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該藥水煎服,日1劑。
臨床治療80例,其中中藥組30例,西藥組50例。兩組年齡、病程接近,結果中藥組有效率92.9%,顯效率71.4%;西藥有效率80%,顯效率44%,說明以中藥組療效為優。
(中西醫結合雜誌1984∶10)
【按語】
本病多責之於肺、心、脾、腎。因肺氣虛,痰飲內停,使心氣虛弱,加之外感邪侵,以致咳喘脈促、飲溢經絡而腫。此病多屬本虛標實。治痰飲久疾,宜辨其本,標本兼治,以補益心肺、化痰行瘀、溫陽利濕為治則。
(二)冠心病
是指冠狀動脈發生粥樣硬化而出現管腔狹窄或閉塞導致心肌供血障礙所引起的心髒病。臨床分為隱匿型、心絞痛、心肌梗死、充血性心力衰竭及心律失常等類型。其表現隨各型而異。多發生於4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中醫謂之“胸痹”、“胸痛”、“厥心痛”。
【臨床治驗】
方藥一生三七片。
每次服該藥1g,日3次,30天為1療程。
共治冠心病42例,結果心電圖改善54.1%,對心律紊亂亦有效果。本組87.5%的病人在接受治療第一二周時即起效,顯效率42.5%,總有效率97%。
(雲南醫藥1974(1)∶60)
方藥二山楂30g,葛根15g,明礬1.5g。
將三味藥製成糖衣片,上述量分3次服,4周為1療程。
胡治琦等治療冠心病、心絞痛60例,顯效31例,改善26例,總有效率95%,心電圖改善率40.7%,降血脂有效率55%。
(心血管疾病1978(2)∶98)
方藥三山楂、葛根、丹參各4.5g,三七、木香各0.3g。
上藥製成12片。1次服4片,日3次,30天為1療程。
昌淮地區冠心病防治協作組等治療冠心病心絞痛87例,結果證明此藥遠期療效較好,無不良反應。其中1~3療程顯效81例,改善5例,無效1例,總有效率98.8%。
(山東醫藥1979;(6)∶11)
方藥四川芎堿注射液(每毫升相當於生藥5g,內含川芎堿4mg)。
取本品針劑10ml加入5%~10%葡萄糖溶液250ml靜滴,日1次,10天為1療程。
北京西苑醫院治療冠心病心絞痛30例,其中心絞痛27例,顯效17例,有效8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92.5%。
(新醫藥學雜誌1977;(1)∶15)
方藥五丹參30g,紅花、赤芍、川芎、降香各15g。
上藥製成片劑。每次6~8片,日3次。日劑量相當於本方劑量的1/3。
共治冠心病600例,療程1~1.5年,結果心電圖有效率76.3%,總有效率90.7%。
(中華醫學雜誌1973;(9)∶33)
方藥六瓜蔞片。
每次服4片,日3次(日劑量相當於生藥31.2g)。
所治冠心病100例,其中心絞痛顯效9例,改善67例,無效24例,心電圖檢查85例,結果顯效5例,改善40例,無效35例。
(新醫藥學雜誌1974;(3)∶20)
方藥七紅花、三七各100g,丹參、澤瀉各50g,刺五加幹膏23g,川芎揮發油0.3g。
將上藥製成膠囊,每粒0.45g。
經治冠心病245例,對心絞痛緩解率91.2%,心電圖有效率57.8%;本組心律失常63例,恢複正常者18例。此藥同時有降血壓及降血脂作用。
(中藥通報1981;(4)∶36)
方藥八細辛揮發油50ml,冰片16g。
將上藥溶於95%乙醇600ml內,加二氯二氟甲烷,製成複方細辛氣霧劑。心絞痛發作時,噴入口腔2~5次。
本組觀察冠心病心絞痛281例,結果1分鍾內止痛者56例(20%),1~2分鍾止痛者55例(19.6%),2~5分鍾止痛者71例(25.3%),總有效率64.8%。
(新醫藥學雜誌1977;(1)∶13)
方藥九菊花煎膏濃縮液。
每天服用量相當於生藥30~50g,分2次服,2個月為1療程。
