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要出10套光盤,3套書籍。前端產品要出3個工具包,每個銷量至少達到2000套,後端產品再添兩個係統,每個係統達到400家以上客戶。這是產品設計目標,這些目標全部實現以後至少增加1億元的銷售額。
第二,產品的標準化,2013年會將新產品全部文字化、標準化、交付標準化。
第三,產品考核,新產品實現銷售率達到100%,隻要研發出來的新產品至少得見到錢,前端產品銷售額達到1億元,產品競爭在同行業排名第一,責任人為cpo、技術經理。
2013年4月,我把組織係統工具包升級到2.0版,並重新拍,這個新產品研發投入就高達上千萬元,但如果我們不研發新產品,自己就會把自己淘汰了。所以要在顧客淘汰你之前,主動淘汰自己認為不完美的產品,這樣才可以領先於行業,帶動行業,做到企業的自我超越。
很多企業都是社會把它們逼得沒有退路的時候,才去改革,那就晚了,就會出大事了。穀歌公司發明了穀歌眼鏡,就是以後我們不用找固定屏幕去看視頻,隻要一戴上這種眼鏡,屏幕就可以從眼鏡裏顯示出來。穀歌公司還宣稱將發明電動自行車,它可以根據你從穀歌網站上買的東西,自己導航送到你家裏。你頭一天晚上下的訂單,第二天打開儲物箱,貨就已經到家了,完全不需要人工。所以穀歌電動自行車的規劃一宣布,聯邦快遞馬上就緊張了。
真正的競爭是與昨天的自我競爭,這樣的企業才有社會價值。有一些產品不是顧客買了之後感覺不合適,才不再選擇你的。不會自我淘汰是很可怕的。奧巴馬發表的“國情谘文”講話中,有這樣一句話,“我們要主動自我淘汰,自我淘汰我的意識”。他做了一個解釋,“這個社會其實在我的心目當中沒有資本主義,沒有共產主義,沒有社會主義,隻有落後的社會意識和先進的社會意識,我們要主動淘汰落後的社會意識”。
人才培養
解決了銷售額、成本、市場、產品等固有問題之後就是如何複製人才了。
一個人一年隻能培養2個人。管理骨幹、技術幹部也要無條件地每年給公司培養2個合格的人才。為什麼解決人才培養的戰術非常重要?比如我是公司第一代,可以培養2個人。我培養2個就夠了,任務就完成了。但我隻是能培養某個人的某種技能,全麵的人才培養根本就沒有那麼多的能力去做。
為什麼很多公司沒有人才?就是因為培養人才的代數不夠。老板隻是一個人在那兒培養是不夠的,隻有全員培養人才,才會有人才。老板自己培養的2個人,也有可能會流失,所以到最後還是沒有人可用。有的公司一有人準備離職,就會苦苦哀求,不讓他離職。因為公司的儲備幹部不夠,所以隻能苦苦哀求要離職的員工。如果你培養了12代人才,有人要離職你就會祝他一路順風了。因為公司有很多人才,不怕他一個離職的。
如果你有10個分公司,同時有4個分公司的總經理向你提出辭職,你麵不改色,他們走了之後,後麵的人就頂上來了,這就說明你的人才培養思路已經打通了。如果1個人要離職,你就感覺天要塌下來一樣,那說明你的公司人才培養體係還有問題。
培養人才很重要,這個理念要告訴公司裏的每一個人。
在中國培養人才有一個好辦法,就是師傅帶徒弟。如果你有30個分公司,其中20個公司的老總有一天突然離職了,你隻要把下麵的人往上提,業績完全不受影響,那麼你的公司就沒有任何問題。
在培訓行業中有3家公司做到了這一點,一家是聚成企業管理顧問有限公司(簡稱“聚成”),一家是上海行動成功管理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行動成功”),一家是長鬆谘詢集團。聚成2003年就成立了,第一代現在基本上都換完了,第二代也已經換了一半了,第三四代做總經理已經有好幾輪了。隻要有這種人才培養的思路,企業就沒有問題。
一個公司的組織機構中首先要有一隻“老虎”,“老虎”下麵有“獵狗”,“獵狗”旁邊有“快馬”,“快馬”旁邊有“黃牛”,“獵狗”下麵又有“獵狗”,“獵狗”的旁邊還有“獵狗”,“獵狗”的旁邊還有“小白兔”,“小白兔”旁邊有“老白兔”。
“老白兔”是經過培訓訓練,經過改革徹底沒希望的一撥人,“老白兔”最後的命運必須得進行市場消化,千萬不能留,因為他會把公司很多文化帶壞。我們要盡快跟所有人簽訂目標規劃書,簽完目標規劃書,“老白兔”就會受不了,因為過去從來沒有人考核過他,就是拿死工資,幹一年是一年。如果簽了目標規劃書,“老白兔”用不了一年就被市場消化掉了。
“獵狗”是做出業績的人,“黃牛”是搞財務的人,“快馬”是搞行動的人,“小白兔”是未來有希望的人。我們的要求就是決策要準,財務要精,行動要快,營銷要強,這樣,這個團隊就是強悍的團隊。
很多公司沒有搞清楚這個邏輯關係,於是養了很多“老白兔”。想讓“老白兔”現身有三個辦法:第一,業績數據目標;第二,人才培養指標;第三,管理建設指標,也叫團隊建設指標。對員工做這三個指標的考核,“老白兔”就會現身了。有的“老白兔”連業績都做不出來,有的“老白兔”雖然能做出業績來,但是講不出來,有的“老白兔”能做出業績來,也能講出業績來,但是攏不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