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個文明社會裏,個人總要做出一些犧牲——犧牲“自我”,成就“超我”——這些犧牲就是崇高的行為。我從不拒絕演出這樣的戲,但總希望劇情合理一些——我覺得這樣的要求並不過分。舉例來說,洪水衝走國家財產,我們年輕人有搶救之責,這是沒有疑問的,但總要問問撈些什麼。撈木頭尚稱合理,撈稻草就太過分。這種言論是對崇高唱了反調。現在的人會同意,這罪不在我:劇本編得實在差勁。由此就可以推導出:崇高並不總是對的,低下的一方有時也會有些道理。實際上,就是唱高調的人見了一根稻草被衝走,也不會跳下水,但不妨礙他繼續這麼說下去。事實上,有些崇高是人所共知的虛偽,這種東西比墮落還要壞。
3.相關新聞一篇,部分摘錄如下:
18億畝耕地“紅線”是中國糧食安全的生命線
中國新聞網2010年12月12日記者:阮煜琳
“誰來養活中國人?”作為世界第一人口大國,中國用全球7%的耕地養活了世界22%的人口,成功解決13億人口的吃飯問題。隨著中國工業化和城鎮化進程的加快,土地需求持續擴大。在相當時期內,中國都將麵臨土地供需矛盾尖銳的現實挑戰。而堅持世界最嚴耕地製度,嚴守18億畝耕地糧食安全警戒線,成為中國發展過程中的不二選擇。
糧食安全的最基本保障是農村耕地。中國是一個耕地資源嚴重不足的國家,人均耕地僅1.4畝,不足世界人均水平的40%。近幾十年來,中國在糧食生產方麵取得了令世界矚目的成就。1949年中國糧食總產量僅為1.1億噸,1996年突破了5000億公斤大關,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糧食生產國。今年中國糧食產量實現自1958年以來首次連續7年增產。農業部部長韓長賦表示:“糧食播種麵積連續3年穩定在16億畝以上,是重要資源保障條件。”
隨著中國工業化、城鎮化進程加快,對土地的需求持續擴大,人口增長、基礎設施建設等都需占用耕地。在過去30年裏,中國的耕地麵積逐年遞減。隨著中國從農業社會向工業社會跨越,中國耕地還將持續減少。1996年中國耕地麵積為19.5億畝,而2003年就降至18.5億畝,7年減少了1億畝。
中國堅持最嚴格的土地管理製度,按照耕地保有量1.2億公頃和糧食綜合生產能力達5億噸左右的目標,嚴格保護耕地和基本農田,嚴格控製各類建設占用耕地。
眾所周知,城鎮化、工業化對用地需求甚殷,土地出讓,可能會比莊稼地裏來錢快。但是,要是不堅守18億“紅線”,糧食供求逆轉,今年物價的飆升該至何種地步?
與此同時,四川“金土地工程”、江西“造地增糧富民工程”、三峽庫區“移土培肥工程”、江蘇“萬頃良田建設工程”、浙江省“百萬造地保障工程”等,以田、水、路、林、村綜合整治為主要內容的農業土地整治大規模展開。
2006年以來,中國耕地減少過快勢頭得到有效遏製,基本農田保護麵積穩定在15.6億畝以上。2006年至2009年間全國共補充耕地1600多萬畝,多於同期建設占用的1250多萬畝耕地,為堅守18億畝耕地紅線、確保國家糧食安全提供了堅實基礎。
《全國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綱要》提出,要堅守18億畝耕地紅線,到2010年和2020年,全國耕地應分別保持在18.18億畝和18.05億畝。這一紅線是中國糧食安全的警戒線,保障耕地麵積是鋪設糧食安全之路的第一塊巨大基石。
中央“十二五”規劃建議提出:“嚴格保護耕地,加快農村土地整理複墾”,“完善土地管理製度,強化規劃和年度計劃管控,嚴格用途管製”。
國土資源部部長徐紹史表示,要堅持最嚴格的耕地保護製度,強化耕地保護共同責任機製。也隻有放眼未來,從長計議,從嚴控製非農建設占用耕地,落實耕地占補平衡,確保2015年全國耕地保有量和基本農田麵積不低於18.1億畝和15.6億畝,中國糧食安全方能確保無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