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爬蟲李林甫(5)(2 / 3)

李林甫“耽寵固權”的第二招是,“朝望稍著,必陰計中傷之”,發現你在朝廷顯出才華或有上升的潛力,馬上著手造謠中傷直至廢了你為止。

太子李亨的妃兄韋堅,娶的是薑皎的女兒,論起來是李林甫的表妹夫。起初兩人在朝中相處得還不錯,後來韋堅主持開河挖渠至長安,立下大功,唐玄宗非常看重他,有召其任宰相的意思。李林甫察覺了這一點,采取明升暗降的手法,提拔韋堅為刑部尚書,但剝奪了他容易建功的其他職務。表麵看是升了官重用了韋堅,實則“奪之權也”,讓韋堅啞巴吃黃連——有口說不出。這還不算完,由於玄宗立太子李亨時,李林甫竭力反對,他全力在成全武惠妃的兒子壽王瑁,結果玄宗堅持立了李亨,這一直是李林甫的一塊心病,他時時擔心著太子李亨將來會報複,所以在一時搬不倒太子的情況下,他絞盡腦汁要除去太子身邊的幫手,而韋堅正是太子的骨幹之一。天寶五年(公元746年)正月十五,長安城一年一度的賞燈節,入夜,太子李亨出宮門到城中觀燈,途中遇見了韋堅等人,便一起去景龍觀的道士房中聚會。李林甫此前一直派手下心腹楊慎矜監視韋堅,這下可抓住了把柄。李林甫立即啟奏皇帝,稱韋堅等人私下與太子相會密謀,企圖政變。唐玄宗下令責罰韋堅,太子身邊的幾個人都被貶抑,外放到地方任職。半年後韋堅的兩個弟弟為其兄鳴冤,又替太子李亨解脫說好話,再次激怒了唐玄宗。李林甫趁機再次推波助瀾,皇帝被他蠱惑,賜韋堅自盡,太子倚重的幾個幹將李適之等均被貶的貶、殺的殺,清除幹淨了。

一次,唐玄宗在勤政樓上歌舞罷,站在樓台觀景,看見兵部侍郎(國防部副部長)盧絢,騎著高頭大馬威風凜凜地從樓下經過,皇帝很欣賞盧絢的這種大將風度,隨口讚揚了兩句。李林甫立刻意識到盧絢有被皇上重用的可能,妒火中燒。第二天他找到盧絢的兒子,善解人意地說:你家府上名望很大,皇上想讓你父親去管理交、廣兩州(今越南、廣西部分地區及今廣東)的事務,“若憚行,且當請老。”如果你父親怕出遠門,嫌離家太遠的話,我建議他以年邁告病做個理由。盧絢確實不想再外任,便按照李林甫的誤導,上書稱自己年歲已高不堪大用了。李林甫拿到盧絢的上書,以之為憑據將其貶作華州(今陝西華縣)刺史;沒多久又“誣其有疾,州事不理”,把盧絢再降為太子員外詹事,閑置不用,盧絢就這樣從玄宗的視線裏消逝了。

牛仙客病死以後,唐玄宗召李適之為左相。這個李適之有些個性,“每事不讓李林甫”,在李林甫麵前不會聽之任之,李林甫感覺很不舒服,一直在琢磨趕走這個人。先是在皇帝那兒“密奏其好酒,頗妨政事。”在皇帝麵前指責李適之老酗酒,影響政事,李隆基聽了,沒當回事。這一天,李林甫跟李適之交談,故作神秘地告訴李適之,他聽人家說華山有一座巨大的金礦,假如予以開采,可以充實國庫。李適之不知是計,跑到皇帝那兒提議開采華山金礦,為國家創收。玄宗聞之大喜,改日征詢李林甫的意見,狡猾的李林甫當即裝作一臉驚慌,道:誰給陛下出的這個餿主意?這不是要動搖陛下的江山根基嗎?臣早就知道華山有金礦,但反複斟酌過,華山是陛下的本命之地,王氣在那裏聚集,一旦開鑿,勢必破壞皇家命脈,就因為這個,我才一直沒敢向您奏報開采。玄宗一聽恍然大悟,卿言之有理,還是林甫為朕考慮得周全啊,反觀李適之,粗枝大葉,慮事不密。隨之下令:今後凡家國大事,都要跟林甫商量,由他定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