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八章 腫瘤(一)(2 / 3)

觀察1例,連續用藥71天後諸症消失、恢複正常。

(《中醫藥防治腫瘤特技集成》)

方藥四茅根、蛇舌草各30g,麥冬、天冬、生地、藕片、紫草根各15g,白英30g,銀花、黃芩、沙參、黨參、生芪各9g,甘草3g。

上藥水煎,每天服1劑。配合放療。

用本方為主治療27例,存活5年以上24例,5年生存率為88.9%。

(臨床經驗方)

方藥五金銀花。

將藥研粉,從患鼻吸入,日3~10次。

治愈1例鼻腔腺癌。

(福建中醫藥1959∶6)

方藥六山豆根、山慈姑、白花蛇舌草、石見穿、黃芪各30g,八角金盤、辛夷、蒼耳子各12g,丹參、赤芍各15g。

上方隨證加減。水煎服,日1劑。30天為1療程。服1~3療程後改隔日或3日1劑,連服半年。

馬吉福治療6例,結果5年生存3例,死亡3例。

(安徽中醫學院學報1989;2∶29)

方藥七①腫節風全草浸膏片,每片0.25g(相當於生藥2.5g),每次8片,日3次,其後遞減。②本品針劑,每毫升相當於生藥5g,每次2~4ml肌注,日2次。同時以1%腫節風水溶液灌洗鼻腔或鼻旁竇,每日1~2次,2周為1療程。

徐文權用治鼻部惡性腫瘤4例,其中3例症狀不同程度改善,1例隨訪6年恢複正常。

(中西醫結合雜誌1983;3∶186)

方藥八20%硇砂注射液。

每次用該藥2ml,肌注,日1~2次。30天為1療程,每療程間隔5~7天。

解放軍366醫院科研小組治療34例鼻咽和鼻腔惡性腫瘤,結果3例近期治愈,3例顯效,17例好轉。

(新醫學1974;3∶107)

方藥九①銀花、菊花、黃芩、豬苓、五味子、花粉、甘草。適於濕熱型。②麥冬、天冬、生地、石斛、黃芪、太子參、女貞子、射幹、甘草。適於陰虛型。上兩方加川芎、莪術、丹參、紅花用於兩虛夾瘀者,隨證加減,水煎服,日1劑。配合放療。

據陳展鴻觀察,本組5年生存率為48.5%(16/33),對照組34%(12/35)。

(《中醫藥防治腫瘤特技集成》)

【按語】

放射治療作為鼻咽癌的主要治療手段,瘤塊雖能縮小或消失,但由於放療的嚴重毒副作用,往往使機體遭受很大損傷,患者因虛弱常難以堅持。

中醫對本病的治療以養陰為主,輔以清熱解毒,並佐以涼血止血之品。鼻咽癌患者在放療過程中常直接耗損大量體內津液,使肺胃津液受損,損及真陰,並導致脾胃失調。臨床可分為肺胃陰虛,陰血虧損及脾胃失調三型。肺胃陰虛者宜清肺養胃、潤燥生津。常用石斛、葛根、玄參、神曲、山楂、麥芽等藥。陰血虧損者多以益氣補血、養心安神為治則,如用歸脾湯(人參、黃芪、白術、當歸、龍眼肉、茯神、酸棗仁、遠誌各9g,炙甘草、木香各3g,生薑2片,紅棗3枚)、人參養榮湯(人參、白術、茯苓、甘草、生地、當歸、白芍、五味子、遠誌、陳皮)。脾胃失調者則側重健脾和胃止嘔。常用六君子湯(黨參、茯苓、白術、炙甘草、陳皮、製半夏)等。

通過辨證運用中藥,使放療患者機體氣血陰陽、髒腑和經絡功能得到調整,對增強機體免疫力、緩解症狀,減少複發與轉移,減輕放療反應和患者痛苦,鞏固療效均有積極意義。

(三)喉癌

本病多見於我國北方,尤其東北地區。好發年齡為50~59歲,男女比例為2~10∶1。在頭頸部惡性腫瘤中居1~2位,占全身惡性腫瘤的5.1%~7.6%。患者吸煙過度、某些病毒感染、放射線損害及發聲長期疲勞可能是主要致病因素。主要表現為咽喉部有異物感與疼痛、吞咽困難、聲音嘶啞、耳痛、呼吸困難及咯血。中醫將此病稱為“喉蕈”。

