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場合越位
有些場合,如與客人應酬、參加宴會,也應適當突出領導。有的人作為下屬,張羅得過於積極,比如同客人認識,便搶先上前打招Ⅱ乎,不管領導在不在場,這樣顯示自己太多,顯示領導不夠,往往讓領導不高興。
在工作中,“越位”對上下級關係有很大影響。下屬的熱情過高,表現過於積極,會導致領導偏離“帥位”,大權旁落,無法實施領導的職責。因此,領導尤其是“武大郎”式的領導,往往會把這視為對自己權力的侵犯。如果你是下屬,又時不時犯這樣的毛病,領導就會視你為“危險角色”,對你保持一定的警戒,甚至設法來“製裁”你。這時,即使你有意同領導配合,也為時已晚了,領導已不願與你配合了。
認清授權和放權的界限
申兵是公司的銷售主管,在一次老板出差的時候,老板信任地拉著申兵的手說:“這裏的一切全交給你了!我最信賴你!”這使申兵受寵若驚。原本他認為,他並不被老板重視,在諸多主管裏麵,他也不是老板麵前的紅人,但這一席話卻令他精神一振,決心好好表現一番,在老板的麵前掙回所有的麵子。
在老板離開後的第三天,客戶打來電話,反映同類產品現在開始促銷,並谘詢他們公司的產品是否也有相關的優惠活動?為了拉住客戶,促銷活動是在所難免的,關鍵是申兵突然想起來,老板離開前他曾經申請過相關事情,也提交了相關報告,老板做了口頭批示,但未做詳細的布置和工作安排。
該怎麼辦?他們公司的產品季節性很強,如果在促銷活動上慢了一步,那就會步步落後,跟在別人的屁股後麵看人家的臉色,如果到那裏,不用老板說,申兵也.會自動請辭。對於申兵來說,推動市場事小,但失去前途卻是致命的。
申兵拿出了一個月前做的促銷方案,又細細地審查了一遍,覺得沒有什麼紕漏,可以馬上就投入實施。但這類事一般都先請示老板,得到批示以後才可以實施,畢竟是關係到公司的費用開支這個大問題,申兵以往都要請示老板的,但這一次,本應向老板彙報請示的申兵耳邊響起了老板臨行前的重托和那句話“這裏的一切全交給你了”,於是申兵自作主張,實施了自己的促銷方案。獨享權力的申兵美滋滋的,覺得自己的表現一定會得到老板的誇獎。
然而萬萬想不到的是,老板出差原來就是為了去擴大市場。出差時交待讓申兵一切做主隻不過是一句套話,為的是他不在時家裏不致亂成一鍋粥。然而他也沒想到,一貫事事請示彙報的申兵在這件大事上卻會擅自做主,結果把在自己弄得很被動。甚至差點打亂了全盤計劃。
老板回來後不久,申兵就被炒了魷魚。
申兵的錯誤在於,沒有認清授權和放權之間的界限,錯誤地把兩者等同起來,在不該做主的時候擅自做主,最重要的是對老板的工作造成了衝擊,妨礙了老板。即使他這一次沒有給老板造成妨礙,但以他這樣的行事作風,遲早有一天會重蹈覆轍,最終隻有一條路可走,那就是走人。
作為下屬應該始終牢記,老板的權力是神聖不可侵犯的。如果老板哪天說“這裏一切全靠你了”,你就要加倍小心了,因為他交給你的不單單是權力,還有一份擔心,有些時候甚至是故意在考驗你,看你是不是有足夠的野心,在時刻考慮著取代他。
作為員工,當然要明白老板的心思才能更合老板的心意。既然老板對權力不放心,那麼就把得手的權力縮小而不是放大。本來老板給了你十分的權力,你就當作一分來用,大事還是要他來做主,雞毛蒜皮的小事就自己享受一下權力之妙。這樣一來趁了老板的心思,讓老板對自己不會產生戒心,對自己的工作不會進行過多的幹預;另一方麵,大事讓老板做主,自然主要責任也要由老板來負,免得萬一自己一個不小心犯了錯誤捅了婁子,給老板以懲罰自己的把柄。
做什麼樣的事才是個事
拿什麼工資就做什麼事,把自己分內的事做好,就是有能力的表現,就是一名好員工。別人再怎麼樣無能粗心,自然有拿更高工資的人去管教,不要把自己看成變形金剛。熱心助人總有一個度,這個度就是在別人需要你的時候,你就出現;在別人不需要你的時候,你就消失。讓每個人都感到朋友的存在,也感到自己的存在,這才是完美的職場。
裴裴很勤快,同事求她幫個忙送份報表、信件什麼的,她從來不會拒絕,不聲不響地都給做了。起先同事們還有點不好意思,但裴裴毫無怨言。一來二去,同事也就習慣了,辦公室裏的雜活都讓她一個人做了。有人說她傻,但裴裴想多做點事總沒什麼錯,還能給人留下好印象,將來總會有回報的。有次來了機會,一個客戶要求設計書裏要附有日語文件,裴裴學的就是日語專業,而且內容裴裴也很熟悉,翻譯起來得心應手。但當她興衝衝地提出讓她做時,同事們卻投來懷疑的目光:要知道這可是有技術含量的活兒,平時隻是送送材料幹幹雜活的小姑娘,也好意思提出來接這種活兒?還知不知道天有多高地有多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