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薪酬分配:有錢分,心甘情願跟績效死磕(1)(3 / 3)

如果總公司虧損,部門有沒有績效工資就看利潤指標的權重了,如果權重比較高,那基本就沒有了,權重比較低還是會有的。

如果銷售部有三個部門,其中兩個部門沒有利潤,一個部門有利潤,依舊要各拿各的分紅,沒有利潤就沒有利潤分紅。

銷售客服的薪酬結構是固定工資+績效工資+“孤兒客戶”的提成標準的30%+原銷售額提成的30%。某個銷售人員離職了,他的客戶就叫孤兒客戶。這些客戶可以直接交給客戶部去管,客戶部負責繼續維護,產生的提成比例相對比較低,但是也要給客服人員獎勵。

前文提過,所有銷售人員做的業務必須要到客戶部備案,如果不到客戶部備案,客戶資源都在員工手中,一旦員工離職了,客戶資料就全部沒了。所以公司出台規定,有備案的客戶,財務人員才給銷售人員做提成,沒有備案的客戶,銷售人員做了業績也沒有提成。這就逼著銷售人員對客戶進行備案,但是公司同時要與員工簽一份商業保密書,即備案的客戶歸公司所有,不歸個人所有。銷售人員辭職後,客戶歸客戶部管。客戶部維護“孤兒客戶”產生的業績提成比例比銷售人員的提成比例要少,大約可以定位為原提成比例的30%。一般來說,所有“孤兒客戶”都歸客戶部管,新開發的客戶歸營銷部管,營銷部的客戶都要到客戶部備案。

還有一種情況。假如你先有了一個客戶,但7天之內沒有備案,結果被同事用來備案了,那這個客戶就是備案的那個同事的。行業不同,備案的標準也不一樣,比如某些行業的客戶就那麼幾個,你全備案了,別人就得喝西北風了,所以要另簽訂一項協議書,拿了協議書之後才能備案。

行業不同,工作的難易程度不同,備案的標準也就不一樣。有一種情況,有些銷售員備案完以後,自己也開發不了,他們會讓別人幫忙開發客戶,開發完以後,根據公司規定,開發者拿75%的提成,備案者拿25%的提成。

客戶部總監自己開發客戶的提成比例是原提成的30%,因為客戶部總監的主要任務不是開發新客戶,而是做客戶管理和維護好“孤兒客戶”。假如突然有一個客戶跟他成交了,提成標準也是30%,因為一旦給他的提成是100%的話,他就會直接開發客戶去了,也不做客戶服務工作了。

公司可以出台一個所有人員開發客戶的獎勵,有兩種方法:第一種方法是直接成交後給公司了,提成比例是銷售人員提成比例的30%;第二種方法是把客戶給銷售人員,那麼拿25%的提成,銷售人員拿75%的提成。也有些銷售人員會私下裏給信息費。

這裏我們主要介紹了營銷型公司的利潤分配方式,也就是營銷型公司的三種薪酬方式。一般來說,業務員的薪酬是銷售額加提成就可以了,高管人員收入的30%~50%可以作為考核,而研發型的技術團隊收入差距卻很大。

個人所得稅

很多公司做招聘的時候,跟應聘者談得非常簡單,說:“你來我們公司上班,我們給你年薪100萬元。”其實,這句話在日後會留下很多後遺症。有的老總說:“這樣吧,底薪1萬元,分紅10%。”這句話也是有問題的,比如分紅10%到底按什麼標準來分?是扣完企業所得稅後分,還是不扣企業所得稅就開始分?還有扣完企業所得稅後,是不是扣除個人所得稅以後分?這個問題沒有說清楚,將來肯定會出問題。

作為長鬆谘詢集團的董事長,我個人的收入大概是這樣的:雖然我是股東,但是我很少拿分紅。因為公司需要不斷擴張,我的主要收入是自己的勞動所得,比如版稅、課酬、管理職務分紅等。

假如要分紅的話,作為我個人來說,我想要年收入達到100萬元,首先公司要跟我談清楚,公司會扣掉25%的企業所得稅。扣完以後,按照規定,我要拿個人收入的20%繳個人所得稅。當然,還可以采用另外一種辦法,不扣個人所得稅,走勞務費用。

我有很多公司,但隻能在一家公司裏領工資,在其他公司裏是不能領工資的。因為領工資就要交保險,一交保險就會出現兩個賬戶。所以在其他公司的收入隻能走勞務費用,走勞務費用的稅額跟個人所得稅不太一樣,這也要注意。

從法律角度來說,公司是不管員工的個人所得稅的,假如公司給你分了10萬元,按道理來說,你應該自己把個人所得稅交了。不過也可以由公司代扣,如果公司沒有代扣,得到分紅的人也沒有繳納個人所得稅,根據法律規定,這筆稅款首先要從公司的賬上劃走。所以,一定要和高管、合作人把稅的問題談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