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輯 文獻資料(1)(3 / 3)

(一九八二年十月十一日)

胡喬木

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劃座談會的舉行,這個會的成功,是中國社會科學事業發展中的一件大好事。十二大提出了全麵開創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局麵的任務。為了實現十二大的任務,社會科學所要進行的工作很多,同誌們也提出了許多問題,希望我能夠對這些問題作個答複。我想,我這個答複也隻能說是提供這個會議討論的一個參考。

馬洪同誌已經作了一個報告。我完全同意他的意見。要作好規劃是一件相當困難的事情。因為我們需要做什麼,可以提出很多很多的想法,可以提出很多很多的要求。但是這些要求實現的可能性怎麼樣,這就要計算我們現在的人力、從事社會科學工作的同誌們的數量和質量。同時也要有進行工作的其他客觀條件。話雖然這樣說,我現在所要說的還是我們可以從哪些方麵去想。至於究竟能夠做到多少,規劃怎麼樣訂法,這個問題我也不能答複了。因此我所提出來的這些設想,也許一部分能夠做到,而其他的部分很可能在本世紀末也還不能夠完全做到。但是我們還是不妨作些這樣的設想。

社會科學研究工作從粉碎“四人幫”以後,得到了恢複,得到了發展,各個研究領域的工作都得到了不小的成就。同樣,我同意馬洪同誌所說的,也要看到不足的地方。

社會科學在實現十二大所提出的總的任務方麵,應該擔負一些什麼工作?我想,首先,既然是社會科學,它就需要用科學的方法,從科學研究方麵來探討為了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在中國現實的條件下的經濟建設、思想文化建設、政治建設、社會建設等各方麵的發展規律。

在這個裏麵,當然大家最容易看到經濟工作的規律的研究、生產的規律、建設的規律的研究、管理體製的研究、計劃工作的研究、財政工作的研究、中國經濟體製改革方麵的研究、改革步驟的研究、對流通過程的研究、分配的研究。在社會主義條件下怎麼能夠把各方麵的力量、各方麵的積極性調動起來,用經濟的方法把各方麵的力量調動起來,提高工作效率,提高經濟效益,來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目標。在這些方麵,可以包含許多比較大的題目,也可以包含一些比較具體的題目。這都是我們所需要研究的。在這些方麵研究出來的成果,都會對於幫助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的實現,起很重要的作用。其中有一些可以起指導的作用。就看我們研究的成果的質量,它是否確實適合於中國當前現實情況的需要,考慮了中國現實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麵。如果我們提出來的這些研究成果都是對於客觀規律的正確認識,是完全符合實際的,那就能夠推動實際工作前進。

在思想文化工作領域,情況也是這樣。十二大報告裏麵把教育和科學放在重要的地位。我們要研究教育發展的規律、科學(當然包括社會科學)本身發展的規律、文化事業發展的規律。我們要在全國人民中間進行共產主義思想教育。共產主義思想教育怎麼樣才能夠進行得有效。在共產主義思想教育裏麵,道德教育是一個特別重要的問題。在這個方麵,過去幾年研究倫理學的哲學工作者已經進行了相當多的工作。這對今後工作的開展是有很大幫助的。我們可以把道德的教育的範圍放得更寬一些。比方說,政治的道德、經濟的道德、經濟工作的道德、文化工作的道德、從事各種職業的道德、在社會主義社會裏麵的社會道德、家庭的道德、個人的道德,所有這些都應該研究。為了進行共產主義思想教育,我想還需要進行曆史教育、理想教育。為什麼先講曆史教育呢?因為我們的理想是從曆史發展規律得來的。所以不講曆史,不進行曆史的教育,也是不能夠進行精神文明教育的。要進行曆史的教育,要進行理想的教育,要進行道德的教育,要進行紀律的教育,要進行法製的教育。這些方麵也許還有其他的方麵的教育同時地進行起來,這樣,我們才能夠建設社會主義的精神文明。當然,建設精神文明,教育是一種方法,還有其他方法。這給我們社會科學工作者、哲學工作者一個很重大的任務。我剛才提出政治道德。現在常常聽到有許多同誌說,如要講政治道德,我們已經有了《論共產黨員修養》,這就是政治道德。《論共產黨員修養》是一本很好的小冊子。但是要講政治道德,這本書還是不完全的,還有很多的問題沒有說到。我們現在革命的經驗、革命的曆史(包括社會主義社會發展的曆史)經驗更加豐富了。因此也就使得我們知道政治道德還有很多的問題需要解決,需要討論。每一個題目需要解決的問題、需要進行科學研究的問題都很多。這不是寫一篇、兩篇文章,或一本、兩本小冊子所能解決的。更不能認為,過去許多作者,包括一些偉大的科學家所留給我們的遺產,就能夠足夠滿足我們現在的需要。不是這樣。這裏麵有很多題目。每一個題目都有很廣泛的處女地、沒有探索過的題目。社會主義本來是一個新的事物。對於社會主義進行一種科學的研究,這本身就是一個拓荒的工作。不能夠希望依靠前人所做的工作;也不能依靠簡單的、隻講一個側麵而拋棄了其他側麵的文章所能夠解決的。剛才我所說的,像道德這個問題上的題目,也很可能會使進行這方麵工作的同誌感到無從著手。因為沒有現成的資料可以用來引證,可以用來作依靠。這正是科學工作。科學家所以成為科學家,他的工作所以成為創造的工作,需要對所麵臨的各方麵的問題作一種深思熟慮的研究,對於已經有的各種說法,一一加以評價,才能夠在某一方麵提出有係統的創新的見解。關於精神文明,整個的應該怎麼樣的理解,怎麼樣的解釋,精神文明對社會主義建設起什麼樣的作用,它跟物質文明的建設是怎麼樣的相互關係,用什麼方法去建設,有些什麼經驗需要總結,這方麵的工作是非常艱巨的。剛才說經濟方麵的工作是非常艱巨的。在思想文化方麵的工作的研究,同樣是非常艱巨的。

