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廣告傳播的心理基礎(2 / 3)

後來用速示器做實驗,在1/10秒時間內眼球來不及轉動,因此被試者對刺激的知覺幾乎是同時的。實驗表明,在1/10秒時間內,成人一般能注意到8~9個黑色圓點或4~6個沒有聯係的外文字母或3~4個幾何圖形。

根據上述小資料,按信息論的觀點,注意的廣度與信息量有關。信息量大的事物,注意廣度就小。反之,信息量越小的事物,注意廣度就越大。人對黑色圓點的注意廣度比數字和英文字母的大。這是因為黑色圓點隻有“有”和“無”兩種可能,信息量小,為1比特(bit)。數字的信息量比黑點大得多,因為它們各有10種可能;英文字母就更大一些,因為它們各有26種可能。總之,一種刺激出現的不確定性越大,其信息量則也大,人們對其注意廣度就越小。反之則大。

注意廣度除了同時廣度之外,還有繼時廣度。繼時廣度是一個人把握在時間上連續出現的刺激物的數量。實驗表明:在一般情況下,刺激數量越多,呈現的速度越快,判斷的錯誤越多,而且越趨向於低估,這種傾向對於視覺刺激來說則更為顯著。

以下因素對注意的廣度產生影響。

(1)注意對象的特點。注意對象的特點是影響人的注意廣度的重要因素。在注意任務相同的情況下,注意對象的特點不同,注意的廣度會有一定的變化。注意的對象越集中,排列得越有規律,彼此間整體性越強,注意的廣度也就越大;反之,注意的對象越分散,排列得越沒有規律,注意的廣度就越小。研究表明:對顏色相同的字母要比顏色不同的字母的注意廣度大;對排列成行的字母要比分散的字母的注意廣度大;對大小相同的字母要比大小不同的字母的注意廣度大;對組成詞的字母要比孤立的字母的注意廣度大。

注意對象排列的有無規律,字母顏色大小等是否相同,這些都說明注意對象的信息量。

即信息量大,注意廣度小,反之則大。

(2)個體的注意任務與知識經驗。注意的廣度還受個體注意任務和個體知識經驗的影響。在注意對象相同的情況下,個體知覺活動的任務和知識經驗不同,注意的廣度也會有一定的變化。注意活動的任務多,注意範圍就小;注意活動的任務少,注意範圍就大。

注意的廣度與個體的知識經驗有密切關係,一個人在某一方麵的經驗越豐富,他對這一方麵的注意範圍就寬闊。

人的注意還存在個體差異和年齡差異,此不贅述。

2.注意的穩定性

注意的穩定性也稱注意的持久性,是指在同一對象或同一活動上注意所能維持的時間,即對外界刺激處於選擇狀態時所能持續的時間。它是注意在時間上的特征。

注意的穩定性有廣義和狹義之分。

狹義的注意穩定性是指注意保持在同一對象上的時間。因為注意的穩定性不是靜止性,所以人的注意不可能長時間地保持不變,一般來說總是處於起伏狀態。

廣義的注意穩定性是指注意保持在同一活動上的時間。廣義的注意穩定性並不意味著注意總是指向同一對象,而是當注意的對象和行為有所變化時,注意的總方向和總目標不變。

例如,一個人既關注著某房地產廣告,同時又不斷與人探討它所關注的該樓盤的其他細節問題。這個人是在房地產廣告與樓盤兩事物間變換,但活動的總方向不變,因而說,他的注意是穩定的。

以下因素對注意的穩定性產生影響。

(1)注意對象的特點對注意的穩定性有重要影響。如刺激的強度與時間對注意的穩定性有顯著影響,提高刺激的強度和延長刺激的時間有利於保持注意的穩定性。同時,刺激的複雜性和內容的豐富與單一等都對注意的穩定性產生影響。

(2)注意的穩定性與人的身體狀況、興趣、積極性等有關。人在身體健康、精神飽滿、心情舒暢時,注意就容易保持穩定,反之,則易分散。

此外,注意的穩定性還存在著個體差異和年齡差異,此不贅述。

與注意的穩定性相對立的是分心(或注意的分散),分心是指注意離開了當時應指向和集中的客體,而指向與當前目標無關客體的現象。外部刺激的幹擾、個人情緒因素的影響等都會對引起分心。注意的分散是注意的一種障礙或缺陷,克服注意的分散,保持注意的穩定性,對於學習和其他社會實踐都具有重要作用。

3.注意的分配

注意的分配是指在同一時間內,把注意指向兩種或多種不同的對象或活動。

俗話說“一心不能二用”,好像是說注意不能分配。但是,“眼觀六路、耳聽八方”,就說明注意是可以被有效分配的。如汽車司機在雙手操作方向盤的同時,腳要踩著離合器等,兩眼還要注意道路上的行人、車輛、障礙物和信號燈等。在實踐中注意的分配是有條件的。

(1)同時進行的兩種活動,其中必須有一種是熟練的。由於人們對熟練的活動不需更多的注意,因此,可以把注意的中心集中在比較生疏的活動上,即同時到達的兩個信號在不超出人腦的加工容量時,人就能對兩者都作出反應,從而使注意的分配成為可能。

