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7章個性形成的2~3歲——妄想獨立的小大人1(2 / 3)

戰勝消極心理

培養寶寶的自信心,要使寶寶戰勝消極心理,父母一定要避免說那些有損寶寶自尊心的話。

當寶寶弄灑了牛奶時,不要說“真是笨手笨腳腳,走開”!應該對他說“我知道你是不小心才弄灑的,咱們拿一塊海綿把它抹幹淨吧”!這樣做既讓寶寶知道下次一定要小心,又不損傷寶寶的自尊心。

父母直接告訴寶寶做什麼,比告訴他不該做什麼要好,讓寶寶“不要把衣服拖著走”不如告訴他“應該這樣拿著衣服。”這樣做將使寶寶對成功有更好的認識。

此外,父母還要多聽聽寶寶的問題,花一些時間了解他的失望和恐懼,幫助寶寶戰勝消極心理,獲得自信心。

讓寶寶知道自己“能幹”

幫助寶寶喜歡、接受他自己,覺得自己好而且有用,對自己有信心,父母要細心觀察寶寶的言行,及時肯定和鼓勵寶寶的正當言行。

“哇,寶寶!你把積木放回箱子裏了,真能幹。”“你都會說濃煙滾滾了,真了不起!”“寶寶,你唱的歌真好聽”“你一定能把毛巾掛起來,再試試,喏!你把毛巾掛起來了,真能幹。”這種及時的肯定和鼓勵會使寶寶知道你非常注意他的言行,爸爸媽媽知道他“能幹”,寶寶的自信心也因此而建立起來。

如果寶寶學會用積極的眼光看待人生和世界,做起事來充滿自信心,必將更好地麵對現實的各種挑戰,正確處理生活道路上的各種挫折。寶寶在這個過程中形成的樂觀、自信的個性,必將受益終生。

培養寶寶良好的人格品質

3歲前期是個性的奠基和萌芽時期,從這時起培養寶寶品質,有益於寶寶將來成為一個熱愛生活、有所作為的人。

寶寶能力特點

寶寶的良好品質大致有:愛心、快樂、信念、勇氣、正直。

5種優良品質

愛心:愛心是美的心靈之花,有助於形成良好的情操。父母本身具有一顆仁慈的心,寶寶能模仿和體驗到父母的愛心,並能逐漸獲得愛心。

快樂:快樂的經曆有助於造就高尚而傑出的個性,使人熱愛生命。讓寶寶做他自己想做的事情,並讓寶寶在親子交往中獲得快樂,有助於培養寶寶樂觀向上的精神和活潑開朗的性格。

信念:在這時期雖然寶寶還談不上有信念,但已經有了自己幼稚的計劃和願望,父母要慈愛而耐心地傾聽,並予以鼓勵。

勇氣:在寶寶遇到困難時,父母要鼓勵寶寶有勇氣和信心,自己想辦法克服困難、解決問題。

正直:擁有正直的品德才會擁有真正的朋友,獲得真正的友誼。2~3歲的寶寶是靠最初的模仿來實踐正直的品德的,所以父母應成為正直的典範。

但寶寶的個性培養,是一個艱苦細致、精雕細刻的教育過程,要使寶寶具有良好的個性品質,要有一個長久的計劃,還要從日常生活細節入手。

寶寶能力培養方案

使寶寶擁有良好品質,父母要從以下“四步”做起:

尊重並多給一些自由

培養寶寶優良的品質,首先父母必須學會尊重寶寶,並多給他一點自由,這對寶寶獨立性與創造性的培養是非常重要的,而獨立性和創造性的培養又是形成完美個性的重要內容。

因此,父母在對寶寶日常生活的照顧中,一定要從實際出發,盡力做到:讓寶寶自己學習,自己作出各種決定;允許寶寶用更多的時間去學習新東西;指導寶寶去完成較難的任務;並且要注意傾聽寶寶的需求……總之,要使寶寶受到尊重和重視,給他進行創造性嚐試和獨立思考的機會。

