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是什麼?你該知道的,你不知道。就是說我們共同做這個項目的時候,廉政是一個很重要的工作內容,你知道了,你沒指出,是一個錯誤,你還不知道,這是一個巨大的漏洞。比方說我發現這個杯子上麵的廣告,廣告是誰的,這個是你該知道的,你不能不知道,或者知道了不說。
我現在最討厭的人,就是說我早就知道某某拿過錢了,現在出問題了吧,我早看出來了。這種人應該處罰,你早看出來不說,你怎麼來捍衛我們公司的原則?你該知道的不知道以及你知道的你不說,都得共同承擔責任。細則大家討論,但是簡單為好。
第三,客戶共同擔當。誰給送的,我把送的那個企業踢出阿裏巴巴集團的所有服務,永遠不合作。你今天想用別的方法進聚劃算,把你趕走,共同擔當,把源頭切斷。
我昨天去跟聚劃算團隊做了一個交流,很感動的。聚劃算一百多號人,他們受到的威脅、利誘、變化,各種各樣。絕大部分人付出的代價極其之大,也就有兩三個人Asshole、混蛋,導致於我們這鍋粥出問題。他傷害了我們所有人所付出的努力!聚劃算的人這麼辛苦,說聚劃算出去的人好像都是貪官汙吏,公平嗎?不公平。
HR過了年可能就要宣布這個成立,並且把條例公布於天下。很多人說馬雲你這樣的話,他們躲得更好了,很好,我就要讓他們躲得更好。
躲是很可怕的事情,有的人在外麵逃了十多年,最後說把我抓進去算了,很痛苦。假設王民明他們公司想送我一百萬,王民明就要防著盧洋這一大幫的人,他的競爭對手看著,馬上舉報,一舉報,王民明就被開除出淘寶,我就上去了。競爭對手在幫我們盯著這個事情,我們必須要建立這套聯防共建的廉政係統。
同事也必須共同來維護,但在裏麵不能瞎猜疑,這是非常重要的。
扣分加分機製也值得借鑒。比如說團隊的扣分機製,老板肯定要承擔責任,團隊承擔什麼樣的責任要想清楚,一定要有信號。但是我們不能出現另外一個極端,團隊互相猜疑,會不會這樣害我,那就麻煩了。
我們做這套機製的出發點,不是用智慧,而是憑正氣。
我們是為了讓所有的好人得到保護,不是為了懲罰。出發點是維護善良、正直的同事。這個出來以後可能對大家有很大衝擊,但是我們願意為此付出代價。
公布的時候,很多同事說我不願意,發發牢騷,怎麼講都可以。不願意可以離開公司,因為我們就是這麼一批人,要對整個社會負責任,對我們邊上的同事負責任,對我們自己負責任。
人沒有約束,那是要出大問題的。
請在內網上亮出你的觀點
今年我想,2011年內網的情況有巨大進步,開放、爭論。社會上不好的東西也會被帶進來,但被我們的火力鎮壓了一點,正氣又起來了,這才是對的。
內網要比社會更健康。這個社會缺乏正直、正義的聲音,也許我馬雲講的不都是正直、正義的聲音,但是我馬雲也要發聲。現在我怕的是隻要有觀點,隻要有人憤恨,隻要有人蠻橫,都變成了傷口,這是不對的。
所以我要求組織部的人積極參與,今年在內網上麵沒有發過言的人,我這兒都要扣分的,至少是通報批評,數據都有的。要麼你告訴我沒有觀點,你覺得員工講的都對的,我就不相信了。要麼至少是表揚,戴珊你這個觀點真好。
現在的問題是內網上員工很積極,而且很多是2011年、2010年進來的員工,我們應該去幫人家成長。現在每個人都把自己當成高深莫測了,官員都把自己當成高深莫測了,我不能隨便發表意見。其實不是高深莫測,而是這些人沒有原則,他們在擔心老板怎麼看,同事怎麼看。怕說錯了,老板笑話。
這些人多可悲啊,假設我們在自己家裏麵還不敢說,麵對一個問題的態度還不如剛進來一年的員工,我就很好奇地問,我們的幹部是成長了還是倒退了?
