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泥鰍馮道(1)(2 / 2)

不信來看看這位劉守光劉大人是個什麼樣的貨色。唐朝任命的盧龍節度使,本來是劉守光的父親劉仁恭,劉守光眼饞老爹年輕貌美的愛妾羅氏,兩人勾搭成奸,不小心被劉仁恭給發現了,一氣之下把劉守光棍棒打出家門,從此斷絕了父子關係。唐哀帝天祐四年(公元907年),宣武將領李思安突然發兵來攻幽州,這時候劉仁恭正在城外的大安山遊樂,在毫無防備的情況下被李思安占了幽州。劉守光得了這個信,帶上人馬殺將過來,一舉又趕走了李思安。別以為這是兒子要將功補過,五代人沒有這樣的思維邏輯,凡事都以“我”為中心。劉守光奪回幽州,自任盧龍節度使,把老爹的位子取代了。這還不算完,他隨即派兵前去大安山,生擒了父親劉仁恭,押回來囚禁起來。駐守滄州的義昌節度使劉守文,是劉守光的親哥哥,看不過眼,結果倆兄弟打了起來,劉守光砍了哥哥的腦袋,這一帶便全成了他的地盤。聽說朱全忠在南邊稱皇帝,劉守光想,咱這一塊地盤也不小呀,於是不顧眾人勸阻,也宣布稱帝,建大燕國。皇帝當了沒幾天,公元九一三年被晉王李存勖打敗,連同他那個囚禁多時的老爹一起做了俘虜,李存勖砍了父子倆的人頭,用來祭奠祖廟。

馮道在劉守光這裏本來就算不上個什麼角色,所以劉守光兵敗被俘時,沒有人會注意到他。他悄悄地跑到太原,投靠了當時任河東監軍的宦官張承業。馮道投靠張承業不是沒有原因,他聽說這位張大人雖是宦官,能力人品還都不錯,自唐亡後事晉,為晉王李存勖掌管後勤,頗有法度。來到張承業手下,馮道做了個巡官(官府一般僚屬),辦事兢兢業業,張承業見其穩重又懂文學,不久就推薦給李存勖,做了河東節度府掌書記(文字機要秘書)。“文翰累繁,一以委之。”大量的文書案卷,馮道一人承當。

這應該算作馮道仕途的真正起步。在李存勖手下,馮道辦了一件事,就這一件事讓李存勖記住了他。“莊宗與梁軍夾河對壘”,當時晉王李存勖與後梁交兵正酣,兩軍隔黃河對峙相持不下,晉將軍郭崇韜嫌隨軍吃閑飯的人太多,提議裁減一些人,李存勖聽了很不高興,發起了脾氣:“令三軍別擇一帥,孤請歸太原以避賢路。”那你們另請高明吧,我回太原給你們讓出位子來!說罷當即命馮道起草文告。主公正在氣頭上,馮道不敢不聽,但他執筆半天沒有寫一個字。李存勖一旁催促,馮道見晉王動了真格的,這才拐彎抹角地說道:“道所掌筆硯,敢不供職。今大王屢積大功,方平南寇,崇韜所諫,未至過當,阻拒之則可,不可以向來之言,喧動群議,敵人若知,謂大王君臣之不和矣。幸熟而思之,則天下幸甚也。”

這時候的馮道剛剛步入軍閥幕府,雖然對世態人情有些了解,但並未真正看透現實的殘酷與險惡,因此他憑著一份公正的直覺,字斟句酌地向上司發表自己的看法,對虎狼的本質他還遠遠沒有看清楚。當他發現李存勖明顯是在意氣用事時,大膽地把心中的看法說了出來:在下手中的筆硯,就是供大王使喚的,隻是眼下您連戰連捷,兩軍對壘,自需精銳,郭將軍的意見不一定完全不對,大王您可以不接受,但恐怕沒必要動這麼大的火,弄得滿城風雨,假使敵人知道了,會認為咱們君臣內部失和。請您深思熟慮一下。馮道的這一番話,使李存勖冷靜了許多,郭崇韜這時也及時來向晉王表示了歉意,這件事最終以不聲不響的平和方式解決了。

李存勖攻克開封,滅了後梁,正式建立後唐政權後,破格提拔馮道為戶部侍郎(財政部副部長)。——這標誌著馮道開始躋身權貴的行列,接受人生真正的風雨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