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時期在納粹集中營裏有一個叫瑪莎的猶太族小女孩兒寫過一首詩:
這些天我一定要節省,雖然我沒有錢可節省
我一定要節省健康和力量,足夠支持我很長時間
我一定要節省我的神經,我的思想,我的心靈和我精神的火
我一定要節省流下的淚水
我需要它們很長很長的時間
我一定要節省忍耐,在這些風暴肆虐的日子
在我的生命裏我有那麼多需要的
情感的溫暖和一顆善良的心
這些東西我都缺少
這些我一定要節省
這一切,上帝的禮物,我希望保存
倘若我很快就失去了它們,我將多麼悲傷
在食不果腹、朝不保夕的環境和條件下,瑪莎仍然熱愛著生命。她不怨天尤人,她隻是在一點點地聚積心裏的光。生命中有限的時間少了,但她心中的光卻多了;她不畏懼厄運,她隻是用自己稚嫩的文字給自己弱小的靈魂取暖;她不悲觀失望,她隻是節省著自己的淚水和精神的火,用這些微弱的火烘烤自己所處的陰暗的角落。
這是天使的語言。樂觀、豁達、堅強。字裏行間充滿希望,每一個音符都富含金子的硬度,一筆一畫都貫穿信念的力量。
海明威說過:“人可以被打敗,但不可以被打倒。”因為隻要你心中有光,任何外來的不利因素都撲不滅你對人生的追求和對未來的向往。很多時候擊敗我們的不是別人,而是自己對自己失去了信心,熄滅了心中那片有如火山般沉寂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