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曆史地、客觀地、全麵地認知我國高校陶瓷設計教育,理應通過其發端和變遷中較為典型的事例,進行多方位的認知與思索,並與人商榷之。所研究的事項,須先有相對廣泛的內容,始能逐漸進行較為深入的推究、比較、評價和設想;一方麵,我們可以從時間的縱軸去探索其過去與現在,對它的內容和形式、經驗與教訓、本質與現象進行考察,以期能古為今用,以史為鑒;另一方麵,也可以以國外同類院校相同專業方向推行的教育實踐為橫軸,來拓寬我們的視野,以及綜合研究我們高校陶瓷設計教育可能的改進與發展方向。這樣,筆者論文寫作的主線,就是經由對我國陶瓷設計教育全過程中的典型事例的回溯和梳理、分析和比較、評價和認知、探尋和瞻望,以期完善教育思想,強化全局和係統觀念,從而共同把高校陶瓷設計教育導向和諧發展的軌道。
全文計有如下幾大部分:
首先,第一章“引言”提出上述研究的問題,陳述研究的動機、思路與方法,並且涉及相關的文獻綜述。
其次,第二章“陶瓷設計教育闡釋”,第三章“陶瓷設計教育的效用”部分,著重於包括高校陶瓷設計教育在內的陶瓷設計教育的基本概念闡述,包括它所具有的曆史性、文化性、通識性、雙重性和無可替代性等,特別是圍繞人類生活與陶瓷設計教育而展開的多方麵原由和它影響所及的各方麵,主張陶瓷設計教育理應成為一片極具教育潛能、備受眾人關注和值得我們去傾力扶植的教育園地。
然後,第四章“我國陶瓷設計教育的演進”,第五章“新中國以來高校陶瓷設計教育範例”,則分別側重於梳理、串聯、探析我國幾種主要的陶瓷設計教育形式的曆史演變,就我國現代高校式陶瓷設計教育事物中較為典型的成敗得失,做出相應的分析、評價。以求人們正視麵臨的問題,發現問題的緣由,吸納經驗教訓,采取實際措施來改進和完善我們的各項工作。
再則,第六章“國外陶瓷設計教育的啟示”,介紹、總結了一些國外近現代陶瓷教育漸變發展與注重特色的經驗,還有他們建立在全局觀念上的教育思想和實踐,以作為我們改進、完善高校陶瓷設計教育的參照。
還有,第七章“中國高校陶瓷設計教育的走向”,筆者闡述了在完善教育思想,建立全局觀念的前提下,抓住現代化發展機遇,堅持和優化專業特色,利用現在增長因素,整合各種教育資源和加強學術建設的五項主張。
最後,在以上各章支撐下的“結論”,歸納總結了本文提出的問題,闡明筆者對該課題研究的結論。
本文研究的方法大致歸納為三種:一是收集、學習、整理與之有關的史料和其他文獻資料;二是對上述史料、信息進行理性的分析、比較、評價與研究;三是結合具體實際提出相應的建議或主張,努力做到融回顧、探析、認知、研究和化解問題於一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