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郎欣然市中隱,精神卓犖秋天隼。①忽來過我論五行,②袖出詩卷如束筍。
人生一息不自保,況我耄期真待盡。③君今盛為談未來,我亦聽之俱可囅。④雖然此心猶未泯,何至死去同蠢蠢。⑤地下不作修文郎,⑥天上亦為京兆尹。⑦
【注釋】
①“精神”句:卓犖:卓絕出眾。隼:一種凶猛的鳥,飼養馴熟後,可以幫助打獵。②五行:水、火、木、金、土,古代稱構成各種物質的五種元素,這裏用來指五行相生相克的算命術語。③耄期:《禮·曲禮上》“八十九十日耄”,耄期泛指老年。④囅:音chǎn,笑的樣子。⑤蠢蠢:蟲蠕動貌,這裏用來指代蟲。⑥“地下”句:《太平廣記》卷三一九引王隱《晉書》:“顏淵、卜商,今見在為修文郎。”⑦“天上”句:指包拯生前為開封府尹,死後又有主東嶽速報司之傳說。東嶽乃天帝所處,故雲天上。
【品評】
詩作於開禧元年(1205),時陸遊致仕居家。
陸遊在這首《贈論命周雲秀才》詩裏,為我們畫出了一個淪為街頭術士的貧苦青年知識分子形象。他已經失去上進之路,競以算命看相為職業。他雖潦倒,但並非頹喪,如天空中的秋隼,等待搏擊長空的機會。他袖裏還藏著一束春筍粗的詩卷,足見他並不甘願終老此術,還是一個有抱負的青年。陸遊對這位周秀才,也沒有將其看扁,而是全稱其姓名,又稱之為“周郎”、“秀才”,足見對後輩的尊重。特別說他是“市隱”,鼓勵周雲將來有機會,仍會如秋隼一樣一飛衝天。南宋時代,看相、算命、測字、看風水都很發達,這大概是由於社會政治動亂,人們難以把握自己的命運,隻好求之於天意的安排。陸遊並不相信宿命之說,況且行年八十一歲,官至四品,夫複何求?所以周秀才興高采烈地為其談未來,隻惹得老人哈哈大笑而已。陸遊是個頗有自信心的人,他堅信自己死後,決不會同小蟲一般蠢蠢無知,過著行屍走肉的生活。假如有地獄天堂,他還會有一番作為,不是去做地下的修文郎,就是去做天上的京兆尹,總之一句話就是“死去猶能作鬼雄”。
詩人楊萬裏也有一首贈周秀才的詩,為《送談命周從龍》:“周子囊螢初學儒,學儒不就學星書。五丸玉李無逃處,折得囊中錐也無!”與陸詩比起來,楊詩未免流於敷衍和嘲諷,對題材並未做深入的挖掘,可見題材並不能決定詩歌質量的高下。另外,若細加推究起來,周秀才盛讚陸遊的未來也並未失誤。從有限的肉體生命看,八十一歲的老翁確實談不上什麼未來;可從精神生命的角度論,陸遊的愛國精神薪盡火傳,代不乏人,其未來是無窮無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