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歐拉2(3 / 3)

重返聖彼得堡

腓特烈大帝,這位驕傲的皇帝似乎並不把歐拉這樣不會見風使舵,也不會阿諛逢迎的科學家放在眼裏,他的身邊自有一群會拍馬屁的臣子。生性憨厚、不善辭令和辯論的歐拉,在腓特烈那群擅長咬文嚼字的大臣之間,常常成為他們嘲笑的對象。據說,當時在腓特烈身邊的大紅人法國哲學家伏爾泰,也經常拿歐拉當做笑柄。每次麵對大哲學家的盤詰和詭辯,敦厚的歐拉隻能一笑了之,他甚至還極為欣賞從言辭犀利的伏爾泰那裏招來的毫不客氣的批評。盡管在歐拉的帶領下,柏林科學院的麵貌大有改觀。但是,心高氣傲的腓特烈大帝卻無論如何都無法對這位除了科學研究,半點不通人情世故的科學家生出好感。他決定邀請法國數學家達郎貝爾來代替歐拉的位置,但是他的邀請遭到達郎貝爾的一口回絕,後者甚至直截了當告誡他:誰也不能取代歐拉的位子,任何想要把誰置於歐拉之上的想法,都是在說夢話!傲氣的腓特烈被激怒了,反而更堅定了辭退歐拉的決心。

歐拉雖然極少表達自己對腓特烈的不滿,事實上他的內心深處早已厭倦了這種世俗甚至有點醜惡的宮廷爭寵。好在聖彼得堡那邊還一直在暗中給他資助,他也經常把一些論文寄給那邊,還為聖彼得堡的發展事務提出一些自己的意見。1762年,俄國女皇葉卡捷琳娜二世在一次宮廷政變中即位,俄國在她的治理下開始一個新的時期。在這種大環境下,俄國科學工作者的處境也有了相當大的改善。葉卡捷琳娜二世盛情邀請歐拉重返俄國,繼續擔任他在聖彼得堡科學院的職務。這個時候,歐拉正在經受一場疾病的折磨。他僅剩的左眼因為嚴重的白內障而麵臨失明的危險,他心裏很清楚,天寒地凍的聖彼得堡絕對不適合他的身體。但是,比起柏林讓他窒息的氛圍,歐拉還是下定決心回到俄國。就這樣,已經為腓特烈貢獻了自己二十餘年光陰的歐拉,拖著病體,攜家帶口重新回到了冰雪覆蓋的聖彼得堡。

歐拉重返聖彼得堡受到了隆重的歡迎,女皇為他專門安排了一處舒適安寧的住宅,還配備了好幾名仆從照顧他的生活,以方便他的工作。歐拉隨即又投身到自己的研究中,然而聖彼得堡的惡劣天氣毫不留情地摧殘著他的身體,他的左眼病情嚴重惡化。拉格朗日、達郎貝爾等歐洲著名數學家聞訊後,紛紛給他寫信,勸他以身體為重,將工作暫時放下。但是歐拉怎麼聽得進去呢?他熱愛的數學事業怎麼能夠離開他的生活呢?失明固然可怕,這意味著他將再也不能看到妻子兒女的笑臉,再也無法看到這個他生活的世界,看不到陽光、藍天,花草樹木、雨落雪飄。然而,這可能會失去的一切,比起他的數學,他寧願選擇後者。無論如何,他絕對不會向命運屈服。

回到聖彼得堡時間不長,歐拉的左眼也因疾病失明了,他的世界隻剩下一片黑暗。眼睛看不見了不可怕,可怕的是心靈也跟著一團漆黑。歐拉的心靈始終是亮堂的,因為有數學這盞燈為他照明。雙目失明後的歐拉,憑著堅韌不拔的毅力繼續在數學道路上執著前進。眼睛看不見了,他還可以敘述。於是靠著自己驚人的記憶力和超常的思維,在一邊口述,孩子們一邊幫他奮筆疾書的情況下,歐拉出版了3卷《積分學原理》《船舶製造和結構全論》等著作,還發表了將近400篇獨有見地的論文,這些作品加起來占據了他生平全部著作的一半。然而,命運之神似乎總愛和虔誠之人惡意作對。

