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藥十水蛭粉。
每次服該藥3g,日3次,30天為1療程。
周紹華臨床觀察高血壓腦出血、腦內血腫患者10例,療效以外囊出血為佳。基本治愈4例,顯效6例。全部病例均在發病後第3天用藥。毛俊雄等用治腦血栓20例,結果明顯好轉(肌力達三級以上,能步行、生活可自理)17例,好轉(肌力有所恢複、但生活不能自理)1例,無效2例。佟如新則用本方收治48例腦出血、顱內血腫患者,結果16例治愈,20例顯效、8例好轉、4例無效、有效率91.7%。孫怡等共治腦出血顱內血腫所致中風偏癱、昏迷、嗜睡等患者48例,並發感染者加用抗生素、高血壓者服降壓藥,腦水腫顱內高壓者用20%甘露醇250ml靜滴,日2~3次,連用藥5~14天。結果表明,用水蛭粉治愈16例,顯效20例,好轉8例,有效率91.7%。
(中西醫結合雜誌1983∶1)
(四川中醫1986;(9)∶40)
(中醫藥學報1991;(4)∶55)
(中醫雜誌1986;(3)∶19)
方藥十一生水蛭12g,地龍、路路通、僵蠶、麥冬各10g,當歸、薟草、生山楂、紅花各15g,赤白芍各20g,全蠍3g。
將藥水煎,分2次溫服,日1劑。
此方用於證屬陰虛陽亢,瘀阻絡道。臨床觀察療效較滿意。
(臨床經驗方)
方藥十二川芎、紅花各10g,丹參、葛根、雞血藤各30g,赤芍12g。
上肢偏廢者加桑枝、桂枝,下肢偏廢者加牛膝、桑寄生、川斷;語言不利者加川菖蒲,遠誌、鬱金;口眼斜者加地龍、白附子、全蟲、僵蠶;口流涎水者加益智仁;脈弱者加黃芪、白術、黨參。水煎服,日1劑。
臨床收治30例中風所致半身不遂患者,基本治愈(癱瘓的肢體活動,語言及感覺功能均恢複正常、生活自理)10例(33%);顯效(上肢活動功能明顯好轉、下肢能獨自步行、語言恢複正常、生活可自理)20例(66.7%),總有效率100%。
(臨床經驗方)
方藥十三水蛭,鬱金、川芎。
上藥按1.5∶2∶3製成片劑,每片含生藥0.3g。每次服6~8片,日3次,7天為1療程。停藥2天,再行下1療程,連用8個療程。
用此方共治腦血栓形成患者243例,經觀察病程在半年以內者,用藥2~3個療程可收明顯效果,平均6個療程左右可使肌力達4~5級以上。本組治愈率為41%,總有效率85%。
(《水蛭的臨床應用》)
方藥十四桃仁、梔仁各7枚,麝香0.3g。
上藥共研細末,以白酒適量調成膏狀,外敷手心(勞宮穴)用膠布固定。貼藥部位男左女右。7天換藥1次。
上方用治1例經中西醫治療效果不顯的腦血管意外患者,敷此藥1帖,其口唇動、語言不利,口角流涎及進食妨礙等症皆除。
(陝西中醫1983∶1)
方藥十五黃芪、丹參、川芎、紅花、桑寄生、葛根、海藻各30g,當歸18g。
將藥水煎濃縮至100ml,裝瓶高壓滅菌(夏季酌加0.5%苯甲酸鈉)。每次50ml,開水衝服,日2次。
據報道,所治本病124例,基本治愈57例,顯效33例,好轉22例,無效12例。
(浙江中醫雜誌1981∶2)
方藥十六陳膽星、生大黃(後下)、鬱金各10g,鉤藤30g(後下)、芒硝10~20g(衝服)、石菖蒲6g。
日服本藥1劑、水煎服。
顧錫鎮用此方共治急性中風26例,服藥3~11天,基本治愈10例,顯效9例,進步5例,無效2例。
(南京中醫學院學報1991;3∶182)
方藥十七天南星、秦艽、白芷、天冬、瓜蔞、當歸各15g,天麻、僵蠶、芒硝、大黃、白芍各10g。
上方隨證加減。日1劑,水煎分3次溫服。
王學君治療32例,治愈30例,顯效、進步各1例。
(吉林中醫藥1992;1∶24)
方藥十八白附子、僵蠶各50g,全蟲15g,蜈蚣30條。
偏於風者加天麻,防風、白芷;偏於痰者加法半夏、茯苓、白術。將全蠍、蜈蚣酒洗,再與諸藥烘幹,製成散劑,分裝15包。每次半包,早晚各1次。15天為1療程。
陶江用此方共治腦溢血、腦梗死、三叉神經痛、麵神經麻痹、小兒麻痹後遺症等328例,其中治愈288例(87.8%),好轉21例(6.4%)、無效19例(5.8%),總有效率94.2%。
(湖南中醫雜誌1990;1∶21)
方藥十九議薟草15g、老鸛草、牛膝、秦艽、丹參各12g,桑枝20g,木瓜、地龍、海風藤、赤芍、僵蠶、土鱉蟲各10g,全蟲6g。
上方隨證加減。水煎服,每日1劑。連服2個月後改為隔日1劑。
王大鵬等觀察腦血栓形成後遺症18例,顯效12例,進步6例。
(遼寧中醫雜誌1984;9∶36)
方藥二十水蛭粉3g,三七粉2g。
此藥為1次用量,日3次,溫開水衝服。亦可將三七粉3g與適量雞肉蒸後服用。日1次。1~3個月為1療程。用藥期間停用一切血管擴張劑。
王觀貴觀察42例腦卒中後遺症,平均治療50天,治愈15例,顯效21例,好轉4例,無效2例。
(新中醫1993;1∶55)
方藥二十一大黃蟲丸。
劉強報道1例腦血栓後遺症病人,囑服該藥,每丸重9g,每次1丸,日3次。服藥月餘基本恢複如常。
(浙江中醫雜誌1988;4∶176)
方藥二十二丹藥(由水銀、火硝、皂礬、食鹽煉製)50g,石青(由硫黃、白砒製成)25g,銀翠(由銀塊、石青煉製)150g,麝香25g,牛黃、羚羊角、熊膽、冰片各5g、棗泥250g。
上藥研碎搓勻製丸,朱砂為衣,每丸重0.5g。每次1丸,日2次,口服或鼻飼。7天為1療程。
許遷等報道,以此藥治療371例腦血栓形成患者,結果服藥1~2周即可見效或治愈,最長僅用藥4個療程。臨床治愈171例(46.1%),顯效84例(22.6%),進步90例(24.3%),無效26例(7%),總有效率93%。
(吉林中醫1989;4∶14)
方藥二十三未成熟柿子去蒂。
用石臼將藥搗碎壓汁(勿與生鐵接觸)20°C下貯存。每次服15ml,日3次,連服50~100天。
傅學銓用治中風,服藥後個別病人大便幹燥,排便困難,有胃炎或潰瘍病者可見惡心、食減等不良反應。
(浙江中醫雜誌1983;(9)∶402)
方藥二十四①刺五加注射液。取該藥40ml加5%葡萄糖溶液500ml靜滴,日1次,連服28天。②200%刺五加全草注射液4ml(相當於生藥8g),或100%刺五加注射液10ml(相當於生藥10g)加5%~10%葡萄糖溶液500ml靜滴,日1次。療程14天,連用2~3個療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