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章 商品悖論——老板更青睞稀缺的員工(2 / 3)

你的職場:

打造稀缺競爭力學習和發展開始成為一種重要的激勵因素,人們需要通過它來提高自己的技能以適應不斷變化的工作環境和競爭激烈的勞動市場。當然,就目前的狀況來講,較高的失業率帶給社會的負麵影響是重要的,需要全社會共同努力加以解決。對於欲打造稀缺競爭力的人來說,應認識到以下幾點:

第一,敢於迎接挑戰。任何的競爭力都是建立在承受不斷挫敗基礎上的,所以在你的心理上必須要做好準備麵對各種困難,在麵對困難時不失去自信.要學會正確對待挫折,自覺地正視社會現實,轉變觀念,做好參加競爭其至失敗的準備。

第二,要及時轉換角色。一個人在社會中擔任多種角色,是丈夫、是下屬、是領導,這些角色集於一生,不同的場合要表現出不同的角色,這需要及時轉換角色。尤其是職場,你是下屬的時候,要盡到自己的職責,替上司乃至整個企業想想怎麼樣做才會讓企業得到發展,作為上司,就得站在一個相對宏觀的角度,去把握手下團隊的工作進展。

第三,要對自己的職業目標有很清醒的認識。如何選擇職業,要根據自身的個性特征來決定。全麵了解自己的心理特點是選擇職業的重要前提。對自己充分的了解,是每一個求職者進行職場定位的依據與前提,就業前需要冷靜地思考自身的優勢和劣勢,以及就業的意向和興趣。就業後在職場中要看看自己的工作是否有利於實現長遠目標,平時的工作經驗積累是否對自己實現職業目標有幫助。如何能夠在職場中發揮自己的優勢,克服自己的劣勢。

第四,以平常心應對職場中的各種挑戰。摒棄自己的的優越感,把過高的期望降到與自己能力相當的合理水平,避開人才競爭最激烈的地方。有腳踏實地的務實態度,不等待機會和運氣的降臨而是主動出擊,不因為怕苦怕累而放棄從基層做起、經受曆練的機會,並能對工作過程中的一時成敗淡然處之。

第五,學習一項“稀缺”技能。在職場中一定要習得一項“稀缺”技能,比如公關能力你數一數二,無人能及;或者文筆特好,什麼樣的文件、宣傳、策劃都離不開你;也可以是你能夠維修別人不能維修的機器設備等等,類似這樣的“稀缺”技能讓你的企業離不開你,你的競爭力自然而然就會凸顯出來。

盡管勞動力市場形勢嚴峻,但也不用擔心,因為社會不會淘汰有能力的人,隻要踏實學習,努力增長才幹,將自己打造成為職場的“稀缺’’資源,無論在怎樣的形勢下,你都能夠找到自己的發展空間。

樹立稀缺品牌,將自己售賣出去

稀缺性不僅僅體現在技能、專業的稀缺,有時候別出心裁的銷售自己,或者為自己營造一個不一樣的特別的形象,都屬於樹立自己的稀缺品牌。

他們的職場:

諶舒敏去年剛從某名牌大學工商管理專業畢業,談及自己順利找到工作的經曆,諶舒敏認為主要歸功於自己製作了一個充滿了“經濟學”智慧的另類簡曆。她的簡曆的確與眾不同,因為簡曆中她對自己的各種能力來了個“明碼標價”,製作了詳盡的“價目表”,向用人單位呈現自己的能力。

諶舒敏的簡曆如下:

基本價值:1800元——作為名牌大學的本科畢業生,16年的求學生涯耗費了父母幾乎全部的金錢和感情,需要足夠的物質支持來回報家人和提供個人生活基本費用,並用於支付工作技能的進一步拓展。

技能價值:-500元——作為管理學專業的學生缺乏“一技之長”,本人優勢隻有在進入某單位經過一段時間磨煉後才能有所發揮。為了感激貴單位給予“進門”的機會,認為應該減去500元的月薪。

性格價值:100元——開朗、活潑、幽默的性格,入職之後能夠最大限度地使自己所在的團體士氣高昂,在愉快的氛圍中保持工作的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