在政治、社會或者法律這些方麵,我們應該研究一下社會主義政治是什麼,它區別於曆史上的政治在什麼地方,社會主義政治在社會主義社會發展中所能起的作用,所應該起的作用,所不應該起的作用。社會主義國家的職能,它的權力結構應該是什麼樣的。因為十二大報告裏麵提到,群眾自治的發展在社會主義民主裏麵有重要的作用,有一些讀者就提出這樣的問題:這是指的什麼?什麼叫群眾自治?我們每一個街道、每一個農村從有解放區、有根據地的時候開始,就有它的群眾自治的活動。有一些外國的法學家或者是其他方麵的學者到中國來,看到中國在這方麵的成就,感到非常羨慕,認為這是中國獨有的創造。非常可惜,一直到現在為止,就我所看到的,我們還沒有人寫過這方麵的著作。我們的基層政權,基層的社會組織也就是基層政權,每天進行大量的調解工作。這種工作在其他國家是沒有的。因為進行了調解的、教育的工作,使得我們社會的安定得到了很大的保障,使得許多社會的矛盾得到了正確的解決,妥善的解決。

中國人民的生活水平究竟怎麼樣?我們習慣於用工農業總產值除以人口的總數,或者說用國民收入來計算每個人的國民收入。這樣,因為我們國家人口多,我們的國民收入在世界上比較低。但是,有一些國外的組織,如聯合國或者世界銀行這一類的組織到中國來調查。他們因為調查過很多國家,就提出這樣一個論點,說中國人民的水平,不能用平均的國民收入來衡量。中國人民的生活水平並不低,因為有各種社會保障。國家對人民生活的許多方麵,有很多的補貼。這種補貼在很多國家是沒有的,或者說沒有這樣多。

在十二大的報告裏,以及十二大通過的黨章裏,都提出了在我們這個社會主義國家裏,黨在國家生活裏的地位的問題。這個說法跟過去很不一樣,有很大的區別,但是說得非常簡單。究竟黨的領導作用在國家生活裏是什麼樣,應該怎麼樣來評價,這種領導應該怎麼樣來進行,怎麼樣進行才符合整個國家生活的需要。而反過來,如果按照什麼樣的方式來進行它就會對國家對人民造成一種不利的影響。這個問題,到現在為止也沒有成為一個科學研究的對象,對它進行研究。

社會主義國家裏的法律和曆史上的法律的區別在什麼地方?這當然不是說與曆史上的一切統統是相反的。但是它的特點究竟是什麼,我們現在還沒有用社會主義的觀點來寫一部法律書、一部法學的著作。

在我們國家裏,民族的特征正在向著什麼樣的方向發展?在國家生活裏占著什麼地位?在民族關係中占著什麼地位?不同的民族怎麼樣才能夠做到互相接近?宗教這種現象在中國的發生、它的存在、它的發展的根據是什麼?它怎麼樣能夠跟中國社會主義社會相協調,而起一種應該起的作用?這些都是我們應該研究的問題。

哲學在現代化建設裏應該起什麼樣的作用?要怎樣發展?我們要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社會主義現代化也需要有一個哲學的觀察,有一個哲學的基礎。這不能用很簡單的幾句話,一些套語來解決。這不是科學。實際上是不會起什麼作用的。作為一個科學家,他就不得不對這些問題做認真的研究。