1771年的夏天,聖彼得堡遇到一場大旱。空氣中幹燥得似乎一不小心就可以被點燃,一天,聖彼得堡一家的民房不慎起火。大火在幹燥的空氣裏迅速蔓延,很快燃燒到了歐拉的住宅附近。正在全神貫注研究數學問題的歐拉在意識到大火發生時,第一個反應是摸索到書房裏搶救自己的書稿。追隨他多年的仆從衝了過來,要背起老主人逃出火海。但是歐拉堅決不走,一定要先搶出書稿才行。最終,這位忠實的仆從拗不過歐拉的意思,隻得遵命。當他們踉踉蹌蹌逃到院子裏時,整個屋子已經完全被火舌吞沒。所幸的是,歐拉辛苦創作的手稿因為及時被搶救出來,得以保留。

1776年,歐拉的忠誠伴侶,妻子柯黛琳娜離開了他和孩子們撒手人寰。沉浸在巨大悲痛中的歐拉沒有放棄生活下去的信心,後來,為了讓孩子們得到更好的照顧,他隻得再婚。歐拉的第二任妻子珊蘿,是柯黛琳娜同父異母的妹妹。

1783年初秋的一天,耄耋之年的歐拉在自家的院子裏,靜靜地躺在他的安樂椅上睡著了。這一次是永遠地睡著了,這位奮鬥一生的數學家,把自己畢生的心血毫不保留地灌注給了數學這棵大樹。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他還在頭腦裏計算著一道最新的難題。不久前,法國的蒙哥爾菲埃兄弟乘坐充滿熱氣的氣球成功飛上天空,他想通過數學的方式來描述氣球上升的運動規律。初秋的聖彼得堡有著微微的涼意,高高的天空上漂浮著幾縷輕紗似的薄雲。陽光明亮而耀眼,輕輕地照耀在老人的身上。在合上眼睛前,他微弱地說了一句話,“我不行了。”他手上的煙鬥,隨著他的話音結束,掉落在椅子一旁的地上。這一刻的世界仿佛透明的一樣,一切那麼清澈而純淨。

大事年表

1707年 萊昂哈德·歐拉出生在瑞士巴塞爾城。

1720年 13歲的歐拉成為巴塞爾大學最年輕的大學生,受到當時已頗有名氣的數學家約翰·伯努利的青睞。

1727年 參加法國巴黎科學院有獎征文比賽,未能奪冠,但開始為人矚目。在後來的人生裏,他一共12次獲得巴黎科學院該獎金。

1727年 在約翰·伯努利之子、好友丹尼爾·伯努利幫助下,來到聖彼得堡,開始在俄國的研究事業。

1732年 接替回國的丹尼爾·伯努利,成為聖彼得堡科學院數學部負責人。

1734年 迎娶妻子柯黛琳娜·葛賽爾。

1735年 在聖彼得堡科學院地理部擔任職務,參與繪製俄國第一張全境地圖。

1736年 解決了柯尼斯堡七橋問題。此後,據說因過度勞累和用眼睛直接觀察太陽,導致右眼失明。

1740年 在腓特烈大帝邀請之下,於這一年前後來到柏林,領導柏林科學院的工作。

1744年 在柏林出版《尋求某種具有極大或極小性質的曲線性質的技巧》一書。

1762年 受俄國女皇葉卡捷琳娜二世盛情之邀,於這一時期重回聖彼得堡。但因為過於投入工作,加重了左眼疾患,不久左眼也失去了視力。

1783年 在聖彼得堡家中,正在思考中的偉大數學家停止了呼吸,終年76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