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薪酬分配:有錢分,心甘情願跟績效死磕(4)(1 / 3)

公司可以出台費用標準,規定地域費用由公司承擔,生活費用由個人承擔、公關費用按照特殊規定執行。

方案二:公司進行百分比的明文規定,由個人自行決定。

比如銷售額的1%直接返還給個人,不要發票,公司承擔稅務部分。如果你的銷售額達到100萬元,其中就有1萬元是給你的公關費用。至於你最後花了3萬才搞定這件事,那就是你自己的事。你一分錢沒花也是可以的,公關費用可以自己收著。

方案三:公司規定總經理的費用支配權。

比如公司規定銷售費用來源是銷售額的1.5%,就相當於100萬元的銷售額就有1.5萬元作為銷售費用,這1.5萬元裏麵,如果要請客戶吃飯可以向總經理申請,總經理一簽字就能入賬,但這個是要有發票報銷的。當月沒有消費的部分不放到下月。超標部分扣總經理的績效,連續三個月超標,取消總經理一個月的審批權。

公司一般在這三種方案中做選擇。我們公司裏這三種方案都有使用。關於這個問題我請教過很多做營銷策劃的老師,他們也給過我一些資料,大概有三四十種方案,但最可行的就是這三種。目前上市公司裏采用最多的也是這三種方案。可能除了以上提到的,銷售費用裏還會涉及一些市場費用,比如舉辦活動,那就做出預算,走報銷流程就行了。

二、研發型企業技術團隊的薪酬

很多企業已經建立了自己的研發戰略團隊,如果現在你的企業仍然沒有研發戰略團隊,那是很危險的。

500年前,一個國家戰勝另一個國家最首要的因素是人多,可能殺敵一千自損八百,哪怕殺敵八百自損八百,隻要我人多,也能打敗你。但是現在不行了。雖然很多國家的科技發展緩慢,但有些國家的科技在飛速發展。企業也是這樣的道理,“落後就要挨打”始終是不爭的事實。

一個行業一定是排在前三四名的企業具有極強的研發能力。為什麼蘋果手機一麵世,我國很多山寨手機品牌會群體性崩盤?因為它們做出來的手機根本沒法跟蘋果手機比。

一般來說,企業都很重視研發,但研發人員的工資到底該怎麼發,包含哪些項目,很多人都不清楚。隻有把這些搞清楚了,將來你跟研發人員談薪酬的時候,才不會亂了陣腳。

工資

我們可以依據勝任力、資質、級別等因素來判定工資的高低,即崗位價值工資製。

比如一個醫科大學的博士來到你的公司,你隻給他1500元的基本工資,這肯定是不可以的。所以要有資質、級別、勝任力這些指標作為依據。一般技術團隊的基本工資要比別人高,因為受學曆、知識儲備等因素影響。

項目研發環節提成

項目研發環節提成,即按照實現研發進度而獲取的提成比例。這個費用算是成本,為研發經費的一部分,大約占總收入的25%。比如研發了一部打印機,研發到某個階段的時候,如果因為還沒有成就就不給研發人員提成是不合適的。比如一些大型的研究項目,都研究了十多年了,現在還沒有真正成功,這時如果不給科學家發點研發經費,他們可能早就辭職不幹了。

我在北京召開過一次論壇,有個嘉賓的一句話讓我特別痛心,他說他本來是內地的教授,後來被聘請到香港科技大學。內地教授拿的是恥辱的工資,活得沒有尊嚴。他去香港科技大學做教授後,年薪500萬港幣,有洋房或公寓一套,提供車一部,並且醫療支出費用隻占醫療原費用的1%。這說明我們國家對科技人才,尤其是企業、政府對科技人才的重視程度還遠遠不夠,對研發投資的比例太少。

我國的教育經費投資一直都沒有超過1.2%,另一種說法是這項投資僅僅為1%。1%是什麼概念呢?烏幹達的教育經費投資是4.5%,印度的教育投資是4%,美國的教育投資是3.5%。

一個國家也好,一個企業也好,對教育研發都要舍得花錢,並在做完一個階段後給予相關人員一定階段性的獎勵,這樣他們才能保持持續創新的動力。

項目專利環節提成

專利是公司的,研發的產品也是公司的,因為都是公司投資的。實現了環節專利及著作權,獲取的獎勵提成的計算方法為:研發經費+公司利潤研發經費投入所得,這項提成約占研發人員總收入的25%。

項目效益提成

項目效益提成是項目成功後經市場驗證產生經濟效益,而獲取的獎勵提成。此提成來源於項目利潤,約占相關員工工資的50%。

項目持續分紅

前四項占總提成收入的50%。我說的50%是個大概的比例。如果技術人員一年掙100萬元,這100萬元是環節提成+專利利潤提成+分紅提成,其中分紅提成要占總收入的50%。

不管你是做建築的、設計的、工程的、律師的,還是醫療器械的、產品研發的、食品研發的、服裝研發的,無論你是哪個行業,假如想要引進一個項目總監,工資應該怎麼發?

第一,崗位工資。當然具體數字是多少是要做市場考核的,不同的行業水平不一樣。

第二,進度工資(環節工資)。比如把研發分為4個環節,也就是公司經過4次驗收。每個環節獎勵該崗位人員3萬元。因為可能下個環節就不是你來研發了,而是別人研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