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今天是13年的公司,在30年以內,我們必須確立自己這家公司的性格,也就是它的理想是什麼,做事的原則是什麼。為了強化這些東西,我們需要建立更強的法製,來鎖定和強化我們的價值體係。
我個人覺得這兩年來,我們對價值觀的考核,對價值觀的堅守弱化了。
我們弱是從上麵開始都弱了,在座新來的組織部同事,你們有多少人被一對一地review過,每年每個季度的考核? 我相信你們很多人沒有。
我講一個案例。B2B上市前梳理過一次,發現公司很多財務製度搞得都不完善,但從沒出過任何問題。有些公司規章製度都有,但出現了很多這樣那樣不該有的事情。原因是什麼?當時大家分析,我們公司是在價值觀堅守上做得最好的一家公司。人的完善、價值觀的完善,補充了很多裏麵的漏洞,因為天下沒有一個製度可以覆蓋所有的事情。
前幾天我跟三豐交流。我對三豐說,這麼多年來,沒有一個製度可以窮盡一切,不可能不犯錯,製度不完善,那就靠人來補;沒有一個人perfect
到沒有錯誤,人的不完善,需要製度來保障;隻有這兩個合在一起,這個公司才走得久。
我記得十年以前我們討論過這個問題,價值觀就像手上的一把沙,你手鬆一點,流掉一點,最後你打開,什麼都沒有了。我們今天正在走向這個。但我想,任何公司最終都會倒下,這個公司如果有一天倒下的話,我希望倒下以後,我們的墓碑上說,這是一家有理想的公司。絕大部分的公司,最後一定會被業績推著走,被KPI推著走,被社會競爭推著走,如果我們真正堅信自己想幹什麼,我覺得這家公司就會不一樣。
我覺得帝國的思想是“You join me,or I kill
you”,要麼你加入我,要麼我廢了你。這是帝國思想,在上個世紀特別流行。二十一世紀互聯網時代,誰都沒辦法做這個事。這個時代已經過去了,我們必須明白,共同生活、共同發展、共同繁榮,我強你強、你強我強,隻有這樣才是未來。
今天我越來越感覺到這個公司的偉大之處。我們有一個巨大的機會在這兒,因為這個機會,在座所有的人不要小看自己。我們每個人手上擁有的資源、機會可以影響上億人的生活。幾千萬、數百萬家企業的命運,就在我們手上,在你的一個程序、一個產品裏。
我們該堅持的東西,該拍桌子就拍桌子。假設我和在座的人,我們沒有了,後麵幾代職業經理人進來,那很悲慘的,股東一說,全亂了。這樣的公司很多的,不是CEO在決定,是律師們在決定,律師們聽誰決定?法律上這麼說了……沒有人承擔責任,你就沒法將公司往前推進。
阿裏巴巴一定也有這一天,沒有人願意承擔責任,每個人都說按規章製度辦。我最討厭這句話,按規章製度辦,那要你幹什麼呢?這句話會越來越泛濫,大家都按製度辦,這個公司越來越死氣沉沉,這一天一定會來。
我的職責,在座每個人的職責,希望把這一天往後推一點,推五年是五年,推十年是十年,怎麼推?就是不斷強化。
我們正在影響,也會繼續影響更多人。可是如果我們做得不好,我們害了很多人。假設我們下一代領導者是徹底KPI導向,甚至是業績導向,甚至是自己欲望導向的話,這個公司會害很多人,把社會的生態係統走向逆轉。
這個公司我最擔心的,不是它的時機不好,這個公司最讓我擔心的,是在危難之中,利益麵前,誘惑麵前,沒有一幫人站出來說,這是我們堅定的信念。什麼是領導者?我前段時間跟基辛格交流,領導者就是願意犧牲今天,換回明天。
最優秀的領導者是什麼?我們那天談到二次大戰的時候,羅斯福總統為了美國戰略利益,不惜把國家帶入一場不是非得進入的戰爭。這場戰爭既有可能拖垮美國,也有可能稱雄天下。
領導者,今天我擔心的是這個,至於這個業務會怎麼發展,聚劃算往哪兒走,一淘會怎麼樣,我們有年輕人扛著。我覺得阿裏巴巴最榮幸之事是六十年代的人今天說我們可以退休了,我們可以退居二線,七十年代的人來做領導者,八十年代、九十年代的人做一線。中國沒有幾家公司可以做到這點。
業務怎麼發展,我一點不擔心,我擔心的是這家公司,這種理想主義的色彩能走多久,能走多遠。所以,這個公司不是說講人治或者法治,而是講理想主義。理想主義要真正跟現實主義結合在一起。一個純理想主義者必死,一個純現實主義者也活不久,隻有兩者合在一起,才能走得久。
少做,做好,做通
為什麼我們要提出這三年“修生養性”的戰略?