所以我今年在關注,觀點好壞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把觀點想法亮出來。太多了也不行,有些人的微博,一天到晚在發,他的Full Time Job是幹這個的,Full
Time Job在內網上,那也不對。有的時候經理也提醒他一下,兄弟,你是微博的版主?有的人麼從來不玩。
我們不能極左,也不能極右。這個公司內網上的氣氛,我覺得它比外麵社會上好。我至少看到了一些很亮的東西,2011年在組織建設文化過程中、成長過程中,我們立了一個很好的裏程碑,我們開始走向了透明。
我在內網上寫這些東西是一氣嗬成的,錯別字也有,直接發出去,這是表達我的真心。很少有人會把一個副總裁的帖子往外麵發,但是把馬雲的東西往外麵發有可能的,還要出《馬雲內部講話》,那臉不是丟大了?
So what,我們就是人,人就是有很多漏洞的,很多人喜歡我們,就是因為我們有漏洞,就是因為我們有問題。
像做藝術品一樣做公司
告訴大家,HR不是刑堂,HR是人成長過程當中的導師。一個人在成長過程中,思想上、行為上麵可能有一些方法、有一些東西不了解,我幫你解釋一下,在做人上幫你,有困難的時候幫你。
HR是真正的心靈輔導師,HR是原則的堅守者。我們不是宣傳,是人成長的心靈導師。我不希望把HR政治化,我們也沒有政治化,但是在人家身上出現問題時你不去講,不去跟他溝通幫助,那你就有可能政治化。我們說HR是小政委,相當於政委,但不是政治委員,大家明白嗎?HR不是管理者,HR是通過對人的幫助、提升,讓人成長起來,成熟起來,讓人陽光起來,善良起來。
我們通過HR的工具,通過HR的培訓體係,通過HR的價值體係,讓人從善、陽光、透明、公正、成長。我們不是要控製員工,而是建立一個共同向上的東西,這是我們要的東西。
換句話說,有的時候你在業務上找找老板,他也可能幫你;但是HR是幫助你在人生當中的成長。HR做培訓,不光是管理培訓,HR做的是整個社會成長的培訓。
我們的年輕同事25歲,他們可能相當於社會上28歲的人,還是遠遠不足以滿足客戶、社會、企業、消費者對我們的期待。
我們要去思考一下HR新的路徑在哪裏。HR幹部到底是什麼?
2011年下半年開始,“阿裏味”開始起來。我上次講我們要把這個公司變成Business很好,同時有富有情感的公司。我們不能讓這家公司隻會賺錢,人情淡薄。
HR有的時候可以非常堅持原則,因為打仗的時候血肉相連。我是團長,下麵有兩個營長我確實喜歡,但是這兩個營長真的不靠譜。HR要給團長明確的建議,讓他改變,移開一個,動掉一個。
HR是整個組織的情商。情商絕不是搞關係,情商是理解別人、傾聽別人,去溝通,關鍵的時候堅持原則。
前段時間我去看了東陽木雕大師的作品,漂亮。我說你花了多少時間雕出來的,他說是“兩萬工”(每人每天的工作量算“一工”)。我以前看到藝術家,感覺自己矮了一截,商人低了一檔,藝術家是很高的。後來我突然醒悟過來,說有些搞藝術的才是商人,我們才是藝術家。
畫一筆值25塊、30塊……原先大師是表達對生活的看法,影響人的思想,現在有的藝術家在想,這幅畫大概能拍賣出去25萬,邊上再加一個人,就要多賺不少錢。國畫更搞笑了,按尺寸來的,寫四個字多少錢,這張紙寫得大一點多少錢。人家買了一幅藝術品回去以後,覺得這個玩意兒值錢了,為什麼?是某某寫的,其實他根本也看不懂這個字。
阿裏巴巴是一個藝術品,我們是藝術家。
我們每天用兩三萬的工,在做一件巨大無比的藝術品。這是一個行為藝術品,影響時代和社會,幫助我們自己成長。如果昨天也是這樣的工,今天也是這樣的工,那是木匠。不思考不能成長,一定會被別人取代。
