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章 把孩子激勵成超人(1 / 3)

在這一章裏,家長要學會激勵我們的孩子,不要吝嗇我們鼓勵的語言,要常常把You’re a terrific kid. 你是個了不起的孩子掛在嘴邊,更要讓孩子時時都能聽到I’m glad I’m your father. I’m glad I’m your mother. 很高興做你的父親,很高興做你的母親。目的在於讓我們的孩子相信:我就是最棒的,我就是小超人。

1、孩子,你真是天才!

在參觀高雄市“明日小小科學家”的展覽會上,谘詢師結識了小桃桃,一個8歲大的女孩,卻已經有了3項專利,這次展覽會她帶來了最新的發明,“百變玩具”,桃桃興致勃勃的給谘詢師展示了起來,隻見一個長條性的四麵體,一會變成了手槍,一會變成了長頸鹿,一會又變成了和平鴿,短短幾分鍾的時間,桃桃就變出了7,8種玩具。

谘詢師很羨慕的誇到:“桃桃真聰明,這個玩具是不是隻要你想便什麼就可以變什麼?”

桃桃也很自豪的說:“是呀,阿姨,這是我發明的,我平時就愛玩,這個就是根據我的想象然後自己研究出來了,有了它,我想要什麼玩就有什麼玩,不用老是買玩具了,可以省下一大筆玩具錢,嗬嗬……”

谘詢師感到有些不可思議,怎麼會有這麼具備研究精神的孩子?孩子的父母是怎麼培養孩子的?於是,谘詢師表明了自己的身份,和一旁的父親聊了起來。

父親看起來好像比孩子還不好意思,慢慢的說道:“我和她媽也沒有什麼特殊的方法,就是當孩子有點什麼設想時,我們會激勵她‘你真是個天才’,不過就連我們也沒想到,孩子還真能把設想變成專利,現在孩子好像越來越喜歡研究,搞一些小發明,其實都是很簡單的一些東西,隻是我們平時不注意,孩子觀察生活的比較仔細,就發現了這些平時不顯眼的東西,在孩子的小腦瓜裏一琢磨,小專利就出來了。”

谘詢師和父親握了握手:“真的是要恭喜你們,就這麼不經意間培養出了一個標準的小天才,孩子真幸運,遇上了你們這麼開明的家長,恭喜你們了。”

桃桃能夠取得成功的原因很簡單——爸爸媽媽在桃桃有點設想的時候,及時的給了孩子激勵,一句簡簡單單的“你是個了不起的孩子”,桃桃受到了激勵,就變得更加有自信,自己也相信自己就是個天才,可是怎麼證明呢?於是一鼓作氣的投入到設想裏去,不能否認的是,孩子在某些時候的確很有能量,小專利還真的出來了,於是孩子就更加認為自己是天才,如此良性循環,小天才就真的誕生了。

在大陸有位非常善於激勵人的英語教育家——瘋狂英語的創建者李陽老師。他的方法其實就很簡單,但是很管用。他就要求學習者首先要相信——“你就是最優秀的,沒有人能比的過你”,每天早上起床先對著自己大喊三聲:“我是最棒的!”有了這種自信,在全身心的投入到學習中去,就會取得最大的成功。這和桃桃父母的教育是相通的,如出一轍。孩子聽到了這樣的激勵,會感到很受振奮,就有了要成功的良好欲望。在這種欲望的引領下,孩子會克服一切困難,最終得到他想要的那個結果。

桃桃家長的這種教育在現代教育理論上是“天才激勵論”。絕大多數的家長也許不會想到要激勵孩子,他們長期被傳統觀念束縛著,想當然的認為“我們都是平常人,天生就沒有成為天才的基因,孩子也一樣,哪裏會有那麼多的天才,就這樣做個平凡的人吧!挺好的”家長錯誤的理解天才為就是天生的與眾不同,不用激勵,不用努力就成了天才。於是沉默代替了激勵,家長自己沒有動力,同樣也不給孩子一點動力。其實絕大多數的孩子都有一定的想象力和很強的創造力,隻是家長的不重視,不激勵,有時甚至是阻礙了孩子這種能力的發展,於是,一個個天才就這樣被我們的家長“扼殺”掉了。

父母們要明白這樣一個簡單的育兒道理,為孩子守護好心裏的那一片自由想象的空間。要相信自己的孩子就是天才,多激勵孩子,要讓孩子自己都相信“我是個天才”,也許我們的孩子智商還達不到所謂天才的標準,但有了父母的激勵,有了孩子的自信,相信孩子的創新能力一定會有提高,孩子會很仔細的觀察周圍的事和物。以孩子獨特的想象去創造,一不小心,像桃桃那樣的天才就冒出來了。

專家答疑:

對天才認識觀念的不同會讓許多家長有這樣的疑問:“激勵孩子就能讓孩子變成天才了嗎?那天才也太好當了吧!”我們激勵孩子,表達出來的這句話是這樣的:“孩子,你真是天才”但並不是說所有的孩子聽了這句話都一定變成天才。天才還要孩子自身的努力等等許多方麵,而家長的激勵僅僅是第一步,當然也是最關鍵的一步。