我們這個國家,我們這個時代,我們這個社會,經過了十幾年經濟的高速成長,它需要有一個回調。無論是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它都有一個回調過程,而回調時期最好做的就是把文化體係建起來。未來這兩三年以內,要利用好這個天時地利,要順天而行,要順勢而為。冬天到了,你就該做冬天的事情,但是心裏準備好春天和夏天,你別冬天到了光了一個膀子上街去。
未來兩三年要辦的事是什麼?順應天時,練好自己的內功,做好自己該做的事情。
什麼叫修生養性,給大家總結六個字,第一少做,第二做好,第三做通。
少做就是多做,我們現在做的事情太多,少做一點,別今天這個idea,明天那個想法,少做。
第二要做好,把手頭該做的事情做好。
第三要做通。什麼叫做通?公司各個業務要做通了,支付寶、淘寶、一淘、阿裏,整個下麵的數據要通,信息要通,資源要通,人要通。我們現在是一塊一塊孤島,這是要出問題的。
我再把這六個字說得清楚一點,我們要做的是什麼?就是把已經在做的事情做好了,別這兒還沒做好,眼睛看那個。把想做的事情想清楚了,要不要做,誰來做;決定要做了以後,該用誰來做,什麼東西要請別人做。
我現在最頭痛的問題是我們想做的事情很多,一做就馬上自己拉一支團隊,什麼東西都自己幹,也不看集團內部誰在做。自己想做了,腦袋一拍就上了,反正有人,反正不行我們加預算,然後為了保持自己的團隊獨立,每個人建立一套編製。所以我問很多同學,你這個部門成立到今天為止,你利用了集團其他部門了沒有,利用其他的資源、其他的人沒有?你知道誰在幹?所以要把想做的事情想清楚了。
接下來,把昨天沒做好的那些事情,三條路,fix、close或者merge。我們現在有多少半拉子工程?
一些新idea,當年都exciting,幹幹覺得沒意思了,好,擱在那兒,把人也擱在那個地方,資源也擱在那。你不管他,還有十幾個客戶,你管管,還要放在那裏五六個人。這些問題,要麼fix掉,要麼close掉,要麼說我這個東西賣給你要不要,或者送給你,或者你那個賣給我,送給我。如果你也不要,我也不要,Close
Down。這些資源消耗了整個公司的大量體能。
修生養性三年,把這些事辦了,這個公司的活力又起來了,其實蠻簡單。
做2012年預算的時候,我初初一聽差點昏倒,集團要加六千到七千人,我說不行的,隻能增加兩百個人。有沒有道理?沒道理的。但我說了一萬遍以後,堅持下去,大家好像覺得兩百個人都不知道該怎麼花,發現沒有?
今年我告訴大家,我們淨增兩百個人,業績照樣翻一番,淘寶照樣過一萬億,所有指標一個不會差。為什麼?這些問題去思考一下,假設我們不去約束自己,decipline自己,效率會越來越差。
如果說用俗氣一點的數字來講,淘寶當年老陸在的時候,我提出一年一個億,控製人頭很簡單,增加一個人,增加一億GMV。這個遊戲規則我們定下來,今年增加一個人頭,增加一億二。昨天的最好表現是今天的最低要求嘛,效率的問題就是這麼起來的。
另外一個問題,他們說你要是不給我增加人,今年我任務就完不成,我完全不buy這個。招人,今年招人是為了解決明年的問題,去年招的人是解決今年的問題,你別告訴我今年招來的人是解決今年的問題,這一定是錯的。今年招人是解決明年的問題,我告訴大家,明年阿裏巴巴沒問題,不需要你們招,對不對?