以前的作品出來沒人可以複製,那是藝術品,後來發現可以流水作業,那就是製造品,最後一定被取代。
我有一次跟王中軍聊天悟出一個道理。我們坐在家裏想哪個地方不行,推翻,再建一個。中國人的想法都是這樣的,房子拆了,重建。他說你品位差,房子一定要連起來,然後再建一個,再建一個,這叫曆史的痕跡,叫藝術品。你到巴黎看看,這是一六幾幾年,這是一七幾幾年,每一個磚都不舍得拆的。
建要認真建,拆的時候是不舍得拆,到邊上再補一塊,體現出文化曆史的連接,體現出一個城市的成長,體現出藝術家的成長。這個我覺得太有道理了。我們一上手拆了,重新再來,永遠不知道祖宗給我們留了什麼。
今天犯的任何錯誤都是曆史的痕跡,2011年一定會載入阿裏巴巴發展曆史。2011年是很不容易的。最重要的不是馬雲反思,而是在座每個人反思以後采取行動,修生養性。
我是六零後,六十年代那幫人。人要知天命,我知天命了。我盡我最大的努力為這個公司服務。接下來輪到七十年代的人。
退路是自己找的,找到自己舒適的位置,別人找的一定不是退路。
你們想想,別人安排的哪可能是退路。可能說兄弟,你跑到那裏去,又擁抱變化去了。六十年代的人為這個公司做出了貢獻,已經可以找到最舒服的自己。七十年代的人要承擔起來。
記住,字畫中最漂亮的一筆,一定不是最後點下去的那筆,而是中間轉彎的那一筆。這是人生中最有意思的。很多人爬山,爬到山頂上,滑下來那一刻是最美的,但是很多人死活不肯下來,結果摔下來。
七零後,八零後成為主力軍,那是趨勢,沒辦法的。我們提前十年做好這個Team,才能迎接未來。
六十年代的人要體會後麵的那個韻味。我就在找自己的位置,在外麵,希望通過我自己的方式,能夠讓公司的功力增長。如果我自己發了瘋地來抓,一定會抓壞,因為我抓的是六十年代的事情。
老鄧問後路,後路一定是自己留的,別人留的一定是陷井,自己說我喜歡到那兒,那就對了。
我想告訴每個在這裏麵的人,阿裏巴巴在做一個曠世傑作的藝術品,這件藝術品就像我們的人生,就像今天的巴黎一樣,是一個不斷的積澱。阿裏巴巴整個發展的曆史是一件藝術品,而不是阿裏巴巴畫好以後的東西。
它是一個行為藝術,對這個社會有衝擊,對社會有影響。這件東西要有點藝術氣質。我覺得我前幾年還算有點藝術氣質,你們稱之為古怪也好,總而言之我個人覺得我是吻合這個時代的藝術氣質的。
你不能拿畫畫的標準來衡量,隻會畫畫不是藝術,畫乃技也,唱歌,技也,歌技、舞技,這是技術。要成為藝術,要對人心靈、行為有很大改變的。阿裏這個作品正在讓很多人的心靈和行為發生改變,這叫藝術。
如果阿裏是一幅畫的話,HR就是調色板。我感謝所有HR在2011年做出的努力,在這麼大的壓力下麵,淘寶的分拆,HR做了很大的貢獻,內網也有很大亮點,B2B的穩定,等等。我想2012年挑戰會更大,更需要把自己磨掉,插到那個洞裏去。木匠造房子,都是要一個個磨木頭的,絕大部分都是要磨掉自己,去適應別人。
B2B、淘寶、支付寶、阿裏雲計算,在裝起來之前,我們一定要磨掉很多東西,這磨的痛苦,被敲打的痛苦,是很難的。拆的時候是拉拉開,隻是傷痛,琢磨敲打更痛。
請大家記住,2012年開始,整個集團要打造電子商務的三個係統,係統是連起來的,所以榔頭要敲,鑽頭要鑽,中間按上鐵釘,這個日子不好過。
這個時候HR不是“擁抱變化”,而是幫助大家撫摸心靈,告訴大家This is what we need。
要想辦法做到眾樂樂
我很高興看到集團開始執行人才的緊縮政策,人要一個一個地挑,然後大力倡導一家公司一個文化。
各公司可以從B2B請很多的人,今天已經不存在B2B和淘寶,今年下半年希望把它變成真正的一家公司。我這次去看天津、深圳那些Office的人,真的很感動。這些人一幹五年,我們要給這些人機會成長、發展,他們需要的不是後路,他們需要的是出路。我們要給這些人安排一條他們自己能往前走的出路。
