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五章(1 / 1)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子曰:“誌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子貢問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賢者,友其士之仁者。”

譯文:孔子說:“誌士仁人不會貪生怕死,損害仁德,隻會勇於犧牲來成全仁德。”

子貢問怎樣實行仁德。孔子說:“工匠要做好工作,必須先使工具鋒利。我們住在一個國家,就要敬重那些官員中有賢德的人,要和士人中有仁德的人交朋友。”

君子求諸己

子曰:“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子曰:“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

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譯文:孔子說:“君子嚴格要求自己,小人嚴格要求別人。”

孔子說:“君子不會因為一個人言語動聽就推薦他,也不會因為一個人行為不好就對他正確的言辭置之不理。”

子貢問孔子:“有可以用來終生奉行的話嗎?”孔子答道:“應該是寬恕吧!自己不想要的,也不要施加給別人。”

小不忍,則亂大謀

子曰:“巧言亂德。小不忍,則亂大謀。”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子曰:“過而不改,是謂過矣。”

子曰:“當仁,不讓於師。”子曰:“道不同,不相為謀。”

譯文:孔子說:“花言巧語會使人的道德敗壞。不能容忍小事,就會壞了大事。”

孔子說:“人可以讓道德發揚光大,但不能用道德來宣揚人的才能。”

孔子說:“犯了錯而不改正,這就是真正的過錯了。”

孔子說:“麵對仁德,就是自己的老師也不必謙讓。”

孔子說:“觀點、看法不同,就不能一起共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