去年招了那麼多人,2009年招了五千多人,這些人幹什麼去了?要與時俱進,所以要1.2億。我的想法,庸俗一點的數字,阿裏巴巴收入達到600億的時候,我們的員工數不超過三萬人,也就是說人均的營收要兩百萬,那還叫一個互聯網公司。現在我們B2B人均五十萬還不到,當然不能怪B2B。One
company、one
goal,以前你可以講這個、講那個理由,但沒有B2B的堅守,沒有B2B在B領域打下紮實的服務客戶的基礎,C的持久一定是有問題的。我們不可能用平台去服務C,我們必須服務好B去服務C,否則我們的C是有限的,這是不用證明的規律。
但是今天的問題是如何把我們的B有效轉化過去?所以我們人均200萬是一個must。 I am
sorry,你們問我明年員工預算多少?四百個人。整個集團,我的腦袋拍拍四百人,一般也不會相差五十人,要有這種準備。
真正把每個招進來的年輕人效率提升了,把我們的技術做好了,把我們的流程效率提升了,把可以close、shut
down、fix、merge的部門優化了。因為你少幹了,你的生態鏈就多幹了,你多幹了,別人就少幹了。爸爸媽媽管得多了,孩子就沒創新了。
所以我們要管的是什麼?我們做我們該做的。我們今年開始少做,少做不等於不做,要少做,要做好,要做通。
今年做通是多麼重要,大家想想,我們公司到今天為止,這麼大一個生態,One
company,連member都還沒有做通,數據沒有做通,業務都沒有通!所以今年我說做通是三個係統。以前我們叫生態環境,我們以前把環境提得太多,開放、協同、分享,但是我們首先要建係統,係統是連在一起的。
這個話說說容易,我告訴大家,如果一個口號提出,就以為任務解決了,根本不是那麼回事。必須再幹二十年,咬牙切齒幹二十年才有戲。
我們今天這三大係統,不是今年的活,是今年開始幹的活。幹個三年五年,我們的味道就會出來了。三個係統要做好,光這些活,夠大家幹的了。
永遠有做不完的活,那就是做買賣
我們別去羨慕別人,這世界上別人羨慕我們的多了去了。百度不羨慕我們還是騰訊不羨慕我們?我們總發現別人的老婆比自己老婆好,總覺得我們家兒子長得不如人家兒子快,事實上我們還是很不錯。
騰訊這個公司相當了不起,但是也正在尋找突圍,前幾年找到了遊戲,這兩年開始往娛樂走,它是要尋找方向的。而阿裏巴巴不需要尋找方向。因為有一樣東西,隻要社會存在,隻要人類存在,我們永遠有做不完的活,那就是做買賣。人家挖的是一口井,井可能會被打幹,我們剛好住在長江邊上。
所以我肯定不跟人家換,但是想跟我們換的人多了去了。
但是我們要學習別人打井的技術,學習人家SNS創新。別固步自封,我們還得思考。到底怎麼做好,什麼叫做“做少”?做少的意思就是把錢用在刀口上,把人用在刀口上。
有些東西一定要判斷,你說不做的事情,結果又做了,人家給嚇壞了,其實阿裏巴巴也沒說什麼要做,因為我們也搞不清楚。
說心裏話,我們覺得該做的事情越來越多,做選擇的話,阿裏巴巴有些事情不得不做。我上次講,阿裏巴巴不是一家民營企業,阿裏巴巴是一家國有企業,今天更應該提出阿裏巴巴是一家社會企業。