我建議其他公司的HR,需要人的時候,首先考慮到從B2B“輪崗”。組織部今年很多人是強行輪崗。盡管他愛那份工作,我們也少不了他,但越少不了他,越要開始考慮輪崗。你少不了他,不輪崗,那是自私。該輪的一定要輪,該動的一定要動,否則他就變成一個專家、像個螺絲釘在那個地方。
另外,希望大家多花一點時間,發現、重用那些專業人才。專業人才有時候我們對他有些挑剔,比方說他在組織意識上麵,幫助別人上麵缺乏一些,但是要重用他們,培養他們。人是很奇怪的,我以前從來沒有想過當CEO,當了CEO以後,要幹那麼多事情,反而把自己給豐滿起來了。專家係列方麵,阿裏巴巴以前是靠組織建立,現在還要靠專業技能跟組織共同完善來建立,不能因為他是專家我們不要求。這個體係,我們要像結網一樣結起來。
關於打造最具幸福感公司,我們也要繼續去實施。
幸福感,我認為首先是快樂,但有眼淚、汗水,光有快樂走不久,光有眼淚也走不久,沒有汗水也不行。這三個因素一個不能少,汗水、眼淚、歡笑。眼淚絕不僅僅是他傷心,各種各樣的東西都有。在公司不斷挺進的過程中,付出了眼淚,付出了汗水,我們得到的可能就是歡樂。
我們公司內部的調研、調查還得做,還得堅持做。明年凍結招聘新員工,但我們要增加對人的投入,投入不僅僅是培訓。
另外我也提出一個問題跟大家探討。以前全體員工每年一度“阿裏盛典”,聖誕Party,我們當年把這種傳統推到了高潮,問題是,我們越來越大搞不動了,怎麼辦?現在其他公司搞得有板有眼,我覺得我們的員工肯定也期待。
我的想法,阿裏巴巴十五周年,那是肯定要整一整的,還有明年是淘寶十周年,後年是支付寶十周年。
我們也不能總熬到“十周年”才搞,就是一年一度的,有眼淚流出來,有歡笑笑出來。我們整個什麼方法出來。我們以前是獨樂樂,後來是群樂樂,今天要想辦法能夠做到眾樂樂。
“雙十一”給了我一個很有意思的思考,“3·15”是打假日,“雙十一”很像是中國消費者自己的節日。我們阿裏人要跟用戶共同來打造什麼樣的東西?
很多人在七八年以前,內網很破的時候,他們也少年氣盛,經常參與的;現在覺得我老了,後麵有年輕人。唐村長,演了兩部戲,成了名角之後牛大了,結果今天的演技肯定不如人家。唐村長有點像83年版金庸《射雕》,現在沒法拿出來看的,但是他自己架在這個位置上麵,不肯下來了。
其實老頑童是最高境界。
我現在在想,我們什麼都不搞的話,那也不對,我們在加速老化。怎麼搞,我現在不知道。兩三萬人聚起來就搞大了,但是不聚起來,又要能搞出來,這是個問題。你看看淘寶大學這次盛典,搞得比網商大會好。我們今天很多會議還是太像會議,要走出點味道來。
It’s not about money,而是年底到了,讓我們的汗水,讓我們的眼淚,讓我們的歡笑,一笑泯恩仇,我們把這事給辦了。
今年的獎勵,其中有一筆錢在討論,好像是給團隊獎,團隊拿了這個獎,必須去想辦法怎麼花。貴族與平民有很大的區別,貴族懂得花錢,平民懂得掙錢,這個距離是永遠拉不攏的。貴族懂得花錢,懂得生活,他已經看透了,平民總是掙錢、掙錢。我們團隊要學會懂得讓人真正開心起來,錢是讓人開心的一個因子而已。
不尊重是缺乏感恩和敬畏
我在阿裏巴巴,特別是淘寶係列裏麵看到一個“不尊重”,這是現在挺嚴重的一個問題。我發現阿裏、淘寶人對很多事不尊重,對同事不尊重,對客戶不尊重,對上級不尊重,對下級不尊重,對其他公司不尊重。他們老是說,哼。我也不知道這“哼”的實力和能力從哪裏來?某種程度上說,心裏麵缺乏真正的感恩和敬畏。
如何把感恩和敬畏落實到地,這是對我們的挑戰。自負者必敗。
