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判斷起動, 運用後場頭頂後退步法向來球落點方向後退移動,擊球前的準備姿勢為側身準備(左肩對網),如果來不及,可用仰麵姿勢,以跟後場正手擊球技術相同的引拍動作來準備擊球。
(2) 擊球動作
擊球點選擇在頭頂或左肩前上方。
① 後場頭頂殺球擊球動作: 擊球點偏在頭頂前上方較擊高遠球和吊球更靠前的位置,擊球時前臂內旋,帶動球拍高速向前下方揮動,以拍麵與地麵夾角小於90 度的角度,曲指大力擊球。
② 後場頭頂吊球擊球動作: 頭頂吊球用手指推轉拍柄,使球拍向內旋轉,以斜拍麵向前下方滑動切擊球托左側後部。
③ 後場頭頂擊高遠球擊球動作: 要領同後場正手擊球。
(3) 起跳擊球後,身體重心落在左腳上,當左腳一觸地,迅速往中心位置回動,持拍手迅速回收至體前,準備下一次擊球。
後場反手擊球技術
在左後場區用反拍麵擊球稱為後場反手擊球。後場反手擊球技術依據戰術的不同需要可以擊出直、斜線反手高球、反手吊球和反手殺球。反拍麵擊球的技術動作較難,擊球威力不如正拍麵大,落點也不易控製,初學者處理左後場區的球應盡可能地爭取用頭頂正拍麵擊球。隻有在極被動、迫不得已的情況下,才用反手擊球過渡,但是如果反手技術掌握得好,同樣能化險為夷,變被動為主動。
(1) 判斷起動,運用後場反手後退步法迅速向來球方向移動,身體稍向左轉,背向球網,含胸收腹,反手握拍曲肘舉於身體右側與肩同高的地方,同時內旋回環引拍,手腕稍有外展,雙眼注視來球,準備擊球。
(2) 擊球動作
① 後場反手高遠球擊球動作:大、小臂急速外旋帶動手腕加速, 近似劃一條弧線由左下方經胸前向右前上方揮動,擊球點選在右肩上方。擊球時手腕由伸展至曲收,快速閃動曲指發力,利用拇指的頂力,其餘四指緊握球拍用反拍麵將球向後場擊出。在完成擊球動作的同時,右腳著地,身體重心也落在右腳上。
② 後場反手吊球擊球動作: 擊球瞬間拍麵與地麵的夾角保持90 度左右,稍帶有前推動作擊球,避免擊球不過網。吊直線擊球時小臂外旋帶動手腕,手指撚動發力,斜拍麵沿從左向右的軌跡向前下方切擊球托的後中部。吊斜線球時用斜拍麵向斜下方切擊球托的左側部位。
③ 後場反手殺球擊球動作: 後場反手殺球的擊球點較擊高遠球和吊球靠前,擊球時拍麵的仰角較小。為了獲得最大的擊球力量,應協調好蹬力、腰腹力、肩力,大臂帶動小臂由外旋至內旋快速扇動,曲指發力用反拍正麵擊球托的後部。擊球瞬間拍麵向正前方下壓為反手殺直球,擊球拍麵向斜前下方揮壓則是反手殺斜線球。
(3) 完成擊球後,身體重心在右腳上,持拍手由製動動作收回體前,準備接擊下一個來球。
後場擊球技術的練習方法
(1) 後場揮網球拍練習
持網球拍,模擬各種擊球動作,如發球、挑球、殺球、反手擊球等擊球動作進行揮拍練習,增加上肢專項力量。練習時可將拍頭綁上布帶,幫助觀察擊球的拍麵角度。
(2) 擊吊線球練習方法
用繩拴住羽毛球並將其固定在高處,球托高度以練習者後場擊球動作揮拍至肩上方最高點為準,原地用後場正手、頭頂和反手擊球動作,揮拍擊打懸掛在空中的球托,從中體會擊球拍麵角度、發力時間和發力位置。
羽毛球運動中有“三分技術,七分步法”的說法,步法是羽毛球運動的“靈魂”,快速準確的步法使運動員在比賽中遊刃有餘。在一場實力相當的羽毛球比賽中,根據來球方向運動員需要忽左忽右、忽前忽後地進行數千次的快速移動、躍起揮臂擊球,在這塊近40平方米的小小場地上,這樣的運動量是相當驚人的。
而羽毛球多變和不確定的運動特點,還要求選手具有在場上全方位出擊的能力,選手必須在極短時間裏,運用交叉步、墊步、跨步、蹬跨步、蹬跳步、起跳等各種步法向來球的方向迅速移動到適當位置,並以前場、中場和後場等擊球手法將球擊向對方場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