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薪酬分配:有錢分,心甘情願跟績效死磕(2)(2 / 3)

一個崗位的考核要素分別為:薪酬結構、薪酬與考核掛鉤、考核指標、換算係數、量化指標。

你一定要跟你的高管說,“咱們正式簽一個合同書,但是咱們先小人後君子,先要談一談具體內容”,因為90%的合作失敗都是提前沒有談清楚條件。

首先,談聘用的時間。他在公司的職務是總經理,考核的時間是××年××月1日到××年12月31日,聘任周期是3年,合同是每年簽訂1次。

其次,談目標。他的主要責任目標是實現公司正常經營戰略目標。比如實現6000萬元的最低目標,衝刺1億元,最低實現利潤是800萬元,衝刺1500萬元。另外,建設組織營銷財務係統,落實分公司的建設。按照公司的人才培養計劃以及市場競爭原則製定人才指標。經營目標是年底的績效考核,考核周期是一年。

比如,銷售目標第一季度是1000萬元,第二季度是2500萬元,第三季度是2500萬元,第四季度是3000萬元。

薪酬結構是工資加績效加補貼加利潤,其中5000元為基本工資,績效為5000元。第一季度不考核,但是要分紅,先保障他有收益。第二季度開始薪酬與績效工資掛鉤。也就是說,第一季度每個月最低收入1萬元。從第二季度開始具體能拿多少就得看考核結果了。其中銷售額的1%作為活動經費,即100萬元的銷售額就有1萬元的活動經費,1000萬元的銷售額就有10萬元的活動經費。不管他是請朋友吃飯也好,找客戶也好,上限是銷售額的1%。這筆錢如果當月沒花完不能過後再領。

如果再想花錢,得報預算,比如他請朋友吃飯花了2000元,結果報6000元,財務人員有權過問,所以還要節省。如果花錢超過銷售額的1%,就要從獎金裏麵扣。比如今年的利潤是800萬元,要先減80萬元作為公司發展備用金。這對公司發展肯定有好處,因為做經營沒錢的時候問題就大了。萬一業績不好沒錢就可以動用這筆錢,剩餘的部分有20%是他個人的,80%是公司的。

有時候一個月的利潤是幾百萬元,下一個月可能沒有利潤。這是因為沒有做發展規劃。所以也要把發展規劃做成製度,遇到什麼災難可以把它拿出來用。

每個季度做一次考核。季度利潤裏的12%直接發給個人,這12%是不管他幹得好不好都可以拿到的。

比如前兩個月沒有利潤,隻能拿工資了,那第一季度可以不考核,因為他剛來,用一個特殊政策保證他上任的第一季度績效工資不考核。第二個季度就可以考核了。你得給他足夠的安全度。

然後,績效工資和月度績效考核掛鉤。利潤分紅的20%,從法律角度是指扣完發展備用金,再扣企業所得稅後的利潤。

最後,談指標。比如,銷售額要超過6000萬元,指標為100分,每少100萬元扣2分,扣到一定分數以後就沒有提成。還有產品交付率,比如要求交付率超過90%。假如有個客戶在你這兒辦了一張價值1萬元的卡,卡上的錢法律上是客戶的,不是你的。如果有1萬個人辦卡,你就等於收了1億元。但如果客戶都不去消費,這些錢就都是客戶的。隨著時間的推移,你的房租要交,折舊要提,慢慢地,這1億元就等於你花了,你的錢越來越少。突然有一天,一個客戶說要你退錢,你就退了,結果1萬個客戶都要退錢,你馬上就破產了。所以辦完卡以後,你一定要想盡辦法讓顧客去消費。隻有客戶消費了,卡上的錢才能變成銷售額,你才可以算利潤。如果顧客辦了1億元的卡,卻不消費,你的利潤就是負的,因為沒有從預收款變成銷售額,核算利潤的時候,一切預收款都不能算。這時,你的任務就是促進消費,使產品交付率超過90%。

要求承擔的責任、領導力、指揮、決策標準都已經定好了,之後要談考核與獎金的對應係數表,再往下就是公物不能私用,不能不按標準用人,不收回扣,不行賄,不泄漏機密,不公款私用,不虛報假賬,不曠工,不發布虛假消息,不利用信息獲得私人利益,不銷毀證據,不做假預算,假收據處罰,違法處罰。隻要他觸及這些方麵,你就有權對他進行停職、降職、降薪、換崗、調離或者是解約。如果雙方沒有問題就簽字。

目前,討價還價的人不是太多,但是也有個別人討價還價,給他解釋清楚就沒有問題了。我們定的目標不能和現實差距太大,一定要針對公司的實際情況進行修改。比如前文介紹的先扣銷售額的10%留做企業備用金,國有企業可以這樣做,在一般的民營企業,員工可能還會有些討價還價的空間。

月考核指標與年度考核指標的區別在於,年度考核指標簽完以後要分解到各個季度,最後變成具體考核表的時候也要進行細化分解。

工程類項目以一個工程項目的開始與結束為周期考核;營銷類崗位的考核周期越短越好;研發型及大客戶企業的高管以年度考核為周期;職務越高,考核周期越長;新項目新職務人員可以有安全保障期,比如公司前期先給多少錢的工資作為保障;考核的指標,前期一個崗位先以2~7個指標為準,與職務掛鉤,與戰略目標掛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