社會主義社會究竟有哪些特點?這些特點是怎麼樣形成的?究竟包括哪些方麵?社會主義社會是發展的,因此它的這些特點也是發展的,它會隨著社會主義社會的發展,產生新的特點。這樣社會主義社會才能前進。如果把社會主義社會的特點看得過分簡單,我們就會犯錯誤。過去很多的錯誤都是由於對社會主義社會缺乏一種全麵的認識,沒有進行這種全麵的研究。如果要研究也就是從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或者其他的什麼人說過的什麼話來加以抄引,加以演繹;而不是從社會主義社會現實的存在,它發生的過程,它的發生以及它的各方麵的展開來研究。這種發展過程盡管是曲折的,但是還是可以找出它的正常的特點的。如果發生曲折,那麼這個曲折是怎麼樣發生的,也可以找出它的原因,也應該找出它的原因,避免再發生新的曲折。十二大提出要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所謂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是一種什麼樣的社會主義?當然這是一個口號,也許有人說,這是一種現在還沒有實現的設想,所以我現在無從研究。不是這樣。這個具有中國特點的社會主義是已經在建設,正在實現的過程中間,它的特點已經形成,或者正在形成和發展的過程中間。在這些方麵,我們就需要把中國的社會主義同其他的社會主義作一種比較的研究。我們在哪些方麵,這種特點是一種優點;哪些方麵還沒有發揮出中國的特點。我們不能夠把中國社會主義建設過程中所犯的錯誤當作中國的特點。我們當然不是要建設那種“社會主義”。但是具有中國特點的社會主義究竟是什麼樣的社會主義,這是一個非常巨大的科學研究的題目。

為了答複社會科學在社會主義現代化過程當中應該起些什麼作用,應該進行哪些工作,以便於我們來進行規劃,我想,頭一個問題就是要研究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過程當中,剛才所說的各個方麵這些主要的規律。

其次,各部門的社會科學的基礎研究的發展,社會科學人才的培養,社會科學空白部門的填補,一些社會科學的基本題目的研究,以至包括對於中國曆史古籍、中國主要的古籍的整理、注釋,以至翻譯(國外的基本的哲學社會科學著作現在還有很多沒有翻譯),基本工具書的編輯。對於曆史的(中國曆史的或者外國曆史的)以及現代的哲學社會科學思潮的批判、研究,也應該成為一項重要的工作。如果我們的社會科學的基本功很差,我們對於哲學社會科學的基本的知識都缺乏了解,那麼剛才說的第一項任務就不可能完成,不可能完成得好。當然,了解這些基本知識的人是有的,但是太少。這就需要培養人才。在這個方麵,我們應該用比較寬廣的眼光來看待。不要把它看得過於狹隘。社會科學的各個方麵是互相影響的,這些影響是不容易完全列舉的。我們常常看到必須解決的、首先必須解決的方麵,而忽略了其他的方麵。結果,這個忽略對我們的工作造成損失。我舉一個例子來說,最近北京航空學院開了一門唐詩宋詞的課程。航空學院的教學本來和開設唐詩宋詞課程沒有多大關係。可是開了這一門課的結果,就產生了可以說是原來預想不到的效果。它很大地激發了學生的愛國心。很多學生原來就不知道中國有什麼文學。隻知道外國有托爾斯泰,或者有雨果,或者有海明威,他們的一些作品。而不知道在中國曆史上早就有非常偉大的文學家和文學作品。這樣,他怎麼能產生愛國心呢?他對於中國的民族文化根本不了解,他對於我們民族有什麼寶貴的遺產都不了解,對於我們民族的曆史也不了解,他不能從這些方麵感覺到中國有什麼可愛的地方。這樣的中國人就是一個不完全的中國人。依靠這樣的中國人就不能使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成功。所以,從北航開設唐詩宋詞課程的效果可以看到,愛國主義精神要依靠各方麵的文化教育來培養。很多學科的相互關係是錯綜複雜的。我們的社會科學為社會主義現代化服務,為十二大提出的目標服務,不能隻看到一兩個方麵,不能看得太狹隘。如果看得太狹隘,就會妨礙社會科學的發展,其結果也就妨礙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發展。