國有企業是什麼,國有企業應該做民營企業不願意做、不能做,又不得不做的事情。今天阿裏巴巴這樣的規模,我們就應該去做普通網商和電子商務企業該做、不得不做、又做不了的事情。
這些東西都是麵向未來的,兩三年內你看不出結果。所謂做平台,你是看不出結果的,阿裏巴巴、淘寶的平台不是這兩年建的,九年了,才有一點小雛形。淘寶也不是這兩年做的,是一點一滴很多年了,做出來看起來有點輪廓了,我們才開始疊加起來。我們一定要明白,我們該做什麼,要給別人留口飯吃。
所以我在想,電子商務企業和網商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最近說電子商務企業越來越難做了,是的,第一天起就不好做。
電子商務企業,很多人是搖擺不定,一會兒堅持做自己的,一會兒又想做平台,幾次搖擺過以後,基本上也就完蛋了。電子商務企業是指幫助別人從事電子商務,阿裏巴巴運氣好,然後堅持自己的理想,幹了九年,我們終於積累了九年的錯誤,以及一些明智的決策,使得我們走到了今天。
網商會越來越好。網商是什麼?自己賣貨的,他不是幫別人賣貨的,是我自己幹的,這些人越來越好。今天真正的B2C是在淘寶和阿裏整個係列上麵誕生的,賣貨上千萬的、上百萬的企業,這些企業才是真正的未來,他們的日子越做越好過,因為他們在做的是真正生意。
所以你如果說一上手就要跟阿裏比,從第一天開始你就輸了。但是電子商務這個市場裏麵有沒有機會?一定有機會的。機會在哪兒,我告訴你,我不知道。我們自己的事情也管不過來,管人家那麼多幹嘛,我們自己要做的事情已經夠多了。
一本法嫌多,十本法嫌少
剛才講了這些,我們有這樣的理想,有這樣的業務,那麼決定這個公司走好的關鍵是什麼,不是機製,不是製度,是人的成長。
製度很容易做的,我告訴大家,美國憲法製定花了多少時間?三個月。這部大法走了兩百年,製定也就三個月。
阿裏巴巴有什麼法不是坐下來討論三個星期的,我估計該弄的都弄了,Easy,但是缺乏的是什麼?缺乏的是人才,包括人的理想主義色彩,人的開放,人的成長,這才是最關鍵的。
淘寶的規章製度少了,還是阿裏巴巴的規章製度少了?一本法嫌多,十本法嫌少。最重要的是人的成長,有些東西不是靠法解決的,有些東西是法和人的完美結合才解決得了的。
我不是說要否定法,要人治,那是兩個概念。該有的必須得有,但是人的成長是我們公司的關鍵。
我們說了多少年了,我們缺社會學家、人類學家。阿裏去年碰上的問題,難道不是因為這些問題?我們真能製定一個符合經濟發展規律的法出來?我是覺得挑戰很大。但是今天蜀中無大將,廖化當先鋒,我們還得幹,水平差,那沒辦法,在我們眼光裏麵已經沒有比我們更好的了,還得往前挺進。
但是在挺進的過程中,不要以為自己製定了一兩套遊戲規則,就覺得我們能製定大法。我們得學習,我們得提升,組織部人才更如此。
有人告訴我說,馬總,現在也不太見到你,官僚主義很重,見到你很難。我承認見到我很難,但是官僚呢,還沒有到那個地步。有一點可以肯定,員工的絕大部分問題,我了解的程度超過這兒在座大部分人。我每天上內網好幾趟,員工所講的,支零破碎的事情我都知道,你們知不知道?
