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8章個性形成的2~3歲——妄想獨立的小大人2(2 / 3)

火車——穿洞

媽媽準備一些較小的紙盒,你先在每個紙盒對稱的兩側打好孔,再找一根線繩,教寶寶將線繩穿過盒子上的洞,做成一列小火車。穿的紙盒越多,“火車”就越長,這會讓寶寶很有成就感。

寶寶社交能力培養訓練

培養寶寶的社交能力,父母在家中可有意識地引導寶寶觀察父母在幹些什麼,是怎樣做的。讓寶寶通過模仿、操作,豐富自己生活經驗,進一步促進社交能力的發展。

寶寶能力特點

寶寶在這一時期了社交發育與學習主要由這幾方麵組成:社交性互動、模仿性學習,合作性學習、互換性學習、組織性學習。

寶寶能力培養方案

培養寶寶的社交能力,父母要擴展寶寶的交際圈。平時,要經常帶寶寶外出做客或購買物品,還要經常請鄰居小朋友或者寶寶的小夥伴到家中與寶寶一起玩。

過家家

父母要準備好布娃娃、小碗碟等東西,讓寶寶認一認這些都是什麼東西,然後請寶寶和大家一起玩“過家家”的遊戲。

在遊戲過程中,爸爸要以客人的身份進入遊戲,並用評議提示寶寶玩遊戲,比如“客人來了應該說什麼呀?”“我肚子餓了,有飯吃嗎?”等。

讓寶寶和同伴玩“過家家”遊戲,還可以讓寶寶學著照料患病的娃娃吃藥、休息,這樣可以培養寶寶同情心和協作品德。

寶寶社會交往與認知能力

培養

在這時期,父母要多讓寶寶走出家門,在外界廣闊的天地裏除了讓寶寶學習運動、語言,以及與人交往的能力之外,也讓他有充分的時間觀察外界的花草樹木,五顏六色以及環境的變動,以鍛煉寶寶的認知、視聽和觀察的能力。

協同合作遊戲

父母要想辦法為寶寶創造這種一起玩的條件。為寶寶提供與同伴一起玩的機會,如到鄰居家串門,再安排需要兩人合作的遊戲,如蓋房子、拍手、拉大鋸等,訓練寶寶能與同伴一起玩。

讓寶寶與同齡寶寶一起玩,給他們相同的玩具,以避免爭奪。當一個寶寶做一種動作或出現一種叫聲時,另一個寶寶會立刻模仿,互相笑笑,這種協同的遊戲方式是此時期的特點。小寶寶們會不約而同的做法使他們互相默契而得到快樂。

分享食物和玩具

經常講小動物分享物品的故事給寶寶聽,讓寶寶知道食物應大家分享。在寶寶情緒好的時候,給他兩塊糖,告訴他拿一塊給小朋與同伴吃。

做個好媽媽

玩這個遊戲,媽媽要準備好一個錄像帶,一些娃娃家務用具,如小鍋、小鏟、小碗、小勺等。

然後,媽媽引導寶寶看成人做家務的錄像,或觀察成人的實際操作,如:洗碗、炒菜、掃地等,媽媽一邊做一邊向寶寶解說。並引導寶寶模仿成人做一些日常生活中的事情。

在與寶寶玩的過程中,媽媽要經常提示寶寶:“你在幹什麼?媽媽是這樣做的。”以豐富遊戲的內容。

通過遊戲,使寶寶願意重複去做與生活相關的事情,並讓寶寶體驗與同伴或成人交往的樂趣。

寶寶認知能力培養訓練

隨著心理的發展,寶寶的認知進一步有所發展,具有概括性和隨意性,他們可以利用詞把知覺的對象從背景中分出,如用“小狗”一詞把“小狗”從其他玩具中找出來,用“眼睛”“耳朵”等詞把小狗的眼、耳等認出來。

寶寶能力特點

隨著寶寶動作和活動的發展,特別是隨意行走的發展,各種複雜知覺也就初步發展起來了,這時期的寶寶已出現了最初的空間知覺、時間知覺。

如果兩個東西分別放在不同的距離,他能知道哪個近哪個遠。如果把寶寶常用的一些東西和玩具改變了存放的地方,開始他仍會到原來的地方去尋找,這說明他對一些物體的空間關係有了一定的了解。

寶寶能力培養方案

這時在大人言語的指導下,寶寶能感知事物,使感知表現出隨意性的萌芽,是也就觀察力的形成。

因為,這時父母要引導寶寶進行初步的觀察力開發。

蠶豆和綠豆

準備裝有蠶豆、綠豆混合物的塑料大容器一個與供寶寶使用的小塑料容器若幹,字卡“蠶豆”“綠豆”。

然後,媽媽引導寶寶隨意擺弄各種豆子。

當寶寶抓、捧時,媽媽要問他手裏抓、捧的是什麼,並告訴他哪些是蠶豆,哪些是綠豆。在寶寶興趣濃厚時提問:“你手裏抓的是什麼?哪些是綠豆?哪些是蠶豆?”啟發他觀察、比較,找出蠶豆與綠豆的異同。

最讓,再讓寶寶把蠶豆和綠豆分別裝入小容器內,看誰撿得又對又快。在活動中,如果寶寶不能準確地說出蠶豆和綠豆的異同,媽媽不要急於告訴他,而應盡量啟發寶寶自己說。

通過感知與觀察,讓寶寶認識蠶豆。利用比較法,找出蠶豆和綠豆的異同之處。

認識早和晚

媽媽要準備,起床、洗漱、晨練的圖片,晚上看電視、睡覺的圖片,字卡“早晨”“晚上”。

然後,媽媽出示起床、洗漱、晨練的圖片,請寶寶觀察後回答:“這是什麼時候?”接下來,媽媽向寶寶展示全家人看電視、哄寶寶睡覺的圖片,請寶寶觀察後回答:“這是什麼時候?”最後,媽媽手拿圖片,並向寶寶發出指令:“天亮了,小寶寶要起床了,是什麼時候?”請寶寶回答:“早晨。”媽媽繼續發出指令:“月亮出來了,媽媽要哄寶寶睡覺了,是什麼時候?”請寶寶回答:“晚上。”此外,父母可在相應的時間段裏,利用文字或照片,幫助寶寶記錄家人的所作所為。通過這項活動,使寶寶逐漸建立初步的時間概念。

認識水果和蔬菜

媽媽要準備一些水果(蘋果等)、蔬菜(大白菜等)若幹種,字卡“水果”“蔬菜”。

在寶寶與小朋友們玩耍時,如果剛出現一點衝突,爸媽不要急著幹涉,要讓寶寶學會獨立處理發生的矛盾,讓寶寶學會自己應付。

智慧媽媽教子經

然後,媽媽可以問:“寶寶,媽媽給你買了好多東西,看是什麼?”出示蘋果:“看它圓圓的、紅紅的,吃起來又脆又甜。”接下來,再出示菜:“這是白菜,它的葉子一層裹著一層。它不能生吃,煮過、炒過以後才可以吃。”並告訴寶寶,剛才看到的蘋果是水果,水果可以生吃。和寶寶一起說:“蘋果是水果,白菜是蔬菜。”同時拿出“蔬菜”“水果”字卡讓寶寶正確指認。最後,要分別出示其他水果和蔬菜,對寶寶講一講它們的特征,並學會區分水果和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