我們來看一個事例:《千手觀音》的創作者——邵麗華,從小就是一個聾啞人,但是她熱愛舞蹈,喜歡音樂,母親沒有因為她是聾啞人而放棄她,相反卻一直鼓勵她,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孩子,你的舞蹈跳的這麼好,你不是天才,誰是天才”終於,邵麗華帶著媽媽的祝願,站到了最高的舞台上——春節聯歡晚會,並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一下子讓所有的中國人都知道了她,在無聲的世界裏,她成就出了特殊的天才。

所以,家長們試著去激勵你的孩子吧,這種激勵不需要太多的語言,隻要飽含深情的說一句:“孩子,你真是天才”。要相信每個孩子都有成為天才的特質,就看父母們要怎麼去引導,怎麼去發現孩子的這種特質了。

父母課堂:

天才是怎麼造就的?父母們要知道在很大的程度上就是激勵的結果哦,如果父母們處於各種原因還沒有經常的激勵我們的孩子,那麼,就請從現在開始,說出你誇獎的話語,再來看看孩子的表現,相信你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1.善於發現孩子的優點,不失時機的給予激勵。

孩子由於自身的想象力非常豐富,會有許多值得讚賞的地方。這就要求家長要能夠敏銳的發現孩子的優點,並抓住機會給予孩子激勵的話語,讓孩子在家長的激勵下不斷獲取探索的動力。這個時候,孩子的每一次設想,專研都需要家長看到眼裏,記在心中,跨在嘴上,告訴孩子:“天才寶貝兒,棒極了!加油!”

2.為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激勵氛圍!

激勵孩子,首先要給孩子一個寬鬆,愉快,和諧的氛圍。讓孩子能夠毫無顧慮的說出自己的設想,能夠自由的進行專研。要讓孩子感覺可以在這種環境下自由的思考問題,有了這個和諧的環境加上父母不斷激勵的語言,讓孩子變成小天才,小超人的想法就不再是難以逾越的鴻溝。

3.努力+激勵=天才孩子!

父母們在激勵孩子的同時,也要讓孩子知道天才同樣離不開自己的努力,要讓孩子在努力中得到激勵,成就我們的天才孩子!

2、我能行,讓我來!

谘詢師在休假時來到了朋友的家中,正巧,朋友的寶貝兒女兒婕婕也在家中,看到有客人來到家裏,很有禮貌的和谘詢師問了好,就聽從媽咪的安排,為谘詢師認真的創造起剛剛學會的“孔雀開屏”。7歲孩子的耐性畢竟有限,畫著畫著就沒有那麼認真了,不一會,水彩就布滿了婕婕的小臉上,胳膊上,裙子上,腿上,一幅“孔雀開屏”的畫沒畫完,自己倒是先開了屏。

媽媽這時候很無奈的抱過孩子,說道:“婕婕,你看看你,畫畫是在紙上的,你怎麼把衣服當成畫紙了,弄的衣服上都是水彩,快,去換件衣服,媽咪給你把髒衣服洗了。”

沒想到婕婕卻表現的像個小大人似的,一把推開媽媽,很懂事的說:“不,媽咪,我自己能洗幹淨,讓我來!”

媽媽的嘴變成了O字型,她還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你說什麼?我是不是聽錯了?

婕婕又慢慢的看著媽媽,很認真的重複了一遍:“媽咪,昨晚爹地說了,要自己承擔屬於自己的責任,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所以,我要自己洗。”

媽媽聽到孩子這樣說,一時激動的竟然不知道要怎麼回應孩子,隻是重複一句話:“可是……可是你還太小,還不會洗衣服呀?”

“媽咪,你可以先教我一次呀,教會我我不就可以自己洗了,嗬嗬……好媽咪,你快點教我吧,一會我還要自己收拾畫筆,整理書桌呢!”婕婕看起來迫不及待了,拉起媽咪就往洗浴間裏跑去。

谘詢師也很好奇的跟了進去,隻見婕婕學著媽媽的樣子,小大人似的先把衣服泡在水裏,然後拿起洗衣皂一遍又一遍的打在衣服上,嘴裏還開心的念著兒歌:“不怕髒,髒不怕”,認真的洗著自己的衣服,媽媽和谘詢師對視了一下,笑的很甜。

看到這裏,谘詢師也被感動了,多麼懂事的孩子呀!這麼小就懂得承擔自己的責任了。當然這其中最大的功勞還是在孩子父親的身上,教育的好。孩子小小的年紀就已經明白要靠自己,不能依靠家長,自己能做到的事就不應該再麻煩父母。從小就有了這種意識,還有什麼孩子不能明白的呢?婕婕也許在剛剛開始的時候會認為是好玩,有意思。但這種意識一旦養成,成為一種良好的習慣,將會受益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