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一章 兒科(二)(2 / 3)

先天性喉喘鳴

吳茱萸敷穴方

[功能]溫中下氣,降逆定喘。

[主治]吸門閉合不良(先天性喉喘鳴)。

[用法]取吳茱萸1~2克研末,用涼開水調成稠糊狀,外敷湧泉穴,每晚1次,次晨取下,6次為1療程。

[療效]治療69例,均獲痊愈。

[案例]許某某,男,10個月,1985年9月7日診。患兒出生後即出現喘息,並出現三凹症,經直接喉鏡檢查,確診先天性喉喘鳴,治療多日無效而就診。予上方1個療程即愈,隨訪3年未作。

[來源]張連城.浙江中醫雜誌,1990(7)∶307

[按語]先天性喉喘鳴在新生兒期即可出現症狀,表現為吸氣性喘鳴(如雞鳴聲),睡眠時減輕,哺乳及哭鬧時加重。多數患兒全身情況尚好,無聲啞,僅少數有明顯吸氣困難,甚至影響進食。呼吸道感染可使症狀加重。嚴重者宜作直接喉鏡檢查,以排除喉頭畸形如先天性喉蹼、先天性喉血管瘤等。該病西醫無特殊處理辦法,藥物治療僅有暫時效果,多不能根治。紀彩舜(《新中醫》1980年第5期29頁)用醋調吳茱萸末外敷湧泉穴治療該病8例,均收到滿意療效,一般多在5~6天生效,呼吸通暢,喘鳴消失。個別患兒仍存在輕度症狀者,可在7天後重複治療1個療程。紀彩舜認為,其作用機製可能為醋吳萸在足部產生溫和的刺激作用,通過經絡或神經體液係統的調節,從而減輕以至消除頭麵部毛細血管病理性異常的擴張或收縮,改善局部組織的血液循環,消除了上呼吸道鼻腔等處粘膜組織的炎性、過敏性腫脹,從而使呼吸通暢,喘鳴消失。此說可供參考。至於其確切的機製,尚需進一步研究。

硬腦膜下積液

紅小豆方

[功能]利水除濕,散血消腫。

[主治]硬腦膜下積液。

[用法]將紅小豆(赤小豆)磨成細末備用。先將患兒頭發剃光,洗淨,然後取紅小豆粉適量,用溫水調成糊狀,敷在患兒前囟門及其周圍,前至前發際,左右至耳上2厘米,後至頭頂,厚度1厘米。上蓋紗布,待結塊後取下,每天1次。

[療效]治療12例,全部治愈。

[案例]劉某,男,3個月。因發熱、抽風10天入院。10天前因受涼而發熱,體溫高達39℃,伴噴射性嘔吐每天4~5次,抽風頻繁。肌注退熱藥、口服新諾明無效。次日去某醫院檢查,診斷為化膿性腦膜炎。給予抗炎、鎮靜、脫水、對症處理等,3天後體溫降至正常,精神較好,能吃奶。大便色黃稍稀,尿量正常,入眠安寧。但入院第9天,體溫再度升至38.5℃,抽風嘔吐,前囟隆起、緊張,顱骨透照(+),診為化膿性腦膜炎並硬腦膜下積液,轉來我院。既往健康。查體:發育營養正常,神誌清,精神萎靡,周身皮膚未見感染灶及出血點,前囟隆起、緊張,2.5厘米×2.5厘米。麵色發灰,瞳孔等大,對光反射存在。口唇無紫紺,咽赤,耳鼻無異常,頸軟,心音有力,律整,心率120次/分,無雜音。雙肺呼吸音粗糙,無FDA3音。腹軟,肝脾未觸及。四肢活動好,肌張力正常,病理反射未引出。白細胞總數27.6×109/升,嗜中性粒細胞0.87,淋巴細胞0.13。腦脊液微混,無凝塊,蛋白定量0.2克/升,葡萄糖2.2毫摩爾/升,氯化物120毫摩爾/升,白細胞總數0.33×109/升,嗜中性粒細胞0.89,淋巴細胞0.11。塗片未查到細菌。顱骨透照試驗(+)。胸片、血生化正常。頭顱B超:自前囟門多切麵掃查,腦實質未見到囊實性回聲,側腦室不大,腦回略增大,回聲強。硬腦膜下可探及弧形液性暗區,深約1.6厘米,其他無異常。結論:硬腦膜下積液。患兒1989年12月2日入院後行靜滴青黴素、氯黴素、激素、甘露醇對症支持療法外,每天1次前囟紅小豆粉外敷。1991年1月5日複查,硬腦膜下積液較前吸收,僅有寬約1.0厘米液性暗區,1月7日頭顱B超,硬腦膜下積液消失。體溫、吃奶、精神、睡眠均正常,前囟平軟,顱骨透照(-)。1月31日複查腦脊液正常,鞏固治療1周痊愈出院。門診隨訪2年,發育正常,智力好。

[來源]袁彩琴等.山東中醫雜誌,1992(3)∶55

[按語]紅小豆是赤小豆的別名,又名赤豆、紅豆、野赤豆、紅赤豆、朱赤豆、紅飯豆等,為豆科菜豆屬植物赤小豆或赤豆的種子。我國南方一般多用種子較窄的赤小豆,而不用較肥圓的赤豆。本品具有利水除濕、散血排膿、消腫解毒的功能,從文獻所載用治頭麵身體悉腫、瘡瘍腫毒、乳汁不通、難產胞衣不下、腮腺炎、小兒重舌等病症來推測,用其外敷治療硬腦膜下積液是適宜的。該病是化膿性腦膜炎常見的並發症,多發生於1歲以內囟門未閉的患兒。目前尚無統一的治療方法,有人認為積液可自行消失,不必穿刺放液,但是大量積液積聚可引起顱內壓增高,除引起症狀外,還可壓迫損傷腦組織,影響遠期預後,且積液發生與感染有關,有時液體本身即為膿液,如不穿刺引流,很難自行吸收。赤小豆外敷法簡便效佳,很有驗證推廣應用及研究的價值。

小兒鞘膜積液

威靈仙洗劑

[功能]祛風除濕,通絡止痛。

[主治]小兒鞘膜積液。

[用法]威靈仙15~25克,加清水1000毫升,用文火將水煎去大半,倒出藥汁,待藥溫降至37°C左右泡洗患處,每天2~4次,每劑藥可連用2天。

[療效]治療10餘例,療效滿意。一般用藥3劑即可治愈。

[案例]李某,男,3歲。其母代訴,20天前發現右側陰囊腫脹光亮,西醫外科診為鞘膜積液動員手術,其母不同意。診見右側陰囊腫脹明顯大於左側,透光試驗陽性,診為睾丸鞘膜積液(疝氣、水疝)。予威靈仙20克,3劑,如上法泡洗,用藥2天告愈。隨訪至今未見複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