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薪酬分配:有錢分,心甘情願跟績效死磕(5)(1 / 3)

因為如果公司的實際價值是1000萬元,你有50%的股份,你要離開,按道理我應該給你500萬元。但我不會給你貨幣,因為分家的時候不是先分貨幣,而是先分東西。我現在沒那麼多錢,隻能是你先把桌子搬走,把工廠的設備搬走,這樣,你拿到的東西肯定不值那麼多錢,再說你拿走了東西也不一定能立即換成錢,東西賣出去需要時間,同時還要繳稅,要有一定的周期。

作為股東,離開公司的時候,最想拿到的是錢。假如企業的實際資金價值1000萬元,折舊以後就800萬元了,按股份比例的50%是400萬元,但我現在隻能給你300萬元現金,剩下的設備等東西你也要留給我。如果股東要進行評估,那就不是談錢了,隻能談東西。你要離開了,還跟我談評估,這不是很傻嗎?

處理這種事情的時候,不要一下子就把500萬元給對方了,這種處理方法是不對的。

三、交付型技術人員的薪酬

什麼叫交付型技術人員?比如你是空調維修工,那你就是交付型技術人員。交付型人員的薪酬機製是:

底薪+技能薪酬+交付項目提成+高級別項目提成

比如,高級技術員每月基本工資3000元(本月必須維修5個單位以上)。技能工資是通過公司高級技術通關後才可以有的,隻有高級技術員才有。如果是工資加技能工資5000元,這5000元要怎麼才能拿到?每個月至少要維修5個單位,技能工資是要通過考試通關,通關後才可以拿到交易項目提成,維修5個單位以上部分按5‰的提成計算。再加高級別項目提成,如果是特級員工,拿項目0.5%的提成,隻有業績前5名的人才能享受這種提成資格。

四、股東的股權激勵

關於股東股權激勵這個問題,沒有係統的激勵方式。你可能會說這不符合時代潮流,時代潮流不是都說必然要實行股權激勵嗎?那麼多大企業都有股權激勵,你怎麼不提倡呢?

其實我想告訴大家的是,我們國家的企業發展階段不一樣。穀歌有股權激勵,那是美國的大環境決定的。阿裏巴巴有股權激勵,但阿裏巴巴在此之前花了3000多萬元做股權激勵係統。華為有股權激勵,華為給ibm的erp軟件係統交了2億元。每個企業的發展階段不一樣,如果你把40%的股份都讓出去,將來怎麼辦?再加上民營企業人才的流動性很大,新員工不斷進來怎麼辦?所以我建議,無係統不進行股權激勵。

股權激勵包含了3個名詞。第一個名詞叫虛擬股份,意思是合同權。第二個名詞叫期權,意思是先分紅,通過考核後成為注冊股。第三個名詞叫注冊股。比如我給你5%的虛擬股份,意思就是給你分紅;但我說給你5%的期權,意思就是2年內給你分紅,2~5年享受期權股,但是要通過考核;我說給你5%的股份,就等於說是給你股權。

我們千萬不能隨意承諾,有些人可能會在關鍵時刻給你錄音,現在按法律規定,把錄音發給法院,法院是采納的。假如有一天他辭職了說要退股。你說沒有給他股份,人家有錄音作為證據,這樣鬧到法院,你基本沒有任何優勢。這種事也是發生過的。

有個老板剛開始跟合夥人合作的時候,談過股份問題,並且談得非常清晰。但是合夥人來了以後沒有簽合同,過了幾個月,老板發現合夥人能力不行,要跟他友好分手。合夥人說分手可以,分手談好以後,就要談股份的事了,結果老板矢口否認給過他股份。後來打官司,合夥人正好之前錄了音,說他來公司的前提條件是老板答應給股份,雖然沒簽合同,但老板是公司的法人,說過的話就有法律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