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核分為幾個方麵:第一,銷售額實現6000萬元,6000萬元以上得40分,每少100萬元扣2分,最低得0分;第二,產品交付率10分,要求達到超過90%的產品交付率,每少1%扣0.5分;第三,新市場開發,交付城市效果6個,直營公司達到10個,年度計劃實現的是5分,沒有完成的0分;第四,產品設計5分,6個企業升級的產品每少1個扣1%。16個專職培訓師,達標了5分,沒達標0分。
係統建設方麵,要建設組織係統、財務係統、交流係統,全部達標5分,少一項扣2分。幹部培養,其中培養10名業績超過50萬元的子公司的總經理,30名月度超過20萬元的總監,管理人員超過6名,少10個人扣1分,總共5分。利潤15分,達到800萬元以上純利潤15分,少20萬元扣1分。多了獎勵50萬元,即該拿的全部拿走以外再加50萬元。比如說這個月公司掙了150萬元,你拿走20%,就是30萬元。也就是這個月有可能是30萬元做考核基數,也有可能是50萬元做考核基數,1分到底值多少錢要看這個月的利潤。
比如一個員工這個月得了91分,對應的係數是1.0,就表明他可以拿5000元。千萬不要直接把績效考核得分和績效工資相乘,因為員工很難在當月拿到100分,所以得有一個換算係數,即95分以上就拿6000元,90~94分拿5000元,85~89分拿4500元。
比如我這個月得了83分,拿4000元,也就是說,所有的績效考核必須從得分換算到係數。你給公司掙100萬元,你的提成是20%,相當於20萬元,其中12萬元當月給你了,還有8萬元要做考核,到底拿8萬元,還是拿7萬元,還是不能拿,要跟考核表掛鉤,按季度考核,這8萬元就是個基礎價,下一個季度跟這8萬元沒關係。第二季度如果你給公司掙了200萬元,你拿到的提成就變成40萬元,其中24萬元可以直接拿走,還剩16萬元乘以第二個季度的係數,假如季度得分是100分,係數是1.2,即16萬元乘以1.2,得到19.2萬元。這就是第二個季度的獎金,年底的獎金就是四個季度的獎金之和。
大部分員工是得不了100分的,得分在72~82分之間的人是最多的。如果按照這個績效考核得分直接給員工算工資,他們永遠也拿不到獎金。所以製定係數的時候,最高是1.2,最低是0,卓越優秀的員工可以拿到1.2的工資,優秀的員工就拿到1,讓更大一部分員工可以拿到0.9,再差的員工就拿0.8,這樣是比較科學的。
60分以下就沒有績效工資了,得60~64分就拿40%的績效工資,65~69分能拿50%的績效工資,70~74分就拿60%的績效工資,75~79分就拿70%的績效工資,80~84分就拿80%的績效工資,85~89分就拿90%的績效工資,90~94分就拿100%的績效工資,95分以上拿120%的績效工資。
如果員工有請假,不超過5天扣基本工資,獎金是不允許扣的,績效工資也是不允許扣的,請假和固定工資掛鉤。績效工資與月度績效考核掛鉤。但是請假超過15天以上,公司可以出台沒有績效工資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