父母對寶寶表現出的任何一點創造性的萌芽,都要給予熱情的肯定和鼓勵,這樣才能有助於寶寶從小養成獨立思考和勇於創新的個性品質。

以身作則,樹立榜樣

爸爸媽媽要樹立起榜樣,要以自己的良好的個性品質去影響寶寶。寶寶大部分的行為方式,是模仿爸爸媽媽的行為學到的。

事實表明,父母的個性和特點,比運用任何技巧對寶寶的影響都大,因此,作為父母,應處處以身作則,注意運用自己好的個性去影響寶寶,並鼓勵他也像爸爸媽媽一樣。

表揚和批評要恰如其分

爸爸媽媽要運用適當的表揚和批評,幫助寶寶明辨是非,提高道德判斷能力,這在寶寶個性發展中起著“揚長避短”的作用。

不過,父母在表揚寶寶時,要著重指出寶寶值得表揚的品質、能力或其他方麵的具體行為,而不宜表揚寶寶整個人,不宜籠統地加以肯定或讚賞。

但無論表揚還是批評,都要掌握“分寸”,不宜做過高或過低的評價,對一件事也不要一會表揚一會批評,這樣會使寶寶的道德認識模糊,容易產生驕傲情緒或喪失信心,有礙於寶寶個性的正常發展。

健康的身體與情緒

培養寶寶的良好品質,要保證寶寶有個健康的體魄和愉快的情緒,因為一個人的個性往往與他的體質、情緒有關,寶寶如果長期身體不好,就會表現出性情憂鬱;而寶寶身體健康,往往會表現出活潑可愛。

寶寶穿衣能力培養訓練

通常,寶寶在上了幼兒園之後,必須要自己穿、脫衣褲,如果寶寶在家沒有掌握這項本領,到了幼兒園後,看到別的小朋友會自己穿、脫衣褲,內心就會產生緊張甚至自卑的心理,這對寶寶盡快適應入園生活和心理健康發展會產生不良的影響。因此,爸爸媽媽必須在入園前,就教會寶寶自己穿、脫比較簡單的衣物。

寶寶能力特點

一般來說,寶寶長到兩歲左右時,就會強烈地想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在父母拿著寶寶的衣服袖子試圖幫寶寶穿上時,經常會遭到寶寶莫名的拒絕,其實,這是寶寶想自己穿。

此時,父母千萬不要因為擔心寶寶自己穿不好而耽誤時間,或是長時間穿不好衣服導致受涼等原因,拒絕寶寶的自理要求。這個時候,保護寶寶的獨立意識至關重要。

寶寶能力培養方案

為了使寶寶更快地學會穿、脫衣褲,父母可在更早一些時間對寶寶進行訓練。給寶寶穿衣服前,先把衣服放在寶寶麵前,告訴他哪是前麵、哪是後麵,哪是外麵、哪是裏麵,給寶寶穿衣時,告訴寶寶正在進行什麼步驟,如先把胳膊伸到袖子裏,再把扣子扣上等。

穿上衣訓練

通常,寶寶的上衣有的前麵係扣,有的套頭,套頭的衣服穿起來相對比較麻煩,因此父母可先從教寶寶穿前麵係扣的衣服開始,再教他穿套頭衫。

剛開始,父母可以通過玩遊戲的方式,激發寶寶穿衣時配合的熱情。如讓寶寶學習把胳膊伸進袖子裏,可以這麼說“寶寶的小手要鑽山洞了”,慢慢的,寶寶就會自覺地把胳膊伸進去。

教寶寶學扣扣子時,父母要先告訴寶寶扣扣子的步驟:先把扣子的一半塞到扣眼裏,再把另一半扣子拉過來,同時配以很慢的示範動作,反複多做幾次,然後讓寶寶自己操作,並要及時糾正寶寶不正確的動作。

穿套頭衫時,要先教寶寶分清衣服的前後裏外,領子上有標簽的部分是衣服的後麵,有兜的部分是衣服的前麵,有縫衣線的是衣服的裏麵,沒有縫衣線的是衣服的外麵。然後,再教寶寶穿套頭衫的方法:先把頭從上麵的大洞裏鑽出去,然後再把胳膊分別伸到兩邊的小洞裏,把衣服拉下來就可以了。

穿褲子訓練

學習穿褲子和學習穿上衣一樣,都要先從認識褲子的前後裏外開始。褲腰上有標簽的在後麵,有漂亮圖案的在前麵可以。

然後,父母再教寶寶把褲子前麵朝上放在床上,然後把一條腿伸到一條褲管裏,把小腳露出來,再把另一條腿伸到另一條褲管裏,也把腳露出來,然後站起來,把褲子拉上去就可以了。

開始時,寶寶難免會犯一些小錯誤,比如把褲子的前後裏外穿反了,或是將兩條腿同時伸到一個褲管裏了等。

此時,父母不要急著糾正,可以詢問寶寶是否感覺到不舒服,或是把寶寶帶到鏡子前請他“欣賞”自己的樣子,通過這樣的方式,讓寶寶找到出現錯誤的原因,然後讓他重新穿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