我看到“不尊重”的東西已經比較明顯。這個東西給集團的文化、組織帶來很多的危害。我們的員工出去之牛,我這兩天聽見了很多。淘寶的人出去很牛,很多人過年過節都到公司裏來,請小二、托關係。
我說第一,來是正常,見客戶、請吃飯、喝茶是一定要去的,怎麼能夠不去呢?但是誰要是拿東西,那就請護法。第二個,吃是花不了多少錢的,我們是不是考慮這樣的政策,經理或者哪一級可以批掉吃飯的錢,吃不了多少錢。
年終了,大客戶來,我們請他吃頓飯,家常便飯,我們又不是去拚酒。人家是我們的客戶,一定得我們付,這是紀律。慢慢在社會上形成這種氛圍,大家說清楚。
當年阿裏巴巴的AA製多好,我們懂得分享、共同承擔。今天我們跟客戶是同樣的道理。我們AA製,錢打到支付寶賬號,文化和價值要落實到點滴之間,而不是宏觀大論。
所以淘寶的HR、阿裏巴巴的HR,要把這個觀點傳遞給大家。坦蕩見客戶,隻要你跟進的,你怕什麼,吃飯吃不了多少錢,該吃就吃,該請就請,該聊就聊,該怎麼辦就怎麼辦。
前兩天聽見一個故事,有一個人七托八托,托到我一個親戚,跑到我這兒說的。有一個客戶很努力,賣了不少貨,然後一直在排隊上聚劃算,終於通知可以上了,她買了50萬的貨。買了以後聚劃算說你還差什麼數量指標沒達到,達到你才可以上。這個人一著急,就給很多朋友打電話,趕緊來買指標,結果被係統查到做假,以後不許參加聚劃算了。她就傻了,到處求,小二接到電話,跟她講了這麼一句話,“這個沒辦法,作假,你隻有找我們老板去”。那個人就瘋了,坐個火車跑到杭州,天天等在我們公司門口想見副總裁一級的,當然沒人見他。
這是一個女的,差不多想自殺,五十萬的貨。我們可能幾十億聽多了,一個女孩子創業,家裏還帶一個孩子,五十萬基本上就是廢了她。她不知道該怎麼辦,找到我一個很遠房的親戚講了這件事情。
我說第一,我表示遺憾。第二,你來,副總裁不一定會見你,假設見的話,我擔心我們公司就變成接待辦了,每天會來的很多,這是一個問題。第三,確實做假就是做假,這中間的話,原則太強,等於你隻有一條死路。其實死路和活路之間有一個度的把握。我說我們同事也沒說錯。但是這個怎麼辦?
這是要訓練的。假設我是員工,我說哎呀,這種錯誤你犯了,剛好碰上,這個是不能辦的,但是我建議這樣,你寫一個道歉報告的東西,我替你交給我們領導,看看有沒有什麼辦法溝通一下,但是估計處罰什麼肯定要有的。
那這個女的從此以後打死也不敢做這件事情。你的目的是教育她,不是把她徹底廢了。跟小孩講話都要注意方法,怎麼訓練我們的客服體係,方法、溝通,都是要訓練的。
小二說的那句話會導致兩個版本,一個版本是淘寶故意拿我,作假的人多了,就是我被拿了;最可怕的版本是說淘寶就是貪官汙吏,要送東西給老板才能搞定。
由此想象,我們客戶很委屈,我們也很委屈,但是誰讓我們做這個買賣,隻能點點滴滴地去完善。我們可以把這些問題用比較好的方法處理,這是我的Point。
2012年3月22日 組織部會議上的講話
2012年3月,為了讓阿裏巴巴的管理層更好理解什麼是“生態係統”,馬雲請了TNC(大自然保護協會)的張爽來講課。張爽全篇都講了如何保護生態,保護鳥類,建立保護區、生態平衡等。隨後阿裏巴巴組織部的成員們進行討論,比如:阿裏在生態係統中處於什麼位置,如何修建生態係統,等等。
馬雲這篇講話,給2012年1月份提出的龐大的“修生養性(修建生態係統,養成企業性格)”工程,指明了3個小抓手:少做,做好,做通。
早上張爽講的生態係統,估計每個人聽到後感觸都不一樣。阿裏巴巴生態係統跟真的生態係統到底有什麼關聯,我們要做成什麼樣子?還有很多人在問“阿裏是不是規則製定者”,就是說我們是不是想成為上帝一樣,規則由我們來定?
