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世界的前進,必須不斷的有人站出來反對並推翻其,曆史需要領頭者源源不斷的出現,可惜這是個 “稀卻資源”。曆史當然明白這點,它必須讓盡可能多的人成為潛在的領頭者,這就要讓更多的人牢記“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以便在曆史需要的時刻,有強烈責任感的人能響應號召站出來引導人民。
那什麼是“天下興亡之道,天下匹夫之責”的意義??這句有點像推責任的話,才是真正的真理-------但隻有到了天下人都牢記“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之時,才是這句話真正發光之時。在這之前,意義不大。
想了解就要看看第二句“人人為我、我為人人”了。這是個外來詞,對人與社會的關係做了簡約明了的解釋。社會化生產的大分工,各位早已領教:個人服務於社會,同時社會為個人提供服務。生產力發展水平越高,個人提供的服務越廣泛、社會對個人的服務越深入。
我們互相不認識------不阻礙我們相互有關聯,這一條同樣解釋了:曆史的前進要依靠所有人(至少絕大部份人)的努力(“天下興亡之道,天下匹夫之責”)。不要指望人類中的一小部份傑出者-------拯救世界向來不靠總統、拯救世界依靠人民-----“救世主”永遠躺在史書和神化之中了。
但不得不看到人有局限性,隨著社會的發展,人的局限性不斷的被解放-----但離突破仍隔著一個沒有盡頭的瀚海。從狹義上理解:“何人為我,我為何人”非常“人性化”,但怎麼看都覺得是句貶義句,在關係錯綜複雜、分工無比明確的社會中,說出此話很“心虛”-----隻承認看得見的利益收獲,而無視無處不在卻不可或缺的進步-----整個社會的進步----最終受益者還是個人。
這句自私化後的“真理”也實在毫不實用:路過公園的遊人,無須刻意去感謝園丁;走過廣場的路人,無須刻意去感謝清潔人員。
道理有兩層:一是關乎各自的權利和義務,二是個人服務世界,而不是特為另外的個人服務。沒有人性化,隻有實用主義。
這些實實在在的仍是責任感的體現:大家等著別人去將事情做好,得到的結果就是永遠也做不好;隻有大家都把事情做好了-------分工的所有環節才能全部通順,世界才能全速的運轉。所以,哪天遇到交通癱瘓(好像越來越頻繁了),仔細想想,自己在這件事中的責任----不想不知道,一想嚇你一跳,保你有大收獲!!
拿出自己的責任感,在當今世界,不僅與你有關,更與千千萬萬你不認識、不認識你的人有關----正因為這個“不認識”,才突出了“責任感”三個字!!!
這就是我反複強調的“首先拿出誠意來”的重要性。
第三句“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最簡單。
人是智慧的化身,世界進化的受益者,世界規律的研究者和遵循者。智慧的誕生無須讚美,這是必然中的必然-----被寫在宇宙定律中的重要位置----智慧誕生的目的是推進世界的發展-----這是它的本源。
推動世界的前進----被歸類於善;阻礙世界的前進----被總結為惡。
智慧讓人能分別善惡。人生路上,所遇善惡不斷,這些需要抉擇。擁有智慧、明辨是非---並非代表人類會始終堅持正義。人活於世,不幹好事和不幹壞事一樣難,幹了壞事免不了要拖世界的後腿,但又不能避免,隻能不斷改正、不斷前進。這是人類局限性的真實體現----人類無時無刻受到世界法則的製約,無法放心大膽的將善、惡進行到底。
那人類為何要時不時拋棄善良??因為世界不斷的變化,人的決定必會受其影響。在利益麵前,人的抉擇將很艱難。
麵對“善小無利、惡小無害”的事實,堅持絕對的正義有點不切實際,這也是“首先拿出誠意”的困難之處,而且誠意也不能解決所有問題,人不能光靠熱情,不考慮利益的行事準則也許無法被世人接受。
不過世界不光是人類的世界-----始終有個堅持“絕對正義”的家夥在無限高出藐視著人類-----宇宙定律。
它的堅持是無原則的,不受利益所動搖,人類的一舉一動始終逃不出它的範圍。人類在其威逼利誘之下,從沒有幹過脫出宇宙定律的事情。它一手把持宇宙發展的道路和方向,人類走錯了路,必受其罰----毫無商量的餘地。
人類如果善惡不分、善小不為讓世界進步停滯;惡小為之使世界陷入倒退。我們必將為此付出代價。
在我們的責任感還沒有強大到回避利益的今天,忽視正義很容易做到、容忍邪惡也並非難事。這是惡的延伸----是必須依靠天下人的共同努力才能解決的問題。一切從小事做起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善惡雖小,卻反映了人生態度。世界很少需要所有人去推行大善、抵製大惡。真正需要的是我們在點點滴滴的生活中形成的不斷向上的心。
我們都希望世界更美好、更進步,但這需要善良的心、責任感和對正義的堅持。
以上隻是簡短的三句話,它們是讓世界前進的動力,我有點說的過頭了。因為解釋它們如同解釋世界一樣難,一個人心中就是一個世界。
人類文明的進步,是以人的進步為基礎的,社會呼籲“挺身而出”,我想展示誠意,自然應當先站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