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牙簽造型
“你把牙簽都倒出來幹什麼?”老媽看到我在餐桌上的舉動,不禁怒斥道,“這還怎麼用啊!”
“您別那麼大驚小怪的,我在做數學研究呢。”我連忙製止了老媽想要把我的牙簽圖形弄壞的企圖,小心地護住我的研究成果。
“又在研究什麼呢?”正好這時老爸進了家門。
“移動兩根牙簽。”我向老爸介紹說,“5個正方形,變成4個正方形。”
“老調重彈啊,太小兒科了!”老爸幾乎看都沒看,就移動了兩根牙簽,
“成功”
“行啊。”我佩服道,“到底是搞數學的。”
“那就算行了?”老爸好像受了侮辱一般,“我給你出個難點的。”
說著,老爸便拿掉最右邊的4根牙簽,把4個正方形變成了3個。
“現在是12根牙簽3個正方形對吧?”老爸說道,“我要求你就用這麼多牙簽,擺出6個正方形來。”
我馬上開始擺了起來,我不相信自己會輸給老爸。但無論我怎樣擺,還是無法擺出符合要求的圖形。
“這……不大可能啊。”我急得抓耳撓腮,死活也擺不出來。
“認真思考一下。”老爸啟發道,“恐怕還得用一下你嘴裏的那塊口香糖。”
“你還教他禍害牙簽啊?”這下老媽更加不滿了,“還嫌他把牙簽弄得不夠髒!”
“浪費幾根牙簽,讓孩子獲得一點空間想象力。還是值得的。”老爸息事寧人地安慰老媽。
說實話,老爸剛開始說什麼利用口香糖的時候,我還有點糊塗。但後來他一說出什麼空間想象力的時候,我馬上就明白了―
利用口香糖,是要利用它的粘接能力;也就是說,需要讓這些牙簽“立”起來才行!
這樣一來,我馬上就明白了,迅速“擺”出了答案。當然這個“擺”字,用“搭”字也許更為貼切。
“反正牙簽也毀了。”老媽看到我思考出了結果,心裏還是很高興的,“那你就繼續用這些牙簽,擺個新題目吧。”
“您出題!”我現在已胸有成竹了。
“6根牙簽,4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
“這個……”我躊躇了一下,“還真有點難度。”
不過經過一番思考,我還是很快得出了答案。
這個題目的答案其實與上麵那個題目相似―
事實上,凡是稍微具備空間幾何知識的人,都應該清楚地知道:一個正方體(正六麵體)有12條棱6個麵,而一個正四麵體有6條棱4個麵。
巧動妙移
“這是什麼?”老爸看到我在伏案沉思,走過來問道。
“學校水池上的瓷磚牆。”我心不在焉地看著自己的圖答道。
“那你在琢磨什麼?”老爸繼續問道。
“這三塊陰影部分不貼瓷磚,是用來裝水龍頭的。”我回答說,“我想知道它們的麵積。”
“就這麼點麵積,用不了多少水泥。”老爸笑道,“這麵積也用算嗎?”
“我這是從現實中把問題抽象出來!”我叫道,“這不是您的教誨嗎?”
“這倒沒錯。”老爸點點頭,“不過這很難算嗎?瓷磚的長寬不是知道嗎?”
“問題就在這裏―”我聳聳肩,“我把瓷磚的長給忘了,隻記得寬是12,”
“哦?”老爸開始感興趣了,湊過來觀察,但馬上笑道:
“其實條件隱藏在題目裏呢。”
“哪裏?”我連忙看圖。
“第一排5塊橫貼的瓷磚,第二排3塊橫貼的瓷磚加3塊豎貼的瓷磚
“行了行了!”不等老爸說完,我馬上反應了過來,“都不用您這樣,其實第一排前4塊橫貼的瓷磚的總長度就與第二排2塊橫貼的瓷磚的寬度和3塊豎貼的瓷磚的長度之和相等!”
根據這個條件,我很快計算出瓷磚的長是18,則小正方形的邊長是6,這樣一來三塊陰影的麵積就是108了。
“算麵積,要靈活。”老爸教導道,“有時需要觀察,有時還需要移動。……
“移動?”
“不錯。”老爸順手畫出一個圖形。
“正方形的邊長是18,中間陰影的寬度都是2,計算空白部分的麵積。”
“用邊長減了兩個寬度再除以3來計算肯定不行,因為這看起來不像是均分……”看到老爸點頭,我繼續說,“不過思路也簡單,先算出正方形的麵積,再減去兩條陰影的麵積―當然,中間的四個小方塊被減了兩次,還要再加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