我相信這些問題一定存在。你要問我的答案,我也沒有答案。有一樣東西大家得知道,像我們這樣規模的集團公司,從一個觀點的提出到正式落地,到後來變成現實,基本上得花三年到五年。所以生態係統是最後形成的一個結果,它可能不是我們馬上追求的目標,如果我們過度地去走火入魔一樣思考,也許問題會很大。
我相信隻要我們堅持一些事情的做法,堅持一些自己所決定的原則,走到最後,阿裏巴巴一定是一個生態係統。
這個問題我們考慮了很多年了,我們不想成為一個帝國,因為商業帝國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那麼我們到底想做一個什麼樣的形狀?我覺得是一個生態係統。生態係統不是我們製定的,我們是在整個社會的大生態係統中的一個商業生態係統的維護者、建設者和發展者。具體會怎麼樣,不知道。我們都沒幹過,我們在做沒有人做過的事情,正因為沒有人做過,有可能很成功,有可能很不成功。
但是在這個時候,最重要的是什麼?
我覺得這個公司最重要的是理想主義。堅持自己的理想,從第一天起,阿裏巴巴成立的時候,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到淘寶成立以後,我們希望建新的商業文明,這家公司與眾不同之處在於它是一家有理想的公司。
執行製度容易,堅守信念難
昨天在內網上看到了一篇文章,蠻有想法。我本來想當天晚上寫一篇文章,但我要一寫,很多人又停下來不寫了,幹脆讓大家多發表一些觀點。我看到一些同事的觀點了,就是關於阿裏出現一些腐敗現象,說明我們是人治的失敗,價值觀的失敗,還是應該回到法治上麵來。
我覺得他們有觀點,但未必認同。
假設我們就想做一家公司,很簡單,把規章製度定好,把業績做好,那就行了,這是一個普通優秀公司應該有的。但是你想做一家非常傑出的,能夠順應這個時代發展的公司,你必須堅持自己的理想,那就是使命感和價值觀。
正因為阿裏想做一家不同的公司,我們才去這樣做。而今天出現所謂腐敗的現象,我個人覺得不是因為我們講了價值觀不講法治,而是我們這兩年放棄了價值觀的考核,放棄了對價值觀的嚴防死守。假設我們以前沒有打下價值觀的基礎,沒有這些東西,今天的問題更嚴重,你信不信?
談到法治和人治,我並不覺得阿裏巴巴是一個人治的公司。有一個同學,我覺得講得挺有意思,他說全世界最優秀的公司,都不知道CEO是誰,你看阿裏巴巴,馬上跟馬雲聯係起來了,馬雲肯定是一個人治。他講的有沒有道理?有道理,但是到底有沒有道理呢?也沒道理。
我們隻有13年,我們是阿裏第一代的人,假如別人不知道你的領導者是誰,這個公司是很難的,因為你在開天辟地的時候。我相信幾十年以前,無論是IBM也好,惠普也好,每個人都知道創始人是誰,但是經過二十年、三十年,第二代、第三代,機製建好以後,相對來講人們確實不記得了。
以為製度建好,什麼都好辦了,不是那麼回事情,人和法還是要合在一起的。我在這方麵做了很長時間的思考,也許比在座很多人考慮的東西多一點。沒有一個法治是為法而法,法是為了強化價值觀。今天我們隻要有法就行?不是,我們缺乏的是道德和價值體係的核心,假如沒有這些東西,所謂的法一點用都沒有。
倒下去那麼多企業,哪個企業沒有這麼厚一本法?規章製度都有。假設到了公司做任何事情需要翻一下規章製度的時候,我們公司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