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5章 買櫝還珠悖論——人才如酒,一樣怕巷子深(3 / 3)

直到有一天,有位女生有些羞怯的送給吳老師一件禮物,方才明白。原來這位女學生送了一件休閑風格的外套,附帶一張紙條:吳老師,我們大家都很喜歡您,也覺得您的課風趣幽默,有十分平易近人,如果您能稍微注意一下您的穿著,我們會更加的喜歡您,這件衣服是我們集體給您買的,希望您喜歡!

吳老師十分的震驚,也很羞愧。他一直以為隻要自己有能力,沒有必要花費那麼多得心思在穿著上,他羞愧是因為自己忽視了這個問題,卻是學生們很看重的事情。那件衣物吳老師從來沒有穿過,但是他再次上課總是穿得正式不失體麵,每次上課前也會修修臉麵,頭發不再如鳥巢。

內在的修養和能力就好比是“珠”,可是成色再好的“珠”裝在一個破舊不堪的“櫝”中,相信不會引起別人的關注,因為沒有人會想到,破破爛爛的箱子中會有一顆璀璨的夜明珠。吳老師內在的學問以及用心的教導學生這些都是“珠”,可是他不修邊幅,用“犀利哥”的形象將自己的才能掩蓋住,當然會讓學生失望。所以內在的才能非常重要,但是也不要忽視了“櫝”的作用。

你的職場:

隻有厘清職場中的“珠”和“櫝”,才能實現上述的一切,那麼究竟什麼是“珠”和“櫝”?

(1)職場中的“珠”

職場中的“珠”應該是你所擁有的技能,和其他有助於你在職場中生存和發展的能力,這些能力決定你的實力,決定你在職場生存的最基本因素。買珠還櫝不可能常常發生在職場中,也可能會一是起到作用,但是時間久了,如果你僅僅是一個“花瓶”,沒有任何內在的能力,沒有哪個單位會長時間的養著一個“花瓶”。

職場中的“珠”還包括你的學習能力,你不但要從學校學習基礎知識,還要在職場中學習如何做人,如何工作,如何改進你的工作效率,向你的工作學習,向你的同事學習,向你的上司學習,向一切人學習,隻要你不具備的,或者欠缺的都可以學習。這個學習能力不僅決定了你職場的成功,而且也決定了你在職場中的態度。

職場中最顯著、最耀眼的“珠”就是你具備一項別人所不及的技能,或者你是電腦高手,任何電腦問題經過你的手迎刃而解;或者你具備別人所不及的公關能力,沒有你搞不定的客戶;或者你的文筆很好,不但能寫報告、領導人演講稿,還經常在雜誌刊物上發表文章;或者你能夠左右逢源,協調並化解任何緊張的關係,但凡其中任何一項技能,都能讓你立足於職場而不敗。

(2)職場的“櫝”

職場的“櫝”就是職場形象和氣質,外在衣著的整潔和舉止的文雅,必然和內在的真、善、美有著廣泛的聯係,職業行為就是這種聯係的集中體現。最好的職業包裝就是用文化進行自我滋養。職場上你所有的麵部表情和言行舉止都在拴釋你對自己職業的理解。你的職業精神會讓人從你的職業形象上讀出來。

職場的“櫝”還包括你對職場中人、事的理解,如果你是一個善解人意的人,你就會包容別人,就會有一個平和的心態對待職場的起伏;如果你能夠做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你就能夠嚴於律己;如果你能夠理解職場的各種城府、各種詭秘的本質,你就能夠做到堅守自己心中那份純真。

職場的“櫝”還包括你以何種心態麵對職場,選擇成為職場的奴隸,還是學會駕馭職場,取決於你的心態。如果你把職場當做自我價值實現的途徑,不會為了職場丟失自己的生活,那麼你就會擁有一種坦然的心態,麵對職場種種;如果你致力於在職場中打拚,把職場視為生命的唯一,那麼你就會戰戰兢兢,總是處於消極心態。反過來亦是如此,有著積極樂觀心態的人,在職場中會將煩惱視為一次自我提升的機會,會將職場的小人視為磨練的磨刀石,會將穿小鞋的上司視為一種挑戰;有著悲觀、消極心態的人,在職場中會處處碰壁,處處不順。一切皆有心態而起。

無論是“珠”還是“櫝”,職場兩者都不可缺,缺少了“珠”,“櫝”沒有了依存價值;如果缺少了“櫝”,那麼“珠”就黯然失色。沒有內涵、沒有能力的人,在職場中久而久之將會失去價值,可是如果有價值、有能力的人,不注重形象、氣質,那麼他的內涵和能力可能埋沒在邋遢的外表之下。

職場中如果想得到別人的認可,獲得上升的空間和機會,最好的做法是將“珠”和“櫝”完美又巧妙地結合起來。首先,你的“櫝”不要過於搶眼,最好是處於配合、襯托“珠”的位置。你可以有著優雅的氣質,但是不能穿著太過搶眼和時尚;你可以長的很漂亮,但是不可張揚你的美麗;你可以心態很好,很樂觀、很積極,但是不可太過張揚、太過大大咧咧,不管不顧。其次,你的“櫝”要適時讓位於你的“珠”。如果你很有才華,有別人所不及的才能,那麼適當的時候,你要秀一把,這是你的氣質和形象要盡量的低調,也配合並凸顯你的才能。另外需要注意的是,你的才華和才能也不能經常的“秀”,那樣會有顯擺之嫌,也會遭到同事的嫉妒,讓你的領導感受到壓力。最後,建議展示“櫝”與“珠”,平常應是七比一的方式展示出來,也就是“櫝”可以展示7分,“珠”展示3分即可。但是關鍵時刻,完全要反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