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金尊美酒鬥十千(1 / 1)

“尊,酒器也”(《說文》)。“青銅製,鼓腹侈口,高圈足,作圓形或方形,形製較多。用以盛酒,盛行於商代和西周初期”(《辭海》)。金文中的“尊”字,像雙手奉酉形。《周禮·春宮·司尊彝》載有所謂六尊,即:獻(犧)尊、象尊、箸尊、壺尊、大尊、山尊;還說尊有鳥獸形器,也有飾以山和雲雷紋等形器,鳥獸尊有象、犀、牛、羊、虎、豕、駒、貓頭鷹、怪獸等。

在殷王朝時,統治者們“沉酗於酒”,往往日以繼夜地狂歡濫飲,於是青銅酒器的製作十分講究。考古學家曾開掘河南安陽殷墟的“婦好墓”(“婦好”是殷王武丁的配偶),出土的二百多件青銅禮器中,酒具就占了百分之七十。其中的尊,“為古代的貯酒器”(《文明漫話》)。由故宮博物院和各地博物館收藏的尊數量不少,著名的有龍虎尊、婦好鴞尊、四方羊尊、雙羊尊、牛尊、象尊、錯金銀雲紋犀尊等(《國寶大觀》)。

尊,在後來泛指酒器,“一尊易致蒲萄酒”(宋·陸遊《雜感》);“金尊美酒鬥十千,玉盤珍羞值萬錢”(唐·李白《行路難》)。尊又寫作樽,“春風東來忽相過,金樽淥酒生微波”(李白《前有樽酒行》);有時還寫作罇。

在古代典籍中,常“尊彝”連用,泛指祭祀的禮器,“出其尊彝,陳其鼎俎”(《國語》)。

因為古尊體量高大,造型莊重,由此而衍生出許多有意味的詞語,如“尊嚴”,“尊嚴而憚,可以為師”(《荀子·致士》)。如“尊駕”,即大駕,“愚謂尊駕宜親幸江州”(《晉書·王鑒傳》)。如“尊公”,對人稱其父的敬詞,與“令尊”意同,“及超請急省其父,帝謂之曰:‘致意尊公。’”(《晉書·簡文帝紀》)。如“尊前”,即在尊長的麵前,“使君曾是尊前客,誰與山泉作主人”(宋·歐陽修《惠泉亭》)。至於“尊重”、“尊敬”、“尊奉”、“尊師重道”……,難以盡列。

在明以前,尊(樽)這種盛酒器,多用於宴會行酒,“唐元和初,酌酒用樽杓,雖十數人一樽一杓,挹酒了無遺滴,無幾改用注子……”(《三才圖會》)。到明代,筵席上酌酒,已不用這種酒器,《天水冰山錄》中雖有此物,卻特稱之為“古樣酒罇”、“古銅酒尊”,表示是作為古器來看待的。

在湖南的寧鄉、嶽陽、長沙等地,曆年來不斷在山上、河湖畔出土了各種商代青銅器,如鼎、尊之類,考古學家認為,很可能是當時奴隸主貴族祭祀山川、湖泊,而奉獻埋藏的器物。