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7章 哈定悲劇悖論——職場的共同資源不用白不用?(3 / 3)

辦公室不像學校,在學校時你可以很單純,甚至可以“理直氣壯”,但在辦公室就不行了,畢竟“同事”是以掙錢和事業為目的走到一起的“革命戰友”,盡管比陌生人多一份溫暖,但終究不像同學、朋友,所以,聰明的人應該懂得,同事就是同事,不能讓彼此間的關係有所錯位和變味。

(1)與同事領導之間金錢來往越少越好

相信每個人都有自己職場上的朋友,但是職場上的友誼有的時候是經不起考驗的。畢竟除了工作,你們沒有太多的交談話題,也沒有過深的交往,你的同事和領導不一定能深刻體會到你的工作生活上的難處,借錢給你可能完全歸於麵子上過不去。但是事後如果你不能及時還錢,很可能會讓彼此的關係變淡,讓別人講閑話。

辦公室不像校園,校園裏的你可以很單純,跟同學借錢不用解釋原因,甚至可以“理直氣壯”,但在辦公室就不行了,畢竟同事是以掙錢和事業為目的走到一起的“革命戰友”,盡管比陌生人多一份交情,但終究不像同學、朋友一樣有著互相幫襯的道義,離開了辦公室這一畝三分地,還不是各奔東西。

所以,聰明的人應該放明白點,同事就是同事,不能讓披此間的關係有所錯位和變味,彼此的金錢往來還是越少越好。

(2)管住自己的嘴,不做流言的傳播者。

須知“病從口入,禍從口出。”辦公室裏,同事之間通常隻是隔著一扇小小的“屏風”,再加上工作的單調,聊天自然成為一件極平凡的事情了。但有些員工說到興起之時,口不擇言,不管什麼都像竹筒倒豆子那樣一吐為快,使話語成為潑出的水,想收回也難了。

職場是個殘酷的競技場,每個人都可能成為你的對手,就算是合作很好的拍檔也可能突然反過臉來攻擊你,如果你的私事過多地向他暴露,使他知道許多,他就能很容易擊中你的要害。所以,有一點要切記:不管自己遭受了什麼打擊,都不要把情緒帶到辦公室裏,也不要將辦公室當成傾訴衷腸的小天地。

“公私分明”是一條在任何時候都適用的規則。在辦公室裏不能亂說話,要說也隻能說公事,莫談私事。別人沒興趣會令自己掃興,別人有興趣可能會對自己更糟。有的人會抱著這樣的心理:我隻是了解別人的事,自己的事會守口如瓶。事實上,不要以為你不開口打聽別人的私事,自己的秘密就容易保住;更不要以為議論別人沒關係,話題往往談上幾個回合就會輪到自己頭上。

(3)辦公室“小幫派”,可“同流”但不能“合汙”。

職場中會出現分幫結派的現象,國營或者事業單位更是顯著。更別說企業中的一些小圈子。

王瀾進市場部不久,就發現在這個十來個人的部門裏,有一個三四個人的小圈子。這幾個人幹活相互之間配合特別默契,但對這個圈子外的人則多少有點不配合,有時甚至暗中使絆。部門經理有時也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而那個圈子的核心人物的無形影響力似乎比經理還大。

這些天,那個圈子裏的李姐中午有事沒事就來跟王瀾套近乎,昨天問她父母是做什麼的,今天問她有沒有男朋友。當她知道王瀾現在還沒有男朋友時,馬上表示願意為她當“紅娘”。

王瀾知道李姐是想拉自己“下水”,成為她們那個圈子裏的人,她有些猶豫:如果自己不進她們那個小圈子,今後自己在工作中難免會遭到刁難;如果進入她們那個小圈子,自己又從心裏厭惡這種拉幫結夥的行為,她有點不知所措。

像王瀾所在部門由那幾個人組成的無形小圈子,這類小圈子雖是無形的和非正式的,但是它對公司每個員工產生的影響,在某種程度上不亞於那種正式有形的組織。比如,你在辦公室過於積極或過於落後,一些同事就會排斥你,在工作中給你製造障礙,逼得你與他們“同流合汙”,讓你隻能“隨大流”。

如果職場上你眼睛隻盯著老板,隻注意工作中上下級這種縱向的關係,而忽視同事之間這種橫向關係,那你就很難與同事搞好關係。如果與同事搞不好關係,你就很難做好自己的工作。

作為職場中人,不管你情願不情願,你必須與自己辦公室的那些小圈子裏的人“同流”,因為不管你看不看得慣,它們都存在,都會對你的工作產生影響。所以,即使看不慣同事之間的小圈子,你也得習慣與這種小圈子打交道。天長日久,敬而遠之不是個辦法。

當然,與“小圈子”“同流”:一是你不能對不是圈子裏的同事采取排斥態度,真的“拉幫結夥”;二是如果這個圈子真的開始“結黨營私”,牟取私利的話,你就要與他們保持一定的距離。

(4)遵守規則的人才有機會提出要求

剛剛踏入職場的年輕人總會有這樣的想法:“為什麼公司的要求這麼煩瑣複雜的規則”或者“有些規則太強人所難了”等,這些人不願意遵守規則,最終她們也會被規則“請出局”。

魯豫最開始到鳳凰的時候,雖然自己很喜歡做新聞類的節目,但是鳳凰安排給她的是一檔娛樂節目。魯豫對這類節目毫無興趣,以她我行我素的性格,別人都覺得她會拒絕,但出人意料的是魯豫接下了這份工作。因為她知道隻有先進入鳳凰,熟悉鳳凰,才能有機會在鳳凰的舞台上按自己的想法表演。當然,她成功了。

職場也一樣,你不能要求你的公司先適應你。任何成熟的公司總有它特定的運作方式,有經過日積月累而形成的特有氣質和個性,那便是公司的文化。一般情況下,它也是最適合這個公司風格的。無論你的思想多麼前衛、有個性,即便剛開始可能會很不適應公司的氛圍。但是如果你想在職場中生存,你就得學會遵守職場的規則。

國有國法,家有家規。每個企業都有自己獨特的企業文化和規章製度,如果你遵循這些規則,也許覺不出它的威力;但一旦觸及,就會感覺到它強大的威懾力。在此告誡職場中人,尤其是新人:不要因為一時衝動,無視公司文化和規章製度,那樣隻會使你顯得莽撞而不知輕重,並給自己帶來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