確實慚愧,我在公司的時間每天越來越少,但是不等於我不care,隻是我的客戶在那兒。而那些一線客戶誰管?在座你們管,我們的一線員工去管。假如十年以前馬雲的客戶是一個小店主,今天我的客戶還是一個小店主,你們就要講了,你這個CEO應該立刻、現在、馬上被fire掉。
今天有人說你們也官僚,但是我發現一些總監級的人比你們更官僚,出來就是“老大、老大”,派頭大多了。腐敗可怕不可怕?可怕,但也沒那麼可怕。有腐敗說明我們業績不錯。營養豐富的地方細菌一定多,我們如何處理好這些細菌,這是對整個集團在座每個人的考驗。不要說,馬雲,這是對你的考驗。No,不是我的考驗,是我們的考驗,換句話說是你的考驗。
問題是什麼造成的?是我們的管理不善造成的,是我們的價值觀放鬆造成的,是我們自以為是造成的。
今天我們把這個東西剪開來了,我覺得阿裏巴巴要麵對這個挑戰。十三年的公司,不要怕這些問題,早點把自己家裏麵的這種髒東西打開來,髒的東西也不多,加起來才13年,打開來,見見太陽,處理處理。假如這些問題積累23年,33年,我們公司可能就垮下了。
今天在座的絕大部分都是七十年代的人,六十年代的沒幾個,我們都要準備退休了,因為七十年代的你們還有精力和體力。今天考核的已經不是馬雲了,是你們了,得把細菌處理掉。
七十年代的時候,地裏麵要有產量,但是蟲比較多,農田裏麵打六六粉和敵敵畏,蟲是打光了,米也全出問題了。敵敵畏、六六粉是殺蟲的好東西,蟲是殺得幹淨的,但是人也吃壞掉。所以我們如何做,絕對是一個巨大的挑戰,但是這個挑戰的核心不是製度。
你想想看,我們罵別人腐敗,但是在自己公司內部發生這些事情的時候,在座所有的人,罵過自己沒有?在座所有組織部同事,這也許是阿裏未來最大的挑戰之一,因為我們有可能是自己把自己蛀空掉。
我懇請大家一起來解決這個問題。我們把內部的細菌清理出來,不是建更多的規章製度,不是設更多的部門,而是把人提升。
另外一個剛才我也看到了,我們內部競爭很激烈,浪費資源很多。內部競爭有一個什麼樣的度?
我這麼看,假設當時我不把每家公司變成這樣單獨的公司,今天的業務就不會發展這麼快。假設今天又不把這些公司合在一起運營,那麼我們的資源會浪費得更多,所以我們要進行內部打通。但是完全打通,變成原先的傳統結構,我們公司又可能變成一個大官僚。
有個同事講得對,把大公司當成小公司運營,這是危險的信號,因為史無前例。Yes,you are right. We are builing a
company,是史無前例的。我們既要保持機體的靈活,又要保持整個組織的高效,必須走出一條不尋常的路。
大家不是去搶資源,而是做任何事情之前問一下公司內部哪些資源我可以利用,不要再去問我有多少人。人多麻煩更多,說明你管理不善。胡曉明跟我promise,我要把他的promise告訴大家,他現在貸款出了十萬零七千家客戶,現在是三百名員工,他跟我承諾,將會貸款給一百萬家企業,員工數不超過五百個人。
Which is great?
如果說十萬家企業是三百個人,一百萬家企業我基本上就昏倒了。他現在說隻增加兩百個人,就可以從十萬個客戶增加九十萬個客戶,不管做得到與做不到,有這個目標就說明問題了。
當年十八個創始人誰敢貪汙,我在湖畔花園,眼睛一掃就看到。現在兩萬五千人,眼睛根本掃不到。靠誰來掃?在座各位。
其實治理腐敗就是管理。我可以這麼講,向我報告的人,我不用說一個星期見七次,就是七個星期見一次,我能夠聞出來他身上的氣味。隻要幹這些事的人,身上一定有氣味的。
很少有人擋得住誘惑,幾乎沒人擋得住誘惑,看誘惑有多大而已。有很多誘惑我是擋不住的,我繞開了,我隻能繞開,我擋不住它。
但是我們今天平均年齡二十幾歲的人,怎麼幫他們。請記住,阿裏人,我們的競爭一定是人才的競爭。
在座所有的人做得很不錯,假如換一批人來做,阿裏會不會有這樣好?我覺得不會差到哪兒去,今天是漲潮,躺在水上也會上去,你信不信?退潮期的時候才是本事,退潮期很快就來了,換一波人會怎麼樣?