我們以前講,社會科學本身要現代化。就是說,要提高到、要趕上國際的先進水平。如果不能趕上,也要接近。這話要作一點分析。因為各國社會科學發展的水平有可比的方麵,有不可比的方麵。如果我們拋開不可比的方麵,那麼得承認還是有可比的方麵的。對於社會科學研究的對象,進行研究的狀況,進行研究的人數,進行研究的結果,所得到的成果,對於這些對象研究所達到的深度同廣度,這些方麵不是完全不可比的。我們不能夠說,我寫了一本小冊子,因為我這個小冊子是非常深刻的,是非常進步的,是共產主義的,它就可以比上你的二十卷書。不能用這樣一種列寧常常批評的共產主義的誇大狂來安慰自己。我們對許多的學科還沒有去進行研究。我們現在已經出了一部我們自己寫的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曆史。這是一件很值得祝賀的事情,很值得高興的事情。這部書我還沒有看到,我一定要努力擠出時間來讀它。但是如果我們在這個方麵進行比較,就可以看到,在其他的國家,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曆史書出得比我們早得多。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不久,這些書就出來了。書的總數比我們多得完全不能夠比較。書的內容所包括的資料,其中包括原始資料的豐富,在這些方麵,是可以比較的。觀點可以不同,但是資料的可信性、它作為史料的價值,這個書作為曆史記載,它的真實性、它的豐富性,這些是可以比較的。從這個方麵來說,要看到我們落後的地方。我們到現在還沒有一部抗日戰爭史。最近正在準備組織編寫。而日本,它是侵略中國的,它寫了很多這方麵的曆史書。其他的國家,歐洲、美洲的國家,他們也寫了很多這樣的書。不單是這些,甚至於就是中國自己的革命史,雖然我們現在已經出得不少,但是這些書究竟是不是足以同我們的革命相適應?我們所進行的革命這樣的長久,規模這樣的巨大,這種規模是在人類曆史上空前的。我們現在所寫出來的書是完全不能夠和我們所要寫的對象相適應的。我們現在寫的都比較簡單。

外國人不管寫得怎麼樣的不準確,可是他確實寫了很多,確實寫了很多這樣的書,如關於毛澤東的傳記、周恩來的傳記、朱德的傳記。所以我們要努力地去趕上、接近世界上哲學社會科學所已經達到的水平。就可比的方麵來說,這還是我們社會科學現代化一個重要的任務。

如果我們僅僅做這些剛才說的工作,盡管這些工作是對於我們社會主義建設有很重要的意義,但是並不是所有人都能直接認識到它的意義。

這跟自然科學也差不多。有些自然科學發展了,達到很高的水平,但是有些門類是社會所不了解的。隻有少數人了解這些科學的重要,它的意義。自然科學就有基礎科學、應用科學、發展科學的分類。社會科學也有同樣的問題。如果社會科學不把解決直接應用的問題放在重要的地位,那麼我們就會遇到很多很多的困難。社會也就有理由責備我們,要這麼許多人,出這麼許多書,究竟對於國家,對於國計民生有什麼好處。這是應該解釋的,但是僅僅去解釋是不行的。社會科學不是不能應用的。它是必須應用的。它基本上是為應用而存在的。因此,在社會科學的規劃中間,怎麼樣把社會科學所已經掌握的知識直接應用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間來,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幾乎可以說,每門社會科學都有它可以應用的方麵,對於社會能夠直接應用的方麵。

為著推動社會科學的發展,為著使得社會科學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間更加直接地發揮它的作用,我們必須把直接應用的部分努力地加以發展,並且在實際工作中加以執行。在這個方麵,我們看到自然科學已經同許多工廠乃至許多大規模的工業基地發生聯係,或者是直接承擔任務,或者是在小範圍簽訂合作的合同。社會科學能不能同樣的這樣做?我想,我們也應該向這個方麵努力。這個對於社會科學發展是有好處的。隻要我們不要把這種活動當作社會科學的全體,那麼它對於社會科學全體的發展就是非常有益處的。這就是對於全國人民進行社會科學的教育,也就是提高全國人民的社會科學水平。我們要提高全國人民的科學文化水平,其中就包括社會科學的水平。

比方說,我們研究經濟管理的同誌,能不能夠跟一些工廠簽訂合同,我們負責在一定的期間調查這個工廠現在的情況,提出改進的辦法。並且如果在條件適當的情況下,就是說對方願意跟我們合作,願意接受我們的建議,我們就跟這個工廠來共同進行對於這個企業的改革。這樣,這些企業就可以很快得到改革。比方說,怎麼樣提高它的產品的質量,怎麼樣降低產品的成本,怎麼樣使得管理變得有效,就是使得每個工人都能夠發揮積極性。把不合理的管理製度改變成為合理的管理製度。這樣的工作不但可以跟一個企業進行,而且也可以跟一個市、一個省聯合起來進行,承擔一定的任務。當然更擴大地說,也可以跟整個的國家來建立這樣一種關係,承擔對於國家交給的題目的研究,得出正確的答案。我們不但得出正確的答案,而且把這個答案在實踐裏麵來檢驗,證明它的正確。這樣,社會科學在社會上的價值就可以很快地得到公認。盡管這不是社會科學價值的全部,但能夠認識社會科學的價值的一部分,就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開始。為什麼有些省對於社會科學比較熱心,而另外一些省就比較不熱心?如果我們僅僅去批評,或者僅僅去勸說他們要熱心,即使我們出版一本勸說集,也不見得就能夠解決這個問題。我們要用行動來證明,社會科學所進行的研究,對於現實的社會可以產生直接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