【臨床治驗】

方藥一①巴豆2粒(去油),大棗肉3枚、蔥白2根,搗碎如泥。另取去皮梨1隻,將其下3/4中心挖空,裝入藥泥,蒸熟棄藥,吃梨喝湯。②去頭足蜈蚣5條,全蠍、白僵蠶、土元各30g。焙幹研粉分為40包,每次取1包倒入雞蛋內,攪勻,麵糊封口,蒸熟,早晚各服1次,12天為1療程。

陝西太白中醫院治療1例喉癌,服①方後吐瀉,共吐出9個杏核大肉塊,臥床不起。後服②方半年,體力恢複,腫物消失。

(四川中醫1985∶9)

方藥二金剛藤125g,夏枯草50g。水煎,分2次服,日1劑。

治愈1例聲帶息肉癌。

(臨床經驗方)

方藥三①太子參、生地、女貞子各15g,沙參、丹皮、旱蓮草、白芍各10g,甘草、冬蟲夏草、川貝各5g,木蝴蝶3g。②上方去生地、丹皮,加熟地15g,山藥、金櫻子肉各12g。日夜各服1劑,每隔2小時服1次。另可嚼食青果。

以滋陰降火、理肺清咽法治療1例喉癌,連服40劑喉痛減輕,聲音漸出,後改服②方30劑,病情明顯好轉,1年後複查喉部組織基本良好。以後長期服用金匱腎氣丸(去肉桂,加牛膝、菟絲子)。8年後隨訪仍健在。

(《中醫藥防治腫瘤特技集成》)

方藥四楊梅根(先煎)、藤梨根(先煎)、蛇舌草各62g,幹蟾皮、山豆根、北沙參各15g,白萸、虎杖(先煎)、牡蠣、海藻、大青葉各31g,當歸9g。

將藥水煎服,日1劑。

本方治愈喉癌1例。

(臨床經驗方)

方藥五石上柏幹品30~50g(或鮮品90~120g),瘦豬肉30~60g。

取本品煎2次分服,日1劑,15~30天為1療程。

1例喉癌,經服上方而愈。

(臨床經驗方)

方藥六龍葵、白石英各30g,蛇毒、石見穿、開金鎖各15g,麥冬、金杯茶匙各12g。水煎,日1劑。

觀察1例聲帶癌,獲愈。

(臨床經驗方)

方藥七①沙參、天花粉、山豆根、蛇毒各15g,天冬、丹參、白石英各20g,川貝、全蠍各10g,清半夏、僵蠶各12g。水煎服,每天1劑。②牛黃5g,麝香6g,全蟲、馬錢子、冰片、紅花各10g,乳香、沒藥各15g,斑蝥1個。研細粉,以麻油調勻,睡前置於棉墊上,貼於頸項腫塊處。貼藥後局部有灼痛感,起黃色水泡,勿挑破,兩天內可自行破潰結痂,每周1次,連服2~3次。

1例高分化磷狀細胞癌基本治愈。

(《中醫藥防治腫瘤特技集成》)

【按語】

喉司呼吸屬肺,易受邪侵。本病多以陽虛為本,痰逆為標,因陽虛不能溫化水液,以致痰氣上逆。治則:益氣溫陽,祛痰降逆,佐以軟堅散結。臨證可運用綜合療法,內外兼治,更能奏效。可用旋覆代赭湯合理中湯試服之,加旋覆花、代赭石以降濁,與黨參合用,取其益氣補中鼓舞清陽,使升降有序,呃逆自止。

(四)甲狀腺瘤

甲狀腺瘤是一種良性腫瘤,男女均可發病,多見於30~50歲。腫瘤發生於頸項,大多單個,少數2個或多個,形態為圓形或橢圓形,表麵光滑,質堅硬或軟,周界清楚,有的能活動。臨床表現初發時常無感覺,發展一定階段見有頸部不適,憋脹,吞咽不利,痰多,咽幹,可伴有視物不清、乏力、納差,煩躁等症狀。此病有惡變的可能。中醫謂之“癭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