未來的競爭是年輕人之間的競爭,幹部之間的競爭,在座各位,請問你們這批人推進的速度快還是騰訊這批人快,還是百度這幫人快,還是Facebook這幫人快,還是Google這幫人快?在座的人,我相信Google的人很想知道你們在討論什麼,Facebook的馬克·紮克伯格也很想知道你們在討論什麼。李彥宏、馬化騰肯定想知道你們在幹嘛。我也很想知道他們在幹嘛。
最後是你們這一波人跟那一波人在競爭,我們的員工跟他們的員工競爭,我們怎麼可能腦袋一拍,一年內招進幾千人來,我們怎麼可能招進來的人馬上有用?如果招進來的人馬上有用,那一定出問題,說明我們的產品根本不unique。沒有傳承的產品是沒有絕活的,你沒有把人的東西給發揮出來,他怎麼可能起來?
靠人,人靠什麼?人靠文化,靠理想,靠技能,人靠組織。而文化組織假如不能圍繞業務,那是空的,如果業務又不能進行良好的管理,拿出績效和效率,那全是廢話。這些東西希望大家把它理一理。
必須讓年輕人去衝
我覺得修生養性的問題出在我這兒,我想幹的事情太多。前兩年,我自己太不照顧自己了,因為我不照顧自己,我就不會照顧我的同事,就不會照顧我們的公司,不會照顧我們的客戶。所以錯一定在我這裏,但是今天我們要調過頭來。
其實去想一想,全中國有哪一家公司的決策者大部分是七十年代的人,一線的絕大部分是八十年代的人?十三年的公司,沒有人做到這一點,挑戰的是在座各位,這是一個機會。
如果今天阿裏巴巴公司還是十八個 founder
坐在上麵,都是六十年代的,那完了。當然我沒有說我們六十年代的人不行,我們還是可以做一點事的。有一點是肯定的,人什麼時候出問題?人認為自己是“黃金時刻”的時候出問題。
覺得我現在是黃金時期了,基本上出問題了。人成功的時候,都是自己有點擔心又不怕,稀裏糊塗的時候成功的。愣頭青特別容易成功,一下撞出去,想也沒想清楚,打了出去。想得很清楚的人基本上不太會成功的。
我覺得我這個年齡,人家覺得你是黃金時期,我知道必須讓愣頭青去打,必須讓年輕人去衝。我們這些人幹什麼,賭的時候 all In 不 all In,Let’s go
ahead,all In!原則把握我們做得很好。
我開會去,講實話,你們很多會我坐在這裏已經聽不懂了。我特別驕傲,我都聽不懂了,說明你們在進步。
但是有些東西我特別敏感,你們的利益導向,價值觀出問題,思想出問題,我馬上感覺出了。這個你們不用講話,淘寶的年會,阿裏年會,我過去,氣場上一站我就能聞出來。你說特異功能也好,反正我就好這口,我馬上就能聞出來,不管你們講得多複雜,都能聽出來。
這些東西我們六十年代的家夥有。拍板的時候,我們敢拍。但是拍業務板,真不敢拍,七十年代的人一定拍得比我們好,八十年代的人想都不想就幹了,所以我們共同組建這家公司,來實現未來。我希望大家共同來提出一些問題,解決一些問題,成為One
company。
以前的組織部是每家公司的幹部,今天是One company、One
goal。我們在建立三套係統,業務生態係統,組織文化係統,運營管理係統,把這三個係統做好,少做、做好、做通。
把今天的事情做好,把要想幹的事情想清楚了,把昨天一大堆事兒fix、shut down or
merge。假設我們踏踏實實幹這些事,有個三年五年,這個公司的皮膚就會潤滑起來。
前兩年我精神雖好,臉色不太好,白裏透黑,不夠養,現在要養一養,白裏透紅,講話細聲細氣,走路踏踏實實。
人要活得長,要少動,人要活得好,要多動,好和長是兩個概念。所以我們大家把這些問題想清楚了,人生和公司一模一樣,我們公司又得活得好,又得活得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