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缺乏敬業精神的人,會整天懶懶散散、拖拖拉拉,這隻會加深領導對你的不滿,有百害而無一利。與此相反,如果你能在別人都缺乏敬業精神的情況下兢兢業業、踏踏實實、埋頭苦幹,以敬業者的身份出現,那麼你就很有可能會得到領導的提拔和重用,從而改變你不滿意的情況,所以一定要表現出自己的敬業精神來。
蘇現剛曾在一雜誌社任職,由於總編輯高升,他便以主編的身份代理總編輯。蘇現剛當然想轉正,但上麵卻毫無動靜。後來上麵的領導走了,換了一位新的,也一樣沒有丁{^他為總編輯的意思,弄得他心灰意冷。
沒多久,這位新領導交了一個工作給蘇現剛,要他編印一本宣傳用的小書,他並沒有很認真地執行,結果不但錯字很多沒校出來,連出書的日期也耽誤了。領導並沒有罵他,甚至還慰勉他說:“辛苦了!”但是過了一個月,新的總編輯來了。他這才恍然大悟,但也大受打擊,心理無法平衡,終於辭職。
蘇現剛說,事隔多年,等他也當了領導,他才知道,當初編那本書就是上麵對他的測試,他因為表現不及格,所以大好機會就失去了。
領導初次委派給你的任務,常常有考驗你的辦事能力的意味。就像一次測驗,往往會先給你一道試題,根據你的考試成績,決定下一步怎樣做。盡管如此,但主動權仍然在你手上,你控製著能否接受更艱巨更重要任務的機會。唯有全力拚搏,一天工作十幾個小時,甚至不眠不休,去完成任務,才能證明你有資格接受更艱巨更重要的任務,才可以一步一步登上高位。
敬業精神的體現
馬克斯.韋伯在考察職業一詞時指出:德語中的職業一詞是beruf,這個詞含有職業、天職的意思,英語中的職業一詞是calling,含有召喚、神召的意思。在現代西方人的理解中,職業就是一件被冥冥之中的神所召喚、所使喚、所命令、所安排的任務,而完成這個任務,既是每個個體天賦的職責和義務,也是感謝神的恩召的舉行。西方人認為,在現實生活裏,人為了確保他蒙承的殊譽,必得完成造物主所指派於他的工作,直至白晝隱退。按照上天的明確昭示,隻有敬業勞作而非悠閑享樂方可增益生而為人的榮耀。這樣,虛擲時光和輕賤職業便成了萬惡之首,而且在原則上乃是最不可饒恕的罪孽。
那麼,你的敬業精神該怎麼體現呢?
(1)對工作要做到“三心”
所謂的“三心”就是耐心、恒心和決心。任何事情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因此,在工作中要做到不計較個人得失,勇於吃苦耐勞,踏實肯幹。不可隻憑一時的熱情,三分鍾的熱度來工作。也不能因為情緒低落時就馬馬虎虎、應付了事。領導認為有這種表現的下屬是靠不住的。當領導吩咐你做一件事的時候,一定要堅持到底,絕不可中途打“退堂鼓”,多苦多累都要盡心盡力把它完成好,這樣你在領導中的印象會有一個很大的提高。
(2)做事不用蠻力
做事不僅要質量,還要講求效率。雖然有時你在工作中踏實苦幹,但是本來需要1個小時就能完成的工作,你卻幹了3個小時甚至更多,這同樣也不會讓領導對你有好感。對工作領導往往不看重你撒了多少次網,關鍵是注重你最後捕捉了多少魚。因此對工作不僅要苦幹還要學會巧幹。有很多人看起來工作很認真,每天都在兢兢業業、埋頭苦幹,但忙忙碌碌就是沒幹出多少成績。這種員工不僅得不到領導的好感,反而會使領導和同事瞧不起。我們提倡勤勤懇懇工作的敬業精神,但並不是不要求工作的效率和方法。苦幹是領導喜歡看到的,但領導更喜歡巧幹、高效率的下屬。
(3)恰到好處地說話
說話每個人都會,而這裏說的“恰到好處地說話”,是指作為下屬的你在埋頭苦幹的同時,不要做個“悶糊蘆”,像徐庶進曹營時那樣一言不發,因為現在這種類型的人在社會上很是吃不開的。要知道,領導隻能看到你在辦公室裏的工作表現,卻看不到你為了更好地完成任務而加班加點工作的身影。有些人隻顧埋頭工作,完成後一交了事,與領導的交流很少,對自己為了完成這項任務所付出的心血與汗水,從不主動向領導說明。同事一般很少會在領導麵前提及你的情況,因此,你所付出的精力和汗水也就白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