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廣播電視集團化改革
這是新世紀頭幾年最為熱門、影響最大的一項體製性改革。2000年是啟動之年,之後逐漸形成熱潮,到2005年6月隨著中國廣播影視集團的撤銷和限製性政策的出台而漸趨冷卻狀態和新的調整趨向。我國最早建立廣播電視集團的是1999年6月成立的江蘇無錫市廣播電視集團。無錫地處江蘇東南、滬寧之間,是我國改革開放的先行地區和經濟發達地區之一,較早具備體製改革的外部環境和內部條件。據當時廣電總局主要負責人《關於無錫市組建廣電集團的調查報告》稱:從1998年3月開始,無錫廣電局在各縣(市)、郊區“三台合一”、“局台合一”的基礎上,研究通過組建集團,實行“多台合一”、“局台合一”,對現行廣電管理體製和運行機製進行改革,以優化結構和資源配置,增強事業發展的動力和活力。1999年6月無錫廣電集團成立後,從五個方麵邁出了較大的改革步伐:集團定性為“國有獨資事業單位集團”,授權經營市廣電局下屬各單位的國有資產,實行“綜合稅費定額繳納”辦法;廣電集團與市廣電局實行“兩塊牌子,一套班子”的管理體製,由市政府授權依法行使行政管理職能;集團對市轄江陰、宜興、錫山三(市)縣和郊區廣電係統實行垂直管理;集團實行節目製作和頻道設置專業化,宣傳與經營分離(營),製作與播出分離(營);集團以廣告創收為主,根據條件開展多種經營。這一改革,得到了國家廣電總局和江蘇省廣電廳的充分肯定和積極支持,開了廣電集團化改革之先河。但鑒於此項改革的艱巨性和敏感性,廣電總局要求“少說多做或隻做不說,紮實工作,務求實效,積極穩妥地把改革推向深入”。
廣電集團化改革被正式提上國家廣電總局議事日程,是2000年8月在蘭州召開的全國廣播影視局長座談會暨“村村通”廣播電視現場會上作為工作部署提出來的。剛履任國家廣電總局黨組書記、局長的徐光春,在8月11日的全體會上作了題為《以“三個代表”為指針,以“三個創新”為動力,加快廣播影視事業的改革和發展》的長篇報告,明確提出:“要加快體製創新,通過走集團化的道路,盡快形成若幹有較強實力的廣播影視傳媒集團和全國性的廣播影視網,真正把事業搞強搞大,才能迎接國內其他媒體的挑戰和競爭,才能抵禦國外傳媒集團的‘侵入’,也才能打出去參與國際競爭。”對廣電集團的總體設想,他提出“先著手組建中央一級和省一級的廣播影視集團。這些集團要做到廣播、電影、電視三位一體,有線、無線、教育三台聯合,省、市、縣三級貫通,資源共享、人才共用、優勢互補,宣傳、創作、經營、技術全麵推進,宣傳能力大大提高,經濟實力大大增強,事業發展大大拓展”。具體目標是:“加快組建廣播影視集團的步伐,爭取用三年左右時間在全國形成幾個比較大的廣播影視傳媒集團。”這次會議的部署標誌著廣播影視集團化改革由此拉開了序幕。
經廣電總局批準,第一家省級廣播影視集團——湖南廣播影視集團,於蘭州會議之後四個月的2000年12月正式成立掛牌。緊隨其後,從2001年1月至8月短短八個月,山東廣播電視總台、北京廣播影視集團、上海文廣集團、江蘇廣播電視總台(集團)相繼成立掛牌。集團化改革漸成氣候。
2001年8月24日,中辦發[2001]17號文件提出,要“以結構調整為主線推進改革”、“積極推進集團化建設,把集團做大做強”、“組建若幹大型報業集團、出版集團、發行集團、廣電集團、電影集團”等重點改革任務。明確“廣電集團屬於事業性質,可分別由中央、省級和有相當實力的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廣電部門負責組建,其他市(地)一級不單獨組建集團”。要求廣電“集團要以廣播電台、電視台、電影製片廠(公司)、互聯網站和傳輸網絡公司為主體,廣播、電影、電視三位一體,有線、無線兩台合並,省、市、縣三級貫通”。同年12月,廣電總局根據中辦發17號文件精神,就積極推進廣播電視集團化改革製定和推出了一係列配套政策和實施辦法,其中主要有:《關於積極推進廣播影視集團化改革的實施細則(試行)》(廣發辦字[2001]1452號),《關於廣播影視集團融資的實施細則(試行)》(廣發辦字[2001]1485號),《關於廣播影視集團實行多媒體兼營和跨地區經營的實施細則(試行)》(廣發辦字[2001]1485號),《關於實行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發行行業準入製度的實施細則(試行)》(廣發辦字[2001]1476號),《關於加快廣播影視高新技術應用的實施細則(試行)》(廣發辦字[2001]1474號),《關於深化廣播影視企事業單位人事製度改革的實施細則(試行)》(廣發辦字[2001]1480號),《關於加強廣播影視法製建設的實施細則(試行)》(廣發辦字[2001]1459號)等22個部門規章或規範性文件。中辦發17號文件和國家廣電總局上述配套政策措施的出台,對於具體指導和推動廣播電視集團化改革起到了重要的催化和促進作用,排除了集團化改革的政策和體製障礙,使得集團化改革迅速向前推進。
從2001年9月至2005年7月,經廣電總局批準,各地相繼有浙江廣播電視集團、天津廣播電視電影集團、杭州廣播電視集團、南京廣播電視集團、福建廣播影視集團、長沙廣播電視集團、寧波廣播電視集團、廣東南方廣播影視傳媒集團、廈門廣播電視集團、深圳廣播電影電視集團、重慶廣播電視總台(集團)、甘肅廣播電視總台等12家省級、副省級和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廣播電視集團(總台)宣告成立並掛牌運營。此間,經總局批準並於2005年7月以後成立掛牌的有山西廣播電視總台、湖北廣播電視總台和武漢廣播電視總台。另外,還有未經廣電總局批準,隻由當地黨委、政府批準成立的有寧夏廣播電視總台、浙江省溫州市廣播電視總台、黑龍江省牡丹江新聞傳媒集團和雞西新聞傳媒集團。還有一個縣級廣電集團——江蘇省江陰市廣播電視集團(台)。
最值得提到的是,經中央領導批準,2001年12月6日,中國廣播電影電視集團宣告成立並掛牌。在該集團成立大會上,時任中央宣傳部常務副部長的劉雲山,受中央政治局委員、書記處書記、中央宣傳部部長丁關根委托,並代表中宣部部務會議,到會表示祝賀並發表講話。他在講話中著重強調了以下三點:其一,“組建廣播影視集團,加快廣播影視集團化發展和改革步伐,是適應新形勢,深化廣播影視體製改革,推動廣播影視事業更快更好發展的一項重大舉措”。其二,“中國廣播影視集團的成立,表明廣播影視業的改革邁出了新的步伐,廣播影視業的發展進入了新的階段”;其三,“中國廣播影視集團是國家級大型傳媒集團,是中央的重要喉舌和工具,是國家重要的宣傳思想文化陣地,要在全國廣播影視事業的改革發展中起到示範和帶動作用”。廣電總局和中國廣播影視集團主要負責人,在集團成立大會上宣示:“中國廣播影視集團的成立,是中國實施以組建傳媒‘聯合航隊’,打造傳媒‘航空母艦’為重點的新聞改革的重要舉措,翻開了中國廣播影視曆史新的一頁,中國廣播影視事業的發展進入新的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