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述政策指導下,廣電係統開始推行勞動、人事和分配三項製度改革。2001年,開展聘用製試點工作,各單位緊密結合各自實際,逐步推行按崗聘用、職責明確、競聘上崗、擇優聘用、嚴格考核、按崗付酬、合約管理的崗位聘用管理辦法。通過建立“按需設崗、按崗聘任、競爭上崗、優勝劣汰”的用人機製,調動廣電從業人員的創新活力與發展動力,努力促進人、事、崗三者相匹配。開始積極探索建立廣播影視崗位體係,細化職業崗位分類;製定職業準入製度,職業從業標準,致力於有效提升人力資源配置效果,減低後期培訓成本。上海文廣集團、江蘇廣電總台、湖南電視台等單位積極推行全員聘用製,通過簽訂聘用合同確定單位與職工的人事和勞動關係,明確雙方的責任、權利和義務,為實現人員能進能出、人才合理流動打好基礎。截至2008年年底,廣播電視係統已推行聘用製度的單位占事業單位總數的60%,簽訂聘用合同的人員占事業單位人員總數的65%。在勞動用工上,實行全員競聘上崗,正式在編職工和聘用人員同工同酬;在幹部選拔任用上,中層幹部實行競聘上崗;在分配製度上,通過目標管理考核等方法,使收入與其工作業績掛鉤。湖南廣播電視集團2006年製定實施《首席記者、編導、播音員、主持人評聘管理試行辦法》,開辟了人才專業晉升的通道。各地各單位根據事業發展實際需要,在單位內部積極探索首席製等新的用人機製,大力培養中堅力量,為本單位人才隊伍建設確立良好的示範。通過這些政策和措施的實施,調動了廣播電視從業人員的積極性,培養了競爭、創新意識,促進了廣播電視事業產業的發展。
3.教育培訓體係初步形成
廣電總局製定提出《關於進一步加強廣播影視人才培訓工作的意見》(2004年)、《廣播影視“十一五”教育培訓規劃》(2007年)、《關於2008~2012年大規模培訓幹部工作的實施意見》(2008年),明確了教育培訓工作的指導思想、目標任務,進一步完善了政策措施。各級廣電部門紛紛著手建立教育培訓基地,製定培訓條例,規範行業培訓發展,充實培訓機構,完善培訓機製,進一步健全培訓組織體係,大幅增加培訓投入,保證教育培訓的經常性與實用性,初步形成具有廣播電視特色的分層次、分類別、多形式、重實效的教育培訓體係。
緊緊圍繞廣播影視中心工作、重點工作開展培訓,尤其是抓好關鍵崗位、重點崗位人員培訓和緊缺人才培訓,針對性和實效性不斷增強。廣電總局舉辦司局長領導幹部培訓班,開展了自主選學試點。北京、上海、湖南等省市廣電機構加強了對高層次媒體策劃創意、節目製作人才的培訓。為充分發揮廣播影視從業人員的創造力與能動性,更好地適應知識更新的要求,各廣電單位樹立以崗位實踐為主的培訓理念,緊密結合實際工作和履行崗位職責的需要,注重實踐,以解決實際工作中出現的難題為基本出發點,講究實效,培養解決實際問題能力、提高動手能力為主要培訓方向和目標。2006年以來,廣電總局機關和直屬單位共舉辦培訓班三千八百多期,共培訓十九萬多人次,培訓人次是“十五”時期的1.3倍。全國廣播影視係統2006年以來共培訓一百三十三萬多人次,培訓人次是“十五”時期的2.5倍。這期間,基本實現了全員培訓的目標,有力提高了廣電人才隊伍的綜合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