(2)同時進行的幾種活動的性質和關係也很重要。把注意分配在幾種動作技能上比較容易,而把注意同時分配在幾種智力活動上就難得多。如果同時進行的幾種活動之間毫無聯係,那麼要同時進行這些活動就很困難,但如果在幾種活動之間已經形成了某種反應係統,同時進行這些活動就比較容易。例如,自拉自唱,邊歌邊舞,把拉和唱,歌和舞形成係統,就有利於注意的分配。

必須指出的是,嚴格地說,注意的分配並非發生在同一時間內,注意的分配是與注意迅速或瞬間的轉移相聯係的。

4.注意的轉移

注意的轉移是指人根據新的任務需要主動地把注意從一個對象轉移到另一個對象上,或從一種活動轉移到另一種活動上。如看電視足球比賽過程中,中場休息時適當地插播廣告,同樣能引起受眾的關注,這就是注意的轉移。

注意的轉移和注意的分散是兩個根本不同的概念。雖然它們都是注意對象的更換,但是,注意的轉移和注意的分散是不同的。注意的轉移是在實際需要時,有意識地把注意從一個對象轉向另一個對象。注意的分散是在需要注意穩定時,受到無關刺激的幹擾,或由單調刺激的影響,使注意中心離開了需要注意的對象。如在足球比賽中盲目地插播廣告,就形成注意的分散。

注意的轉移和注意的分配是緊密聯係著的,每一次注意的轉移,必然引發注意分配的變化。注意轉移後,原來注意的對象便移到注意中心以外,而新的對象進入注意中心,整個注意範圍的圖景便發生變化。每當注意中心對象轉移後,必然呈現出新的注意分配情況。

影響注意轉移快慢和難易的條件如下。

(1)原來注意的強度。原來注意的緊張度越高,注意的轉移就越困難和緩慢;反之,注意的緊張度越低,轉移就比較容易和迅速。

(2)新的注意對象的特點。新的注意對象越符合於人的需要和興趣,注意的轉移就越容易和迅速;反之,注意的轉移就越困難和緩慢。

(3)個體高級神經過程的靈活性。神經過程靈活性高的人,注意轉移容易和迅速;反之,高級神經過程靈活性低的人,注意轉移就困難和緩慢。

研究表明,注意轉移有完全轉移和不完全轉移。注意不完全轉移時,人已進行新的工作,但實際上又沒有脫離舊的工作,如果根據舊的規則來進行新的工作,這便會造成錯誤。

注意的轉移對於人的各種活動都很重要。如果不能及時地把自己的注意從一種活動轉向另一種活動,就會影響活動的順利進行。在日常生活中,注意的轉移常被看作是注意的分配,其實,嚴格地說,注意的分配是很不容易做到的,在多數情況下,它僅是注意的迅速轉移而已。

2.2影響受眾注意的因素

在接受廣告時,受眾會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歸納起來,可分為三大類:廣告本身的影響,受眾個體因素的影響,情境因素的影響。

2.2.1廣告自身因素的影響

廣告自身的因素一般包括大小、顏色、位置、運動等,這些因素是廣告設計者在進行廣告策劃時能加以控製的內在因素,也是廣告能否吸引受眾注意的基礎。

1.廣告大小與強度

心理學研究表明,刺激要引起反應必須達到一定的強度,而且在一定的強度範圍內,強度增加,反應也隨之增加。廣告的強度可表現為多方麵:大標題、明亮色彩的印刷廣告、響亮的廣播聲、大屏幕顯示等。為了增強廣告的效果,一種慣用的策略就是采用大尺寸廣告。

如堪稱世界廣告之最的瑞士鍾表廣告,直徑為16米,重6噸,垂掛在東京一座新落成的摩天大樓上。又如,美國印第安納州的辛辛那堤五金公司的建築物,遠遠看去就像是一把巨大的扳鉗廣告。這些巨型廣告一般都位於交通要道,每天可供觀看時間很長,吸引來的觀眾每月竟高達百萬人之多。

在一項曆時四年的研究中,對刊物中不同篇幅大小的廣告效果進行了對照實驗。該實驗通過觀察半頁與全頁黑白廣告,以及二色、四色廣告,發現半頁廣告的注意值平均分數為13.3,而全頁廣告的注意值平均分數為25.9。另一些調查者還發現,占兩頁版麵的廣告,常常比占一頁版麵的廣告更受注意,盡管差異不大。在報紙廣告的調查中,也有類似的情形。結果表明廣告篇幅大小是讀者注意力值分數變動的主要影響因素。見不同廣告版麵大小引起的注意率。

另外,插入頻率對受眾的注意力也有重要影響,即在同一雜誌或同一報紙上刊載同一則廣告的日數(或次數),具有和廣告版麵大小相類似的影響。多次插入的廣告可使受眾的注意率提高20%以上。

