著蜿蜒的山徑,我們輕輕地撥開野花山果的枝條,迤邐前行。
盤上彎彎曲曲的千級石磴,我們終於望見隔山高崖上飛下的一匹巨大白練。千山靜寂,水聲如濤。隻見瀑布像銀河下瀉,在山腳激起千波萬浪,水霧蒙蒙。
據說太平天國將領馮雲山有一首吟瀑布的詩:“穿山透地不辭勞,到底方知出處高,溪澗焉能留得住,終須大海作波濤?”現在,這些在觀賞瀑布的人,不也正是像瀑布一樣經曆了重重的斷山絕嶺,而終於歸人大海,成一奔騰澎湃的波濤了麼!
珠江三角洲上
珠江三角洲的最大特點,是河網縱橫。如果坐上汽車,每每奔馳不到二十分鍾,就要被猛然出現在叢林後的河流阻攔。從這岸望那岸,闊水茫茫。呈現在對麵河岸線上的,是樓台點點,綠樹如煙。每當裝運汽車的輪渡駛向中流,河麵上白帆穿織,像綠緞上繡滿銀花,而浪中魚兒跳躍,鱗光閃閃。好一派南國水鄉風光。
在這深秋季節,如果在長江以北,田野該已袒露土色,而在這珠江三角洲上,大地布滿了藍色的河流、綠色的港汊,在河流和港汊之間,是闊葉招風的香蕉樹,是濃密的甘蔗園,是明鏡一般的魚塘,是風吹綠浪滾滾的稻田。眼睛看到的,是爽心悅目的一片豐潤和油綠;呼吸到的,是令人醒腦的清新微甜的氣息。
珠江三角洲的土地驚人的豐腴,隻要把收割後的甘蕉留梢,再插進土裏,就會又長成新的蔗田;一掛香蒸還沒有成熟,根旁又會鑽出新的蕉梗,剛從老梃上割下一掛香蕉,緊接著新梃又長出一掛來。一叢香蕉,可以連收十年。
珠江三角洲的水又是如此肥美。在河邊或者在港汊間,往往可以看見一些年輕漁民,把剛剛從水裏撈起來的魚兒,從魚簍裏倒在一片翠綠的芭蕉葉上,魚兒在芭蕉葉上活蹦亂跳。蕉綠魚鮮,越看越叫人喜歡。
也許由於地居亞熱帶,而水土又這樣得天獨厚,因此大自然的靈秀造成珠江三角洲處處出現奇特的景色。
在廣東,人們熟知這珠江三角洲的河網中間有一個“小鳥天堂”。這裏有一棵巨大的榕樹,枝葉覆蓋水麵,蔭籠十畝。千萬枝條上宿鳥萬千,人們互相禁止傷害。每當晨光曦微下或者暮色蒼茫中,鳥群曉出晚歸,聲鳴四野,翼遮天空。
這個奇一特的景色,畫已令我和同行的夥伴們向往。一天黎明,我們驅車前去,到達時,恰好東邊天際剛剛露出一抹曙光。各種鳥雀迎著晨曦爭鳴,有的成群地衝著曙光起飛。在黎明的靜寂中,鳥聲婉轉;在晨霧的迷離中,萬翼淩空,紅翅膀的、金翅膀的、白翅膀的,象給夜色初褪的天空刷上一層彩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