經治冠心病61例,其中心絞痛緩解率80%,顯效43%,心電圖有效率45.9%,顯效18.8%。服藥20天內2/3病人心絞痛緩解或消失;合並高血壓者30例,其中血壓降低19例。此藥對胸悶、頭暈、頭痛、氣急、四肢麻木等症狀均有較好效果。
(浙江醫科大學學報1978;(4)∶9)
方藥十葛根60g,全瓜蔞30g,廣鬱金、澤蘭、劉寄奴、延胡索各15g,當歸10g,失笑散18g(包煎)。
該藥水煎服,每日1劑。
何文堅觀察本病49例,其中心絞痛44例,總有效率97.7%。心絞痛多在服藥半小時內緩解,並有明顯改善症狀、降血脂、降血壓的作用。
(上海中醫藥雜誌1979;(4)∶17)
方藥十一虻蟲6~12g,陳皮12g。氣虛加黨參15g,陰虛加玉竹12g。
將該藥水煎服,日1劑,30天為1療程。
臨床觀察心絞痛18例,顯效12例,好轉6例;心電圖顯效6例,改善7例。如一59歲女性患者,發現冠心病已3年,近月氣短胸悶逐漸加重,胸部緊束,滿悶及壓迫感,每天發作2~4次,每次持續1~10分鍾。心電圖提示慢性冠狀動脈供血不足。先後用毛冬青、愈風寧心片及長效硝酸甘油等藥,症狀及心電圖均未見改善。經服上方15天,症狀開始減輕,繼服藥1個月,諸症消失,心電圖基本恢複正常。
(北京中醫學院學報1982∶4)
方藥十二瓜蔞12~24g,薤白頭9~12g,白酒15~30ml。
該藥水煎分2次溫服。
適用於胸痛。症見胸悶隱痛或胸痛徹背、舌苔白膩、脈沉弦或緊沉者。有人在瓜蔞薤白白酒湯中加桂枝3~4.5g,丹參15g,檀香5g(後下),鮮萬年青莖15~30g。觀察冠心病心絞痛百餘例,痛劇者另吞三七粉1.5g,日3次。均有明顯止痛效果。
(《金匱要略》)
方藥十三白蒺藜皂苷膠囊或片劑。
每次服該藥0.1~0.15g,日3次。
王文博等治療冠心病406例,結果心絞痛緩解334例,總有效率82.3%,心電圖顯著改善41例,改善173例,總有效率52.7%。
(中西醫結合雜誌1990;2∶85)
方藥十四薟草10g,毛冬青根50g,丹參、紅花各2g,降香0.2g,薑三七0.2g,冰片0.1g。
上藥共研粉製成水丸。每次6g,日3次。配合心寧注射液(薟草5g,毛冬青根8g,延胡2g,川紅花1g)肌注,每次2ml,日1~2次。60天為1療程。治療期間停用其他擴冠、降脂等藥物。
廣州部隊總醫院治療冠心病101例,其心絞痛69例,結果1~3個療程有效率為82.6%~95.5%,心電圖大多有改善,血清膽固醇亦有降低。
(中藥通報1981;(4)∶36)
方藥十五水蛭片(每片含生藥0.75g)。
每次服該藥2~4片,日3次,連續用藥20~60天。
共治冠心病心絞痛100例,顯效34例,進步56例,無效9例,惡化1例;心電圖恢複正常者15例,改善者44例,無效37例,加重2例。本方對氣滯血瘀型、痰濁型及氣陰兩虛型有較好效果。
(天津醫藥1980;4∶238)
方藥十六蟲10~30g。
該藥日服1劑,水煎服。
李國賢經治冠心病心絞痛65例,結果表明心絞痛緩解和心電圖改善均明顯優於中藥(丹參、川芎、紅花、赤芍、降香、葛根、瓜蔞)對照組及潘生丁組,療程亦明顯縮短。
(山西醫藥雜誌1985;1∶49)
方藥十七蟾酥、生曬參、琉璃草、冰片。
上藥製成片劑。每次3片,日3次。心絞痛發作時嚼碎藥片舌下含服。
雷德培等臨床觀察心絞痛30例,總有效率76.7%。
(福建中醫藥1982;4∶25)
方藥十八水蛭、九香蟲、蟲各3g,鬱金9g,茵陳13g。
將藥水煎濃縮製成片劑,每片0.5g(含生藥2g)。每次服4~8片,日2次。
所治100例冠心病,顯效41例,改善53例,無效6例。其中合並高血壓36例,經治療2~4個月,血壓恢複正常者30例,膽固醇增高者14例,用藥後降至正常者11例,甘油三酯升高26例,有22例降至正常。
(《水蛭的臨床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