增大廣告尺寸可以達到加強刺激強度的目的,但是,適應水平理論提示,除目標的刺激之外,還受背景刺激的製約。

2.色彩與運動

彩色畫麵通常較黑白畫麵更易引起注意。比如在黑白報紙廣告中增加彩色插頁廣告引起的注意度會有較大的提高。另外,某些顏色如紅色和黃色較其他顏色更加引人注目,街上環衛工人多穿紅色或黃色服裝均與這兩種顏色更引人注目有關。

另外,具有動感的刺激物較靜止的刺激物更容易吸引受眾的視線。街上的霓虹燈廣告及其他一些具有動感的廣告及電視、網絡等動態廣告的效果一般好於靜態廣告,均是運用此原理來吸引受眾注意的。

3.位置與隔離

物體處於個體視線範圍內的位置不同,其吸引注意的能力就會不同。通常,處於視野正中的物體較處於邊緣的物體更容易被人注意。這就是為什麼銷售商為取得與視線平行的貨架位置而展開激烈爭奪的重要原因。同理,印在紙張右麵的廣告較印在紙張左麵的廣告更引人注目,報紙左上角的信息較右下角的信息更多地被注意到。電視廣告插播時段裏,廣告播出順序由先至後,其收視率顯著下降。

將某些特定刺激物與其他物體分隔開叫作隔離(isolation)。隔離有助於吸引注意力。

例如,在報紙或其他印刷媒體上,將大部分版麵空下來而不是用文字或圖畫填滿整個版麵,就是運用隔離原理吸引注意力。同樣,廣播廣告之前的片刻沉默,或電視廣告之前畫麵的片刻消失,均是基於類似的原理和目的。

4.對比與刺激物的新穎性

相對於那些與背景融為一體的刺激物,人們傾向於更多地注意那些與背景形成明顯反差的刺激物。原因是,後一隋況下會造成受眾認知上的衝突,從而激活和提高信息處理水平。基於對比原理的技術在廣告設計中得到了廣泛運用,其中尤以色彩、聲音的對比使用。例如,黑白廣告緊隨眾多彩色廣告之後會更引人注目。同理,聲音的驟然增強會提高受眾的注意力。

廣告內容、刺激方式的新穎、出人意料,突破人們常規的思維模式等,都會產生吸引受眾注意的效果。例如,一則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播放的為淩誌賽車製作的電視廣告,讓汽車爬樓,片中賽車沿著一幢40層高的寫字樓外牆爬了上去,最後停在了樓頂標有“總裁”的位子上。可謂新奇奪人。

再如《今日管理》雜誌的一則印刷廣告,畫麵是一位男性老板,坐在一個椅背燃起熊熊烈焰的椅子上,悠閑自得。椅子放在高山上,背景是藍天白雲,南於主人公從容自信地坐在椅背燃燒的椅子上這一反常情境,吸引了受眾去注意它,在主人公的椅子下麵和他的頭旁邊寫著廣告語:“下次即使身坐熱鍋,也會頭腦冷靜。”

但新奇絕不是離奇,不可思議,而是情理之中,意料之外。例如,曾在台灣獲4A廣告創作銀獎的台灣聯廣為SAMP()微波爐創作的一則廣告,以“我家的貓煮了一條魚”這一新奇的廣告語和誇張的表現手法醒目地展示了SAMP()微波爐操作之簡單的特點。然而在天津進行廣告推廣前的小範圍測試時,不僅受眾表示無法理解,甚至一些廣告同行也認為“太離奇”、“嘩眾取寵”。可見新穎仍須以大眾化為基礎。

5.廣告信息展示方式與信息量

廣告信息傳播的展示方式,要適應相關的受眾群體。就一般而言,簡單、直接的信息呈現方式較複雜的方式會更多地受到注意。那些缺乏明晰的視點,或者移動不當,如太快、太慢的廣告會增加人們處理信息的難度,因而難以吸引大多數人的注意。同樣,晦澀的文字、難懂的口音、不當的背景雜音等均會降低受眾的注意力。如同其他刺激因素一樣,廣告信息的設計與傳播應充分考慮目標受眾的特征。

信息量作為一個重要的刺激因素,同樣會影響受眾的注意程度。向受眾提供過多的信息,會使他處於信息超載狀態。在信息超載狀態下,受眾可能會產生受挫折和沮喪的情緒,從而降低信息處理水平。推銷研究發現,隨著客戶收到商品目錄數量的增加,購買的商品一般也會增加,但到一定階段,商品目錄數量的進一步增加,反而會使客戶購買商品的數量減少。原因是,此時發生了信息超載現象,在此狀態下客戶將會停止閱讀任何商品目錄,並減少商品購買。這也是“遞減規律”的必然。

受眾能夠和將要利用多少信息,並無統一規則可循。一般來說,企業應了解受眾需要哪些信息,並據此提供。重要信息應特別突出和強調,要更詳細、更具體;而處於次要地位的信息則可以以表格、錄像帶和信息廣告等其他形式提供給那些感興趣的受眾。

2.2.2受眾個體因素的影響

從廣告心理學的角度,一個廣告能否成功的內因,取決於受眾的個體因素。這裏所講的個體因素主要指受眾的個人特征,這些因素通常都是廣告策劃中不能直接加以控製的因素,主要有個體的需要與動機、態度和適應性水平等。

1.需要與動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