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安全播出管理
新世紀頭十年,是我國廣播電視安全播出麵臨挑戰最大的時期,也是安全播出任務最為艱巨繁重的時期。從2000年到2002年,全國發生了上百次“法輪功”分子破壞廣播電視有線、無線、衛星傳輸設施和信號,進行反動宣傳的案件,影響極為惡劣。為此,2002年7月召開的全國廣播影視局長座談會就指出,安全播出已經成為一個重大課題,概念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過去是不要斷了、不要出錯了、不要停了,現在是敵對勢力在破壞安全播出,因此要站在政治的高度來看待安全播出問題。廣電總局多次強調,安全播出是廣播電視的生命,關係中央政令暢通、國家信息安全和社會和諧穩定,關係人民群眾視聽權益。十年來,全國廣電係統圍繞黨的十六大、十七大、北京奧運會、國慶60周年等重要會議、重要活動、重點時段以及敏感時期的安全播出,從內部安全、外部安全兩個方麵入手,加大投入,健全機構機製,建立規章製度,完善技術和基礎設施,增強安全保障能力,提高安全播出水平,廣播電視安全播出實現了由安全防範向安全運行管理的轉變。
(一)加強安全播出基礎設施建設
一是加強電台電視台安全播出設施設備和技術係統建設。通過建立智能化的播控係統,配備現代化的自動播出、直播延時、容災備份等設備,台內播出的安全性、可靠性、穩定性顯著提高。同時加強了供電係統等關鍵環節的安全播出設施建設,努力避免安全隱患。二是加強有線、無線傳輸網絡的安全建設。推進有線網絡入地敷設、加快光纖化改造,安裝網絡安全監控設備,大力治理各種非法網絡小前端。三是加強衛星廣播電視傳輸安全建設。我國發射了廣播電視專用衛星,2007年完成所有節目轉星、地球站上行並發和二千多萬個衛星接收設施的調整,為從根本上解決衛星安全傳輸問題打下了堅實基礎。四是加強監測係統建設,建成了功能齊全、技術先進的廣播電視監測網,能夠及時準確監測廣播電視播出和覆蓋情況,顯著提高了安全播出保障服務能力。
同時,加強設施保護,打擊破壞廣播電視設施行為。2000年11月,《廣播電視設施保護條例》(國務院第295號令)頒布實施,這是國家為保障廣播電視安全播出製定的一項重要法規。其後,《刑法》在“危害公共安全罪”中設定了“破壞廣播電視設施罪”。廣電與公安等部門配合,從2008年3月開始開展了打擊盜竊破壞電力電信廣播電視設施違法犯罪專項鬥爭,有力保障了廣播電視設施安全運行。
(二)建立安全播出調度指揮係統
廣電總局組建了全國廣播電視安全播出指揮調度中心,全國廣電係統建立了中央、省、市、縣四級貫通的反應快捷、指揮有力、調度靈活、令行禁止的安全播出調度指揮機製和網絡,實現了中央對全國廣播電視安全播出的統一指揮、統一調度。建立完善了全國廣播電視安全播出預警信息發布係統,利用多種信息發布手段,保證將預警迅速發布到全國各縣。各級廣電部門製定了應急預案,確保問題發現得早、控製得住、處理得好。
(三)強化日常安全播出工作
建立健全安全播出規章,嚴格執行節目播出審查、重播重審、直播延時、監聽監看等製度,加強了安全播出值班值崗、安全保衛。鑒於人員素質直接影響安全播出,特別注重了隊伍建設,強調做好重要崗位、關鍵崗位人員配備,同時加強了相關人員特別是一線人員的培訓,提高應對各類安全播出事件的能力。在黨的十六大、十七大、北京奧運會、國慶60周年前夕,都組織了全國安全播出大檢查、大演練,查找薄弱環節和隱患,完善防範措施和應急預案,提升關鍵環節安全播出保障能力,力求把問題解決在萌芽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